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英汉翻译的基本技法以英翻汉翻译技巧为主体。它是这些技巧的综合概括和译者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总称,故又不同所说的技巧。它是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转换为基础的。最基本的技法主要有八种:斟酌词义、增补省译、灵活转换、调整语序、断句接气、正反分合、重心平衡、虚实奇正。  相似文献   

2.
作战指挥系统的优劣程度,通常用系统内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度两项指标进行衡量,结构熵理论中时效和质量两种度量方式可以有效地对这两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运用这一理论对网络空间作战指挥系统的传统型构建方式和改进型构建方式分别建立了系统有序度模型,结合实例进行评价分析,从而论证两种作战指挥系统结构优劣程度,为网络空间作战指挥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萌 《兵团建设》2010,(9):48-48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引用古代的诗词歌赋,显示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在对外交往中,国家领导人经常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会引用中国古诗词名句来阐述中国的立场和观点,使外国人感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要求对外交往中的翻译人员既要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又要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和语言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传递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言语的语言学出发寻求和翻译的对等面。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往传播的活动,研究的是使用中的语言即言语,言语的语言学以言语为研究对象,因此言语的语言学应作为翻译的语言学基础。基于上述理论,本文从言语的语言学的语义、语用和文化三方面寻求和翻译的静态、动态和文化对等,使翻译活动更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所说的传播媒介.一般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例如语言、文字、电话、电脑、报纸、书籍、电视等.我们称之为工具或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另一种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例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我们称之为社会组织的传播媒介。媒介技术或工具是由人来创造和使用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紧紧围绕目前理工科学生实际听力水平状况,详细分析了影响理工科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两大制约因素,即语言因素和心理因素;讨论了语言教师针对这两大因素如何加强听力教学;最后根据全国四、六级英语统考题型,提出了听力测试中的有关技巧。  相似文献   

7.
重视谈心过程中的非语言交流王洪武谈心作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是通过双方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来实现的。所谓非语言交流,是指通过谈心者之间的表情、目光、姿态、外貌、语气以及周围环境所传递的信息。据有关研究表明,双方交流时通过语言传播的信息约占35%...  相似文献   

8.
思想互动微交往,是指借助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利用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互动载体,在网络虚拟平台和空间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交往方式。这一新的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推进了全时空全覆盖的思想互动与交往,密切了教育双方的沟通联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落细人心提供了更现实的途径。深入研究思想互动微交往的特点功效和运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网络火力控制是陆军未来作战的主要形式,这对通信网中信息的传输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通信网数据链路层CSMA、TDMA协议虽然成熟,但是未考虑火控信息的优先传递等级、实时态势信息的传递等需求。针对网络火力控制对信息传输需求,提出一种支持高速实时数据分发和多类型业务及时传递,具有良好抗干扰性的通信网数据链路层协议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项目型供应链管理模式能有效实现装备研制过程中行为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利于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高,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主体间风险传递行为的发生。为提供风险控制有效对策,通过考虑节点位置重要度和属性重要度,构建了项目型供应链节点重要度评估模型;通过衡量行为主体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的努力程度,给出了行为主体抗风险努力程度的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重要度和抗风险努力程度的项目型供应链利益分配策略,该策略能有效促使行为主体主动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项目型供应链合作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非语言交际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在人际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四类非语言交际行为(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案例,阐释其所传递的跨文化信息,提出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对英语文化环境下常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文化环境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准确含义,并以此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准确掌握有关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晓峰 《国防》2011,(4):80-81
电影《集结号》主人公谷子地带领全连官兵担灸阻击任务,死守阵地,英勇作战只剩一人的壮烈局面,深深烙在人们的心口、影片以司号员号音为悬念,到底有没有听到约定的"集结号"成为剧情的关键。可以看出,简单的信号作为初期的指挥工具,是军事指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代战争中由于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只能通过简捷的信号传递来指导部队的作战行动。除了以人的动作、表情、语言等传播信息外,古代军事信息的传递主要还有以下几种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论道德原则与人际关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原则。道德对于优化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作用 ,主要有 :改善交往环境 ;纯洁交往动机 ;强化交往技巧 ;提升交往层次 ;克服畸形关系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养,即人们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利用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信息、在估算获取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而教员的信息素养,就是指教员在传递信息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院校信息环境和发展要求,自觉接受教育和进行修养而逐步形成的对待信息活动及时利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作为信息知识的主要传播者,应具有五个方面的基本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身体所显示的种种行为动作特征,来代替或辅助语言表达和信息传递的一种特殊方式.口语的传达意识属于理性层面,既是思维的工具,又可表达思维的结果.而体态语言不是思维的工具,它有时表现的是思维的结果,有时表现的则是人的潜意识.在体育教学中,人体的运动是该学科的主要特点.体态语言的表达和正确运用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基于体态语言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着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必要.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运用这些无声的因素,使体态语言上升为一种教学艺术,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新时期军人的社会交往错综复杂、类型繁多。(一)从范围上看,群体性与个体性并存。军人的群体性社会交往通常是在一个或几个组织者的控制之中进行,对于军人个体来说不具有交往的自由度,这就相应地出现了军人的个体交往需求。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交叉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积极参加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和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大力开展抢险救灾、救死扶伤、扶贫帮困活动等,都是群体性社会交往。其中自然会出现军人个体与上述参加活动的个人单独的交往,如个别军人资助失学儿童、长期照顾孤寡老人等,就是典型的个体性交往。(…  相似文献   

17.
逻辑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是两种引人注目的知识程序设计语言。如何结合它们各自的优点以支持复杂的知识处理,已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结合逻辑和面向对象范例的一种新模型SCKE,其特点是在统一的逻辑语义和对象语义解释的基础上,同时支持逻辑语言的描述性特征和面向对象语言的结构化、信息隐藏、继承等性质。本文推广了逻辑语言的Herbrand解释,并由此探讨了SCKE模型的形式语义。文中讨论了实现该模型的基于预编译的元级扩充方法,并论述了SCKE模型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动人春色何须多,思想工作的语它要力求简洁明晰与战士谈心交心,给战士上教育课,说话要简洁,语言要精练,就是以最经济的语言手段输出最大的信息量,使战士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有用的东西,即有用的信息,并以这些信息来校正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和言行举止,化解自己的思想疙瘩。反之,谈心时空话连篇,瞎聊乱佩,上教育课时罗唆重复,枝蔓芜杂,讲了半天也听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男人害己,十分不道德,不但起不到说教的效果,反而损害自己的形象。“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工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主…  相似文献   

19.
信息传递技术 信息传递技术,是帮助人们提高交换信息能力的技术,它是架起人类从获取到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桥梁。现代信息传递技术,主要是微电子技术和激光技术在通信上的应用。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传递信息的能力已今非昔比。各种电话、电报到处都有,随时可供使用,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更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比过去成倍提高。尤其是凝聚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在经济、军事、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现代信息技术是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是当代新军事革命的主流技术。它主要包括用于信息采集的感测技术、用于信息传递的通信技术、用于信息处理的计算机融合技术和用于信息使用的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