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峰 《政工学刊》2003,(11):42-42
一忌平均摊派。有的单位实施奖励搞平分秋色,结果是差的单位“矮子里选将军”,好的单位“将军里选元帅”。实施奖励搞平均摊派,造成同一类奖励对象之间实际差异过于悬殊,结果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奖励工作的激励效应。 二忌“轮流坐庄”。一些单位为了平衡评选先进时的矛  相似文献   

2.
奖励,是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者的奖赏,是一种奖励先进,催生战斗力的有效手段。然而,“奖励”却在个别单位变了味,说变成:“奖厉”。  相似文献   

3.
对一个人来说 ,奖励是不是越多越好 ?对一个单位来说 ,奖励的面是不是越大越好 ?是不是只要“奖”就能起到“励”的作用 ?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实施奖励也要讲艺术。适时奖励 ,倍受鼓舞 ,过时奖励 ,效用贬值 ;该奖的得奖 ,众人受教 ,不该奖的受奖 ,奖为祸端 ;有奖无抑 ,他人不悦 ,只抑不奖 ,信心落地。可见 ,奖励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 ,而是关系到思想工作者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性问题。奖要奖在可奖之处。奖励 ,可谓导人之良方 ;但不分青红皂白统而论功 ,得到的结果却会是低效的、无效的 ,甚至是反效的。有的企事业单位 ,出现奖金面前人…  相似文献   

4.
服务台     
1960年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奖给出席会议的民兵代表每人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这是民兵代表和其所代表单位的荣誉。对于奖励的枪支归属问题,当时就已明确规定:所奖励的枪支,属于代表所在单位的民兵组织所有,可由受奖代表使用。据此精神,如果受奖代表仍在原单位工作,并能参加民兵活动的,奖励枪支应由代  相似文献   

5.
正确把握奖励的“质、量、度”熊启贵奖励是维护纪律的积极手段,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作战、训练和其它各项任务的完成。然而;一些单位由于奖励指导思想的偏差,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作风不实,实施奖励中出现了轻动重“禄”、少功多“禄...  相似文献   

6.
表彰奖励工作,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表彰奖励工作也表现出一些不正常心态,应当引起各级领导和机关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心态之一:宁多勿少,多多益善。有的领导有时为了做工作,减少矛盾,违心地求多求全,遍洒“胡椒面”,认为奖励面越宽。越有利于调动部队积极性。于是就出现了因人设奖,按事列奖,超比例发奖的现象。开展某项活动,设立的奖励项目名目繁多,参赛的单位和个人几乎都有奖;平时奖、年终奖、完成任务奖、尽量照顾多数、皆大欢喜,使奖励体现不出先进性。心态之二:轮流坐庄,人人有份。把奖励当作调剂情绪的手段是领导机关在实施奖励中普遍存在的心态。有的单位或个人工作本来十分突出,按照奖励标准应当年年受奖立功,有的领导也想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近年来,各单位订阅报刊的热情十分高涨,订阅的数量也一年比一年多。但笔者了解到,不少单位存在轻用刊的现象。笔者认为,要解决重订刊轻用刊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各级军事机关评比奖励订刊先进单位的同时,更应把用刊重视程度和用刊效果加以统一考虑,把用刊作为重要的内容列入奖励考评范围。  相似文献   

8.
走出奖励的误区蒋宏源奖励,是部队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是褒奖优秀,鼓励先进,激发官兵努力进取、争先创优的热情。然而,每逢评奖之时,各级领导总有工作好干奖难评的苦衷,想尽办法也很难求得上下满意。不少单位在奖励的实际运用中,自觉不自觉地入其误区...  相似文献   

9.
最近,四川省青川县人武部向机关干部、职工宣布一项决定,凡在新闻报道、文字工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个人将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根据发表作品件数、报刊级别,即:中央、省、市三级,分别给予80元,40元、20元的奖励;精神奖励:将新闻报道作为年终工作考核、评选先进的条件,成绩显著者还将建议上级机关表彰奖励。内部简报转发的材料参照此标准执行。 这是该部部长郜培文、政委俞大凯从  相似文献   

10.
3月17日,军区召开抗灾救灾总结表彰电视会议,总结经验,褒奖先进,会议宣布授予舍己救人、身负重伤的某高炮团战士尹德健"舍己为民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表彰30个抗灾救灾先进单位和50名抗灾救灾先进个人,给9个单位、11名个人记功嘉奖。军区领导为受到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颁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思南县人武部对2002年度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在广大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升质量工作水平,今年7月份,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了质量否决委员会,并从2006年起,每年划拨10万元专款设立质量奖励基金,专门奖励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奖优罚劣、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是昌飞公司质量工作的一贯做法。2004年,公司在质量方面对单位和个人的处罚达6万余元,2005年达3万余元,质量方面的奖励在9万元以上。今年,公司针对直升机正处于由科研向批生产转型时期的新形势,质量工作“严”字当头,不断创新质量管理工作,加大质量奖惩工作力度,确保质量奖惩制度制度化、规范化。新成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顾华  黄永 《政工学刊》2002,(7):41-41
当前部队特别是基层单位的奖励工作 ,总的看各级领导十分重视 ,标准条件掌握得比较严格 ,评比能按标准进行 ,实行指标、条件、程序、要求四公开 ,较好地发挥了奖励的激励导向作用。但是 ,其中也有一些错误倾向需要克服。一、奖励的项目和条件规范不够。一些基层单位超出《纪律条令》和总部有关规定指示精神范围的奖项名目较多 ,如士官管理先进单位、作风纪律先进个人、装备维修技术能手、学术论文成果奖等等 ,主要是各级机关部门设立的奖项。因此 ,不少基层单位为了照顾个别人的情绪 ,放宽奖励条件 ,搞迁就照顾 ,意在皆大欢喜。但往往适得其…  相似文献   

14.
刘信明  秦生茂 《国防》2001,(1):28-28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技工学校在强化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注重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学的总体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坚持全方位渗透,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爱国尚武的热情,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学校多次受到军事部门和上级有关单位的表彰奖励,连续8年被省、地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相似文献   

15.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指出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质利益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大 ,由各种利益矛盾引起的思想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奖励工作开展得如何 ,对调动官兵积极性 ,营造健康向上的内部氛围 ,提高部队凝聚力 ,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部队奖励中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需要改进和完善。针对“论资排辈”的问题 ,变“平功平奖”为“评功评奖” ,树立“奖励一片 ,激励一片”的观念。奖励是对工作成绩突出者的肯定和认可 ,然而从一些单位实施的情况看 ,立功授奖首先考虑的不是工作成绩 ,而是兵龄、…  相似文献   

16.
周林  王林 《政工学刊》2013,(6):30-30
当前各级都承诺要为基层办些实事。毋庸置疑,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有的单位和个人对“办实事”存在模糊认识,感到办实事就是给实惠,给钱给物是最大的实事;有的认为一年下来基层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应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想尽办法设立名目众多的奖项;还有的认为机关能力有限,与基层哪个单位挂钩就给哪个单位办实事,其他单位与己无关。  相似文献   

17.
陈胜  李瑞芳 《中国民兵》2008,(10):31-31
9月下旬,陕西省铜川市一批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和驻地预备役炮兵团的联合表彰和所在单位的奖励。这是该市实行预备役工作军地联合考评奖惩制度后出现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宁夏医药卫生科技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科研项目367项,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励207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  相似文献   

19.
秦晴 《云南国防》2004,(2):21-21
一位将青春奉献给了军营、年届不惑才转业到地方工作的军人,凭着任劳任怨、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敢想敢干的作风,在一个人才济济的单位里,不但尽快熟悉了情况,站稳了脚跟,而且在担任领导职务后,心系全局,锐意改革,使单位面貌焕然一新,多次受到国家教委、云南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他就是昆明理工大学医院院长何关林。  相似文献   

20.
某部一名干部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组织决定让其转业,这下可把他给乐坏了。原来他早就想解甲归田,多次申请皆因不符合条件而未能获准,此次意外地被“处理”,正中下怀。象这样看起来为“处罚”,实则为“奖励”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工作无实绩,易地升官;甲单位干不好去乙单位,基层干差了去机关,本职岗位上不好好干调去搞生产经营(有实惠可得);跑官要官的就当官,老实傻干的就吃亏,等等。本应“处罚”的不仅不处罚,反而受到了“奖励”,怪不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