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疆民俗数学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宗教内涵的数学文化以及独特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于民俗数学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载体”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实现保护和传承之目的;另一方面则关注民俗数学研究成果的教育学转化,在充分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数学认知思维特征以及数学双语教学原则、方法等的基础上,通过实现民俗数学的“课程化”,以弥补当前新疆少数民地区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数学课程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进而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文章以新疆清真寺砖饰中的几何纹饰为例,就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全面剖析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概念的基础上,回溯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反思,探讨梳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主要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来新疆双语教育研究回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取得显著成效。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可以1995年为界,分为启动期和理论深入期两个时期。三十年来,新疆双语教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大大拓宽;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对象主要聚焦在双语教学与双语师资两个方面。新疆双语教育研究为双语教育的推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新疆南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的教育素质关系到新疆整个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南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可以提高学前双语教师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更好地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调研和访谈的方法,对南疆喀什地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对培训认识、培训需求及建议等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师职后培训的积极性、认识、双语教育能力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形式、方法、培训内容等出现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培训的整体质量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5.
英国威尔士中小学的威英双语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对其民族语言(威尔士语)、民族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国的新疆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威尔士威英双语教育与新疆维汉双语教育的对比,以期发掘出威英双语教育在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优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视域下,各民族文化具有平等性,不同民族文化也各有其优秀成分。民族间文化沟通才是民族间深层沟通,对于民族间文化冲突的防患、民族文化整合及民族关系维系意义重大。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只有实现各民族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聚,从而提升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高度才能减少民族文化冲突,促进民族文化整合,进而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本文探讨了新疆双语教育中的民族文化冲突与整合,同时提出了民族文化整合观下新疆双语教育实施的阶段性文化目标以及双语教育实施的一些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是双语教育的一个难题.国家和自治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始终没有收到显著效果.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法,对参加石河子大学“一年制”少数民族双语培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策略,为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人口民族结构与人口地域结构两个方面,对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与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疆双语教育的可发展空间,以期为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新疆整体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9.
新疆民俗数学是新疆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积累和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价值和丰富内涵的数学文化以及独特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于新疆民俗数学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载体”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达到保护和传承之目的;另一方面则关注民俗数学研究成果的教育学转化,以弥补当前新疆少数民地区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数学课程对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通过实现民俗数学的“课程化”,来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新疆民俗数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独特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数学思想与思维方式的综合。新疆民俗数学较多地体现在用于造型和装饰的清真寺、民居、民族手工艺品等方面的几何纹饰上。对于民俗数学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集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载体”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分析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另一方面则关注民俗数学研究成果的教育学转化,在充分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儿童数学认知思维特征以及数学双语教学原则、方法等的基础上,通过实现民俗数学的“课程化”,以弥补当前新疆少数民地区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数学课程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进而推进本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数学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育质量是兵团民族教育的关键,直接影响高素质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兵团中小学双语教育质量及其现状,通过对影响双语教育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校本培训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语教材及考核评价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各少数民族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作了分阶段的梳理,总结了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及特点,并结合当前民族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数学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新疆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出很多简单而原始的数学知识,从数字及其运算、数的进制、度量衡、历法、几何等方面都体现出独有的特点.关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数学文化的教育意义,开发有利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资源,编写民俗数学教育案例,是有待于进一步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既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民族文化背景。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蕴含广博的德育资源。“微德育”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手段,将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南疆高校“微德育”,对于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性,表现出民族特性鲜明、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民族意识强烈、思想单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新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课程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僵化、手段单一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完善考核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性教学,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才能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内心认同、真心信服。  相似文献   

16.
新疆推行民汉合校后,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一直是双语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特克斯县初级中学为个案,考察了伊犁地区哈萨克族“民考民”及“民考汉”中学生语言使用情况。结果表明,哈萨克族“民考汉”和“民考民”学生在语言文字使用、语言态度以及语言文化认同上有较大差异,但也有一致性:希望在熟练地掌握汉语的同时,也能掌握好自己的本民族语言。最后基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和培养民汉兼通人才的目的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新疆兵团(以下简称"兵团")体育文化的形成植根于军队,发展于屯垦戍边事业,在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中具有独树一帜的特征和价值;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以兵团精神为精神支柱和发展动力,为促进兵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发展,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兵团体育文化与城市化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仍然保留着"单位体制"、"行政运行"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兵团体育文化多元化、特色化、社会化的发展,因此,在兵团城市化背景下,体育文化体制、体育物质文化和体育文化内容必须走创新之路,才有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