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队每年都要送老迎新,今年新兵陆续步入军营。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每个青年士兵尽快地适应部队,完成由老百姓向军人的转变?重视新兵心理保健,是摆在部队各级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研究新兵心理是注重新兵心理保健的前提。部队的新兵多为十八九岁的青年人,无论是生理...  相似文献   

2.
宾拜 《政工学刊》2006,(1):51-51
在新兵训练期间,新兵思想、军事、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完全彻底地解决,大量的工作需要在新兵下连队以后进行。因此,要使新兵完成新时期合格军人的转变,以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就应该帮助他们在理想信念、军事本领和心理素质上过好“三关”。帮助新兵过好“思想关”。新兵思想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三观”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从新兵的思想特点来看,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处于不定型阶段,思想情绪容易波动,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易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从新兵的认知水平上看,在招募入伍、新兵连受训阶段,新兵对军人的理想信念或多…  相似文献   

3.
初入军营,新兵面对新环境、新角色,由于不适应,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带兵人要适时给予疏导,帮助新兵顺利度过入伍心理关,完成从普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刘丰 《政工学刊》2010,(2):67-67
青年官兵的主要不良心理 (一)由于不适应部队环境而产生的失落心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新兵中间,部队驻地自然环境大多比较差,一般都远离大中城市。新兵入伍后,首先面对的是来自恶劣自然环境的挑战,常常会因其与舒适的家庭环境、理想中充满豪情壮志的军营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而产生巨大的落差。面对现实的军营环境中严格的纪律约束、艰苦的军事训练、单调枯燥的生活,“不适”心理在他们内心深处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5.
王进 《政工学刊》2005,(2):30-30
参军入伍,是人生经历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此时此刻,新兵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由于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许多新兵的内心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感对自己的军旅之路充满了遐想;另一方面,面对军营紧张的节奏、艰苦的生活和严格的管理,一些新兵也会出现不适应的心理反应。对此,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调适和疏导,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兵入伍训练的效果,特别是那些消极心理,更可能给新兵的军旅生涯蒙上心理阴影。新兵入伍后常见消极心理及其影响1.失落心理。很多新兵入伍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有的想考学提干有的想转改士官,有的想入党立功,还有的想学一技…  相似文献   

6.
正武警森林部队多驻守在山高林密的地区,新兵们从家乡到达林区多有不适,为了帮助战友们尽快适应警营生活,内蒙古森林总队开展了"第二适应期"心理服务工作,助力兵之初。武警内蒙古森林总队千余名新兵顺利抵达祖国北疆八千里生态战线,融入守护林海的"护绿"钢铁洪流。梦想照进现实,新战士心中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也少不了对新环境的迷茫恐惧。及时为新兵叩开心理转变之门,  相似文献   

7.
井涛 《政工学刊》2013,(12):28-2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到一年新兵入营时,相同的是部队进行新陈代谢,增添了新鲜血液;不同的,不仅是入伍时间的提前,而且是新兵思想和经历的多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新兵伴随着网游成长,用QQ聊天,用微信交流,用微博展现自我,在论坛上争论,……思想和行为无不留下着网络的烙印。抓好网络时代新兵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抢占网络阵地,创新方法,活用载体,广纳群智,紧扣新兵生理心理需求,将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时尚的网络元素有机融合,化无形为有形、变虚拟为实在,开创新兵思想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兵刚入伍时。由于从“松散性”向“约束性”的突变,难免会出现暂时的不适应。为使新兵较好实现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士兵的“转身”,笔者感到,有关部门可以结合民兵训练等时机,对“预征对象”进行适当预先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薇  周永垒 《政工学刊》2007,(12):32-32
一、针对新兵初上舰艇茫然无措、适应能力差的状态进行心理疏导。初上舰艇的士兵对什么都感到很好奇,这种兴奋的心理通常会持续一至两周。由于舰艇舱室密闭狭小,有噪音、灯光的滋扰,生活相对枯燥,新兵很快就会对舰艇生活产生不适应心理。特别是新兵第一次出海时,会感到舰艇不停地在晃动,走在甲板上也感到心惊肉跳。据统计,在初次出海的人当中,  相似文献   

10.
新训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新兵即将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和工作任务。新兵下队后,所处环境由新兵连任务单一、工作单一、兵龄单一变成工作任务和人际关系多元化、复杂化。在新的环境中,新兵对训练强度、工作分工、人际关系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因此,如何帮助他们尽快度过“第二适应期”,是基层干部的又一个阶段性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新兵多17~19岁,其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青春过渡期。这时生理变化快速而不稳定,心理问题特别容易产生。故学者称此期为“危机期”。这种适应中的不良反映,一般随着适应能力增强可缓解。但若疏导不力,持续时间延长,可发展为精神障碍,给部队的管理教育工作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做好新兵心理保健,不仅可以纠正或减少不良反应,而且还关系到战士整个服役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日前,我们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某部新兵上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是有过上网经历的占58%。面对网络给部队带来的新情况,如何与时俱进地做好青年工作,促使青年官兵健康成长,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精神动力,是当前需要回答和解决的新课题。思考之一:如何看待“e网”兵?只有摘掉“有色眼镜”,才能看到“网迷”兵中蕴藏的积极因素。调查发现,迷恋网络的新兵达到20%左右,成为“网民”时年龄最小的才12岁,上网冲浪经历最长的已达9年之久。面对“网迷”新兵的到来,有些同志看法不一,喜忧参半。有的认为,网络青年为军营增添…  相似文献   

13.
驻疆某部针对新兵初入军营时好奇、紧张和对部队各种规章制度难以适应的实际,认真制定新兵教育训练计划,合理安排生活,让新兵入营如到家,充分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以帮助新兵早日完成由地方青年向合格士兵的转变,迈好入营第一步。经过短暂的新兵营生活的磨练,广大新战士迅速完成了角色和身分转型。  相似文献   

14.
甘厚兵 《国防》2010,(5):72-72
据悉,济南军区某摩步旅在抓好新兵日常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注重用“警报一响新兵就知道该做什么”来激发和强化新兵的战备意识。超前安排部分带战术背景的新课目,让新兵一入伍就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战备观念,较好地帮助新兵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再到一名合格战斗员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国防》1999,(10)
“确保新兵质量,功夫下在平时。”这是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武部来自实践的体会。他们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正视市场经济给征兵工作带来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向预征对象的平时管理要报名率、要合格率、要兵员的全面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变一次登记为两度核定。他们从围场县适龄青年外出打工的人数多,又多在春节前返乡、开春后再外出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兵役登记工作同二三月份的民兵整组工作结合起来,使确定的预征对象达到兵役机关、青年本人和家庭“三知道”。到9月份兵役登记时,则是对年  相似文献   

16.
张晓凯  陈吉 《政工学刊》2013,(11):44-45
离开新兵连、走向新岗位,是新战士进入军营的又一转折点。由于刚刚适应的环境又发生改变,新兵在这个时期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必须引起带兵人和新战士本人的重视。 一、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新兵下连时的心理活动是进入军营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面临新的岗位,不少新兵心理上的波动很大,甚至产生一些不良心理,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7.
恋爱是青年人美丽的人生之花。恋爱心理是青年军官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恋爱心理是否稳定、和谐、健康 ,直接影响着青年军官恋爱成功率、婚姻质量 ,甚至事业的成败。但是 ,部分青年军官存在着追求完美、急于求成、受挫自卑等恋爱心理的误区 ,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加强教育引导。一、走出偶像心理的误区 ,要正视自我 ,科学定位 ,确定合理的“期望值”。青年军官在涉足爱河之前 ,多已从影视艺术作品和经典爱情小说的“演义”中形成了未来那一半的影子。在一定意义上 ,这反映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希冀。但是 ,如果一味用想像的“框子”去套…  相似文献   

18.
杨富强  付彪 《政工学刊》2004,(11):37-38
一要像老师,为新兵成长进步引路导航。大多数新兵是怀着报效祖国、成长进步的愿望参军入伍的。他们刚到部队,对军营生活的认识犹如一张白纸,需要从一点一滴学起、做起。作为新兵“启蒙老师”的班长,要像对待刚入校的学生那样,着眼于部队长远建设和培养“四有”革命军人,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搞好理想信念、道德法纪等专题教育和入伍训练,帮助新兵端正入伍动机,练就过硬军事技能,打牢思想、作风和军事基础。二要像父母,时刻把新兵的冷暖挂心头。新兵大多初次远离家乡和父母亲友,一时难以适应部队紧张的生活和高强度的训练,少数新兵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19.
新兵“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的表现(一)失衡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新兵的思想比较活泛。尤其是新训结业时,想分到好单位、安排到好岗位的愿望比较强烈。到新的单位后,他们容易以各自的目光审视分工,看待进步,有的不自觉地与同年入伍的老乡比、与新兵连同班战友比,当看到别人如愿以偿、自己愿望落空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产生失落感和失衡心理。(二)畏惧心理。刚到新单位,大部分新兵都会表现出激动和兴奋,但有的特别留恋新兵连生活,乍一分手,孤独感油然而生,还有的担心新单位适应不了,怕干部骨干对自己不关心而产生畏惧心理。…  相似文献   

20.
平常有事没事时,要上前聊一聊。学员排长从院校毕业到基层工作,都有一个从生活到心理不断适应的过程,突出表现为“四感”:内心向往自由与部队严格管理带来的生活不适感,面对全新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不熟产生的陌生感,个人能力素质一时难以适应岗位需求带来的工作压力感,个人专业所长与实际工作难以对接带来的价值失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