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以后,如何充分发挥军事指挥机关的职能作用,保持它的军事性?我们认为必须紧紧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 对上,坚决服从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但军事性质不能变,服从上级军事机关  相似文献   

2.
县(市、区)人武部加强正规化建设后,在财务管理上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转变理财观念。一是要确立“标准加管理”的理财观念。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由过去完全有地方政府供给变为以国防经费为主’、地方经费为辅的供给。这就要求在理财观念上也必须由过去的随意性转变到现行标准供应的严肃性上来。特别是地方政府补充的经费和人武部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规定把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县(区)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上级军事机关在发放民兵工作文件时,仍沿用过去军事系统的发放方法,只发给人武部,没有发给县(区)委书记。须知,县(区)委书记作为县(区)人武部的党委书记,而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关  相似文献   

4.
李亚洲 《国防》2007,(11):38-39
县(市、区)人武部(以下简称人武部)是军队设在地方县级行政区划的军事指挥机关,是县级党委的军事部兼同级政府的兵役机关.人武部这一性质和体制,决定了其角色和地位与军队和地方行政机构均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加强对人武部工作特点与规律的研究,对于提高其全面建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县(市)人武部移交地方后,民兵工作究竟怎么搞?归纳起来人武干部们有“五盼”: 一盼军区、军分区多派人下来指导。改建后人武部一方面要以地方领导为主,坚持抓中心、跟中心,另一方面还要完成上级军事机关布置的工作,任务很重。特别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给民兵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民兵工作究竟怎么搞?盼望上级军事机关多派人下来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县(市、区)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干部就医由原来地方财政拨给经费就近就医改为军队医院定点医治。但人武部分散于各县(市、区),大多远离定点医院几百上千公里,人武干部看病就医实难方便兑现。若出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中共中央1986年5号文件明确规定,县(市、区)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仍是军事单位,其性质和工作任务不变,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进行管理。我们认为,县(市、区)人武部虽然已经改归地方建制,但应严格参照军队条令、条例进行管理。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军队新条令已经颁发这  相似文献   

8.
中央规定省军区(卫戍区)、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区)人武部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是当地的军事领导机关,兼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政府的兵役机关。地方党委书记兼任军事机关党委第一书记,军事机关两名主官分别参加同级地方党委常委和政府常务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 县(市、区)人武部自收归军队建制以来,正规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人武部军事机关的形象已慢慢树起。然而,因人武部驻地比较分散,被装调换相对困难等原因,导致人武干部着装适体率相当低。由于人武部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县(市)人武部归建地方快5年了。5年来,作为地方党委军事部的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本色保持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4月下旬,我们为此采访了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江西省婺源县人武部。我们踏进人武郎大门,就感受到了一种军营般的气氛。地方党政领导和上级军事机关的领导都称赞说,这个人武部保持和发扬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个合格的地方党委军事部。他们给我们讲起了——  相似文献   

11.
白君 《华北民兵》2003,(5):30-30
县、市(区)人武部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必须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这是我军的传统,更是一个原则。实际工作中。人武部自觉接受上级军事机关领导的意识比较强,在接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问题上,有些同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认为人武部与地方党委、政府是平级,主官都是正县、团级,不情愿接受领导;有的认为人事权、指挥权在军队,不必要接受领导;有的认为人武部以军事工作为中心。地方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不需要接受领导;还有的认为党管武装就是给钱、给物,其他工作不可能接受领导,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重领导制度的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改归地方的县(市)人武部,军事机关的性质正在逐渐退化。表现在:人武干部的“军事意识”不断淡化;人武部与军事系统的联系松散;人武干部对军队情况的实际了解越来越少;对军事问题的关注程度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讲,是人武干部的军事机关、军事人员意识淡化,认为“工作军事化,编制地方化”,“是穿军装的老百姓”。  相似文献   

13.
一、人武部职工编制存在的问题 人武部收归建制后,形成了“一部两制”的编制:即在同一个军事机关工作,干部享受军官待遇,纳入部队的编制序列;职工享受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纳入地方政府编制序列。经费保障上干部由军队负责保障,职工由地方财政保障。这一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工资待遇影响职工队伍稳定。资阳市人武部干部月均工资是职工的2.5  相似文献   

14.
县(旗、县级市、市辖区)人民武装部既是军队的一级组织和所在地方的军事领导机关,又是县(旗、县级市、市辖区)党委的军事部,还兼同级政府的兵役机关。因而入武干部军事素质的高低,既关系到上级军事机关所赋予的任务能否完成,又涉及到军队在地方党和政府机关中的形象。总的看,通过两年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国防》1995,(3)
人武部归建地方后,保持它的军事特色,既是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各级特别是同级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同级党委应予高度重视,切实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首先,要增强保持人武部军事特色的责任感 人武部归建地方后,还是不是军事机关?对此,有些同志产生了怀疑和动摇,甚至在做淡化其军事特色的工作。这事非同小可,应引起地方各级特别是县(市、区)党委的高度重视,地方党委要把人武部军事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地方党委成员要认真学习中央文件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县(市、区)人武部归建地方后,仍然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是本地区  相似文献   

16.
人武干部从事的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绝大部分时间要与地方打交道,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比较多,在管理上难以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从而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作风。人武部所处的环境也有其特殊性,是县(市)里的最高军事机关,大部分武装机关离上级军事机关比较远,容易产生地位上的优越感和“山高皇帝远”的错误观念,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县(市)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两年多来,总部和大军区简报(除民兵工作简报外)已不再发给人武部门,使我们不能了解上级军事部门的有关精神,有时工作无所适从。中央5号文件明文规定:县  相似文献   

18.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两年来,一些地方在坚持双重领导制度上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一是防止“亲军方”、“疏地方”的出现。有少数人片面地认为,人武部收归军队后,只能由上级军事机关管理,因而出现了服从地  相似文献   

19.
加强县(市、区)人武部建设,必须坚持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自觉地服从上级军事机关和地方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主动争取领导,主动协调关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民兵、预备役工作及其它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县(市)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部份干部编制员额少的县人武部由于受编制的限制,在上级下达的干部任职命令中,均是副部长兼任军事科长。这种体制,给这部分县人武部的工作带来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