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卧底侦查现状的阐述,说明当前对卧底侦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结合中外相关法律及国内司法实践,提出卧底侦查应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同时,法律的尊严也得以捍卫.  相似文献   

2.
受世界毒品犯罪活动的影响,我国毒品犯罪活动也呈蔓延趋势,毒品犯罪分子为了躲避侦查,其反侦查手段日益呈现出武装化、现代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加大了侦破毒品犯罪案件的难度.分析毒品犯罪中反侦查行为的心理、成因、信息获取渠道,对于防范和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提高破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侦查假设是火灾调查实践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火调人员在运用侦查假设的过程中应遵守其逻辑规则,并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侦查假设逻辑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并案侦查这一侦查方式在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实践中运用得较为广泛,但公安边防部门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尚未对此侦查方式给予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价值的有效发挥。事实上,由于公安边防部门自身及其管辖刑事案件的一些独有特点,并案侦查在强化侦查效果、降低侦查成本等方面对这些案件的侦破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因此,对于公安边防部门及其侦查人员而言,充分认识并案侦查的重要性,明确实施并案侦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应当如何组织实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心理测试技术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已成普遍事实,本文对公安消防机构在对"两罪"火灾刑事案件侦查中使用该技术的范围、介入时间与程度、应用对象、使用程序和当前应做的工作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公安消防机构侦破"两罪"案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毒品犯罪种类不断增多、形式不断变化、手法不断翻新,出现了很多新现象、新问题.公安机关在准确掌握犯罪意图,获取证据的前提下,开展预备贩毒案件侦查,将走私贩毒活动遏止在预备犯罪阶段.通过对云南省预备案件侦查内容的分析,结合国外诱惑侦查的研究来看.云南省预备案件侦查的实质是"提供机会型"的诱惑侦查.  相似文献   

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毒潮将持续冲击我国社会,禁毒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针对当前缉毒情报侦查网络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安边防部队应从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缉毒工作的需要出发,建好缉毒情报侦查信息网络,为边防缉毒工作提供有力的情报保障。  相似文献   

8.
诱惑侦查是侦查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等隐蔽性犯罪的有效侦查措施。诱惑侦查在侦查隐蔽性犯罪时是十分必要的;利用诱惑侦察手段查获涉案行为的定性;正确理解诱惑侦察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是侦查程序的重要环节,由于制度的缺陷和立法的不完善,侦查讯问过程中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的现象屡禁不止。借鉴外国侦查程序理论中的合理内核,健全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完善侦查讯问规则立法,是实现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在犯罪侦查工作中需要取得公民的配合协助。在我国,公民协助侦查具有充分的理论、政策和法律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也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规定了较为充分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公民协助侦查活动的充分开展,尚存在着认识方面、机制方面的障碍,我们对这些障碍消除或缓解后,公民对犯罪侦查活动提供协助的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1.
火灾事故责任者往往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施用各种手法抗拒交代案件的真相。正确研究分析火灾责任者在讯问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表现及成因,并科学运用讯问方法、策略,可以为公安消防机构迅速准确认定火灾事故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提供重要的证据,从而实现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对灾区人民造成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物质上的损失可以逐渐恢复,但心理上的伤害是持久的。震后的生活环境会对人的感知、体验与理解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并且这个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根据“汶川地震灾区居民需求快速调查”的数据和震后一年来灾区人民的心理行为特征,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部分重建实例进行分析,从居住环境、公共环境、纪念环境三个方面对震后重建的环境创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关键在于学生平时的积累,而积累的主要渠道是阅读。本文试图从当今中学生的不良阅读现象谈起,分析其不良的阅读心理。根据中学生的不良阅读心理,本文从指导阅读的教师、阅读的材料、阅读的教学方法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肯定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se of specialised plain-clothes military units in counter-terrorism, concentrating on examples involving liberal-democratic states. It analyses the benefits and problems arising from clandestine military activity, focusing in particular on British army units (notably 14 Intelligence Company and the Force Research Unit in Northern Ireland).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arguing that such formations have a clear utility – notably in gathering intelligence on terrorist groups – but other aspects of their role are inherently controversial (notably in cases where undercover soldiers use deadly force against suspected terrorists). It also states that plain-clothes military operations need to be conducted on the basis of accountability, both for strategic reasons, and also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orms of liberal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5.
The building of reliable covers has always been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for clandestine Humint. Using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this study seeks to examine how classical authors and modern scholars have dealt with this topic, and which kind of covers have been the most used throughout history in different sociopolitical contexts, and what are the new perspectives for today’s challenges. Findings suggest that a careful reading of the political milieu in which intelligence officers are required to work,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creativity, are the essential premis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plausible cover; that some apparently outdated disguises such as merchants, itinerant monks and philosophers should be understood more broadly today to include business people, humanitarian NGOs and academics; that undercover practices have been theoretically and historically recognized as necessary and convenient by a great number of societies, often with scant regard for ethical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16.
营造适宜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它对提高教学效率,开拓学员创新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要营造这样的课堂心理环境,需要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把握当代青年的心理规律,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心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是作用于一切学科的科学。心理学几乎从一开始就介入了教学法,为外语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们能从更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学习的过程和语言学习者的个人因素。近年来对外语教学与学习进行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性已为更多的人所承认,其结果是心理学与语言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意味着必须涉足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领域,了解与语言教学有关的理论、概念和研究发现,由此推断并计划运用于语言教学理论,进而理论联系实践,为外语教学提供更现实可靠的心理学依据,为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法服务。  相似文献   

18.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对心理学体系的整体认识,并形成基本的学科框架,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分析发现,普通心理学具有系统性、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对其他专业课堂的奠基性的学科特点和结构良好的知识特点;学生虽然有相关的朴素的心理学经验,但不具有科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知识储备特点和成熟认知的思维特点。这些特征与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模式相吻合,同时学生的思维特点也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分析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现存的问题,从专业知识体系、实践应用能力、专业实践素养、专业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探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立体式革新的途径及注意事项,以期革新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优化专业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命名学、美学的角度,探析了小说《围城》书名和主要人物的命名内涵。同时,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爱情、婚姻、事业的人生悲剧,揭示了抗战初期在国统区、沦陷区大大小小的社会环境这座“有形之城”侵蚀下,那些远离战争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即“无形之城”。并以“围城”作为个体、家庭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的象征,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