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开训第一天     
四月,你的生活在训练场上。一年一度的开训动员大会是兵生活的分水岭,从开训那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紧张的训练生活。从“养兵”状态到“练兵”状态,虽然开训动员大会年年有,军人的工作就是训练,但从“静”到“动”的转变还是需要心理调适过程。训练有苦有累,训练也有不为人知的独属于自己的训练乐趣。来自六个单位的基层官兵讲述他们的“开训第一天”,讲述他们的训练生活。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最让我盼望的就是过年。尽管那年月文化生活贫乏,但“牛牛灯”、“狮子舞”等一些泥土味的节目,也总让我感觉一年为啥不能多有几个大年初一? 那年初冬,一位叫许明瑕的青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英姿飒爽的军人。长大后虽然没有实现我的“从军梦”,但在我大学毕业后,却有幸成为一名军人的妻子。几年前,我的丈夫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部,可能是爱屋及乌、耳濡目染的缘故吧,我也喜爱上了《中国民兵》。现在,读看《中国民兵》已成为我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民兵》中的“外国战争动员知识讲座”、“人武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的西部诗人东虹的新作《奔驰的灵魂》把人们带向天山脚下那一片雄奇神秘的土地,向人们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 在新疆生活了多年的老诗人艾青曾经说:“诗的美学原则,存在于人民群众生活的矿藏里。”东虹也正是从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的矿藏里发掘出闪光的诗美的。东虹长期生活在军垦战士和各族人民之中,曾当过兽医和“骆驼客”,因而被誉为“骆驼客诗人”。他有过艰辛坎坷的生活经历,但生活也给了他丰厚的馈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新疆塔里木这块生机勃勃的沃土,是边塞人民征服大自然的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哺育出我这‘奔驰的灵魂’。”这位“骆驼客诗人”没有辜负边塞人民“这块生机勃勃的沃土”,为之奉献出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情感,讴歌劳动和爱情生活的壮美诗篇。  相似文献   

5.
凡是从基层走出的官兵都知道, 这些才是我们连队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虽然不是“主食”,但如果没有了这些琐碎的“细节”, 生活也就犹如嚼蜡一般,没有了味道。  相似文献   

6.
1970年3月.我在山西省长治市太行中学校园内拍摄了一张照片。当时.我在海军航空学校当飞行学员.虽然被称为“空中骄子”.但那时全国人民生活水平都很低,军队也不例外。除了伙食低.穿的也很差。尽管我们学员有飞行服.但只限于训练、学习时穿用,所以一套军装就不够穿了,营房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平素不抽烟,并不是不会抽。几年的知青生活和长期军营生括的“熏陶”,不会也会了,只是没上瘾罢了。但我对烟却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那是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日子,一天傍晚,我所在的部队奉命配合其他部队攻打越封土县城,因攻击时间未到,我连就在一个叫巴沙山口的地方集结待命。我当时任排长,那天正遇当值,检查了警戒情况后,就在“猫耳洞”坐下来写  相似文献   

8.
我爹有梦     
春节前,我回老家南通休假。久违的家乡已是旧貌换新颜。人们不再追求有多少的存款,美丽、时尚成为人们生活的标准,优越的生活也同孩子发生了“温室效应”。七岁的小外甥女阳阳已成为“舞林高手”,模仿梁咏琪有模有样。可“小公主”脾气大,娇气重,爱使性子,一不顺心就擦眼抹泪。到家的那一天,我问阳阳:“要舅舅送你什么礼物?”阳阳说:“送我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我的心微微一颤,继而感到现在小孩子太时尚,太娇柔。  相似文献   

9.
从当兵的时候开始,《解放军生活》这本书就一直充实着我的生活,感觉她内容丰富,很有看头。最初,我还真没把每页下面的一个个“小萝卜条”当回事,可经过细心品味、研读后,我发现这个栏目真是“刊中小角落,人生大道理”。渐渐地,“绿海心风”成了我的知心好友。她对我的影响还得从刚当排长的时候说起。那时候,因为工作没有经验,处理事务没有头绪,我整天为琐碎的小事闹心不已。偶尔静下心来,翻开《解放军生活》,品味一些格言,真是一件快事。也就是这些格言改变了我对工作的态度,对我的启发很大。“与战友相处,微笑是起点,真诚是基础,宽容是纽带”,这不正是教我的  相似文献   

10.
新冠肺炎疫情告急,全国各地的医疗队纷纷组成“精锐战队”,他们以作战“兵团”的形式,从四面八方奔赴武汉,火线增援。2月9日,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民兵医疗救护连一排排长万元静出征武汉。她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病区组长,科室总带教。今年除夕,远在老家陪父母吃年夜饭的万元静,听闻医院要设隔离病房,她立即从老家返回南京,悄悄地跟护士长说:“我没有结婚,没有负担,优先考虑我吧!”  相似文献   

11.
我想浪漫我不敢郭磊许是生活的改观和富绰,人们鼓涨了腰包也骚动了浪漫的心潮;许是观念的入时和新潮,更鼓起了人们浪漫的勇气。君不见,“想找个情人”、“婚姻如鞋”等等竟堂而皇之地亮相到“桌面上”;一身“名牌”的老板阔佬,掖着“大哥大”,挽着花枝招展的“小秘...  相似文献   

12.
“德”与“得”音同形近,但字义相差甚大。“德”即道德、品行、素养、修养。人的品德至关重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今天,“德”的分量不可小视。“得”是获取、占有、达到之意。正当劳动所得,无可非议值得尊敬,可怕可憎的是非法所得。作为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自律之心,明白“德”与“得”的区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计算“德”与“得”这个人生道德能量的转换:“我每天上百次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报偿我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现  相似文献   

13.
回家的感觉     
陈皓 《云南国防》2000,(6):48-48
我己有七年军营生活了,当我每月领取工资时,总会想起我中学时代校园生活的情景,也从那微薄的工资中总能深切地体会到“一元钱其实不少”。  相似文献   

14.
古时无镜,常常以水为鉴。临水照人,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水要静,水静才能鉴物。现实做人做事,一个重要的境界也是静。人静才能观心,人静心不浮,静心能明理,明理则近道。北宋周敦颐曾经说过“静虚则明”,强调为人处世要“主静”.要保持一种内心清明、心静如水的心态。只有心如止水,才能察觉自身的不足,才能在静中恩动、动中思进。  相似文献   

15.
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是中西方诗歌的共同特点。但由于中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诗歌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西方诗人构思时的情绪状态也有差异。中国有“虚静说”,西方有“迷狂说”。西方诗人的“迷狂式”构思状态亦有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已82岁高龄了,但仍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每天进行演算。他的方式是“随时工作”,累了睡上两三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做,有时甚至拔掉家里的电话,专心于物理推演。“累则小睡,醒则干!”这是李政道的口头禅。现在,他每天仍要“生产”出几十页手稿。李政道说他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娱乐,“我没觉得什么苦啊,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我的津贴我的生活”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同一时代背景下的“我的津贴我的生活”,足以观察这个时代兵生活集体面目下的个体消费与趣味分野。  相似文献   

18.
在摄影方面我是门外汉,甚至连最基础的摄影知识和技巧都弄不大明白。但我喜爱摄影,喜爱到不管用什么相机哪怕是几十元的傻瓜相机,也会见景就拍。与其说我喜欢美的相片,倒不如说我喜欢生活美、自然美、人文美,喜欢无处不在的美。信手“拍”来即是景,我并不刻意去寻找、去雕凿,而大多是在不经意间拍摄的。  相似文献   

19.
你看不见我;如果你能看见我,你也击不中我;如果你能击中我,可也击不落我;就算你击落了我,我的飞行员还能活着。这就是我,RAH—66“科曼奇”,一种要称雄于21世纪低空,要在未来铁甲阵里抖威风的攻击直升机。但我不希望你轻信,先把我与“阿帕奇”比比看吧。“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是1991年海湾战争里的攻击直升机明星,表现卓越。它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的首次飞越边界突击是很漂亮,然而那是在 MH  相似文献   

20.
朱国勇 《政工学刊》2013,(12):79-79
明朝有位书生屡试不第,生活穷困潦倒,整天唉声叹气。他虔诚礼佛,他常想,要是能得道成佛,摆脱困苦,该有多好啊!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遇上了文殊菩萨。于是,他求文殊菩萨:“让我做你的童子吧。”文殊菩萨微笑问他:“为什么?”他说:“红尘悲苦!我早已厌倦了。”“其实红尘中,不全是悲苦,也有许多美好的事物。”文殊菩萨面色宁静如水,“要是成了我的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