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五得     
吾爱读书,颇有心得。以下五点愿与君分享。心得之一:必读,读必。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三省,则智明而行无过。读书首先为做人,做人首先要读书。雷锋说: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再学习。毛主席为改造中国而读书,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人需以不要问你  相似文献   

2.
林班财  曾好献 《国防》2014,(8):55-55
正新形势下,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武部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读书学习作为转作风、强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了"周学一文、月读一书,季写一文、半年一讲"读书学习活动,规定日常每周二、四交接班后利用1小时,干部职工集体学习一篇传播正能量的文章;每个干部职工每月读1本书(全年12本,指定4本,自选8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3.
多读书,读好书,是学习知识、提升能力、成就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必由之路。但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益和水平,真正做到读有所需、读有所获、读有所成,却大有学问。要真正成为一名读书的明白人,必须克服"三疾"。一疾:藏而寡读,好买书喜藏书少读书。藏书的目的是为了读书,但藏书不等于读书。当前出版业日趋发达,几乎到了想读什么有什么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在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读书不完全是一件个体化的事情,所以,读、还是不读,为什么而读,读些什么,什么在影响读书,这些问题从最初开始就具有了特殊的意味。联合全军五单位,《解放军生活》杂志编辑部对连队读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个人发展需要"是当代军人阅读的主要原因,理论素质类图书是他们平时读得最多的图书。总体说来,连队战士用于读书的时间并不多,对自我评价也不高,这也说明在连队建设中,读书应该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在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当今时代,在中航工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相似文献   

6.
李月 《政工学刊》2020,(4):80-80
"不读书,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纵观一众落马党员干部,在反思中几乎都会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没有精力"读书。以人为鉴,须知读书学习是一生的修行,更应是终身的坚守。大多数读书人的心中都有一把戒尺,时刻警醒着自己:要有所不为。从此而思,追求是否高远,人品是否贤淑,处世是否清醒,都与"曾读数行书"有关。共产党人深知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四、“札记之功,必不可少”(一)勤记使人受益无穷 勤记是思考的激发器,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好仓库,创造的发源地。 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说:“札记之功,必不可少;如不札记,则无穷妙绪,皆如雨珠落大海矣!” 吴晗在60年代曾对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做过一次报告。他说:“有些青年写信问我,怎样掌握学问?我的回答是:要想掌握学问,就要多读、多抄、多写,此外,没有什么秘诀。” 他介绍了自己从学生时代就养成的作读书笔记的习惯,深刻体验到这样的“三步” 真谛:读书是学习,摘抄是真理,写作是创…  相似文献   

8.
俄国剧作家克里雅白宁说:“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这第三种方法就是读书能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9.
读书与责任     
胡主席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全党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又号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开学典礼讲话时,特别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  相似文献   

10.
读书是享受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买书、藏书,写读书心得。但那时多是为工作需要去读,读了用以指导工作。记得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学习的三年时间里,图书馆是我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的唯一去处。退休前的三十几年时间里,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位领导在办公会上讲:"我们一些人之所以感到工作忙,究其根源是不读书、不学习,知识匮乏、能力低下所致。只有把读书作为事业、生活、工作的第一需要,做到越忙越读书,才能胜任本职,干好工作。"细细品味,对此有许多感想。  相似文献   

12.
书味细品     
读书如吃药。我国西汉时期的刘向就提出这样的观点:“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从医学的角度来看,读书不仅是医愚之良药,也是治病的良药。《唐诗纪事》里就明确指出:读杜诗可以“疗疾”。读书,虽可治病,但毕竟与中西药品的药理有所不同。它主要用于情志方面疾病的治疗,诸如弱智、疑虑、灰心、急躁、萎靡、气盛等等,大都可以通过读书得以调理和矫正。读书如吃饭。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读书如吃饭,善食者长精神,不善食者生痰瘤。”人都需要吃饭,但吃些什么,怎么个吃法,却是大有讲究的。同样道理,虽说是读书,但是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也…  相似文献   

13.
著名美学家和教育家朱光潜认为:“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书籍愈浩繁,而读书也就愈不易.……书多易使读者不专精.……书多易使读者迷方向.”他指出:“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旧书不厌百四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谈读书》)此外,朱光潜有一条重要的读书方法,即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  相似文献   

14.
读书,使我们充实,使我们自信,使我们快乐"读书,使我们充实,使我们自信,使我们快乐。相信自己,我们一直在努力,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近日,在农八师、石河子市举办的团场基层党支部书记"每月读一本好书"心得体会汇报会上,一四二团农技中心党支部书记唐建感慨地说。创先争优活动中,农八师、石河子市在团场基层党支部书记中扎实开展"每月读一本好书"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对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重大。全民阅读,需要在全社会养成人人读书的习惯,营造人人读书的氛围。军人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在"全民阅读"中走在前列,有助于这一风尚的形成。现实中,有的同志认为自己上了不少学、读过不少书,现有知识够用了。这一认识十分偏颇。一家国外机构提出  相似文献   

16.
读书好的道理人人皆知,为啥还是说做两张皮?读书难的问题解决了多少年,为啥还是涛声依旧?读杂书的现象层层引导,为啥还是良莠不分?咋读书的方法层出不穷,为啥还是读用脱节?透过对北京军区某机步旅炮兵团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的调查,也许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崇尚学习     
姬明玉 《政工学刊》2010,(12):59-59
一要善于读书。读经典。要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多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分析和解决建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  相似文献   

18.
李炜 《华北民兵》2008,(8):61-61
寇准,北宋名臣,不惑之年即擢升参政事(相当于宰相),居百官之首。张咏,蜀地太守,吏治清明,才学过人,深谙寇准。早在寇准升任参政事之初就对僚属说:"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耳"。一次,寇准在外出公干时遇到张咏,向其求教,张咏委婉地建议寇准读《霍光列传》。寇准不解张咏话意,回去后急忙取来《汉书》翻至《霍光列传》,一字不漏地读下去。当读到"不学无术"这句话时,猛然省悟:"张公言我,正是此句。多年来忙于事务,懒得读书,确是学术不足了,务须改过才是。"  相似文献   

19.
为扎实推进“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活动深入开展,第二炮兵驻洛阳某通信团认真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着力在抓好教育引导、跟进服务和实践转化上破解难题、推动落实,帮助官兵提高读书认识、拓展知识视野、健康生活情趣、纯正价值追求,为更好地引导官兵自觉投身强军实践输入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曾说:“好著书不如多读书,欲读书必先精校书,校之未精而遽,恐读亦读之多误矣。”①《书目答问》的作者张之洞也说过:“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②可见一部精校精注的书,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传播、研究,其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最近,由吴九龙为主编,杨炳安、吴如嵩、穆志超、黄朴民合编的,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