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发明的背景为了防止信息的泄漏,信息应当编码或加密后再发射,而在接收端再对加过密的信息解密。为了准确地对加过密的信恩解密,发射端的加密和接收端的解密必须同步进行。迄今为止,同步信号或者经过非信息传输通道传输,或者作为导频经过信息通道传输。然而通过另外通道传输同步信息是不经济的。若导频信号通过信息通道传输,则允许信息信号占有的频带、即其动态范围将受到限制,致使信噪比降低或者使同步信号跳动,从而使实现加、解密之间精确的同步成为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1989年2月11日,台湾一架F-5E战斗机顺利突破台湾防空雷达监视网,飞抵广东省沿海某地区。此事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人士的关注,各种推断随之而生。 按说,一架军用战斗机欲在其飞行过程中实施低空或超低空突防,躲过雷达监视系统的搜索跟踪,看起来好象很不可能,而从技术和现实情况来看,再先进的监视系统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艺术     
批评的艺术陈海双批评是上级对下级常用的一种领导艺术。批评和表扬一样,也是属于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预防再发生类似的问题。批评是为了帮助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因此,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学习研...  相似文献   

4.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砖或菌床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辩后却迟迟不现蕾出菇。其析因和补救方法是: 一、平菇菌种选择不当,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例如,选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如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置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朴救方法是在阴凉处覆土越夏,待到秋凉时再刨除覆土,进行出  相似文献   

5.
批评十忌     
周景荣  田辉 《政工学刊》2006,(12):36-36
批评是上级对下级常用的一种领导艺术。批评和表扬同属于激励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预防再发生类似的问题。批评是为了帮助部属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因此,作为领导者,必须学习研究这门领导艺术,讲究批评方法,增强批评实效。批评部属应做到“十忌”:一忌怒发冲冠。通常情况下,当部属有了缺点和毛病或犯了错误时,作为领导者既生气又着急,这在情理之中。此时要注意克制情绪,决不能大发雷霆,拍桌子摔凳子,吹胡子瞪眼睛。否则,不但达不到批评目的,反而引起被批评者不满,会因领导者对被批评者的人格不尊重而产生对立…  相似文献   

6.
1、油箱损伤可将漏油处擦干净,用肥皂或口香糖涂在漏油处,可暂时堵塞漏油处。若能用环氧树脂胶粘剂修补,效果更好。2、油管破裂可将破裂处擦干净,涂上肥皂,用布条或胶布缠绕在油管破裂处,并用铁丝捆紧,然后再涂上一层肥皂。3、油管折断可找一根与导油管直径适应的胶皮或塑料管套接。如套接不够紧密,两端再用铁丝捆紧,防止漏油。4、车缸渗漏可根据砂眼大小,选用相应规模的电工用保险丝,用手锤轻轻将其砸入砂眼内,即可消除漏油、漏水。5、接头漏油可用棉纱缠绕于喇叭下缘,再将油管螺母与油管接头拧  相似文献   

7.
大小事     
国内海军潜艇上没有洗澡水,官兵也能洗澡。海军医学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无水洗澡技术为潜艇舰员带来了福音。该所共设计了免冲洗洗发液、沐浴液、洗发帽、沐浴湿巾四种新型无水洗澡系列产品,其去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潜艇密闭环境的空气基本不产生影响。使用时先涂抹洗发液或沐浴液,充分揉搓产生泡沫后,再用干毛巾擦干,立马  相似文献   

8.
养牛,以往有饲养乳牛或耕牛两种,作用也是单一的,或耕田,或产乳。地处山区小盆地的江西省泰和县有养耕牛的传统习惯。1984年,为促进养牛业的发展,泰和县科委在省科委的帮助下,利用瑞士“西门塔尔”公牛冻精对本地母黄牛进行人工授精产下杂交的母牛犊,喂养长大后再与“西门塔尔”公牛人工授精,这种杂交的母黄牛怀胎、产仔后,大量分泌乳汁,不  相似文献   

9.
最近宇航公司参加了由德国MBB公司开展的关于光纤制导反坦克导弹Polyphēme的研究计划。光纤制导具有胜于其它各门技术的优点,不需要直接看到目标(设防的阵地,坦克或直升机)就可以发射。导弹前舱装有一台电视摄像机,其图象通过光纤送回发射装置,发射装置再把制导指令发送给导弹。因此,用这种技术可以从后方阵地间接发射远程导弹。而且,它比用自动导引头制导价廉。  相似文献   

10.
《军事史林》2004,(12):64
微光夜视侦察设备是可在夜暗条件下对人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目标进行观测的一种光电侦察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将目标反射的少量自然光(天文学称为夜天光,亦称微光,如月光、星光和大气辉光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将电信号放大,激发发光体发出可见光,即将电信号又转换成足以使人眼能看得见的光信号.这种侦察设备本身不带光源,因此比较隐蔽、安全.通常使用的有微光夜视仪和微光电视等.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预测滤波器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系统过程噪声统计特性不确切或未知的条件下,研究了一种基于预测滤波器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由预测滤波器实时估计系统模型误差及其协方差矩阵,再用其修正系统状态预测值及预测误差协方差矩阵,从而自适应调节卡尔曼增益。将该算法应用于弹载SINS/GPS紧耦合组合导航系统并与普通卡尔曼滤波、基于新息的移动开窗自适应卡尔曼滤波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说明该自适应滤波算法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2.
消耗从表面看,是一种“投入”,但在许多情况下却是一种超过其本身价值的“产出”。其区别在于消耗不等于浪费。搞清了这一概念,我们再看民兵训练消耗的“超值创造性”。 我国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为民之时,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为兵之时,方过渡为消耗物质财富。但以此就认为民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澳大利亚对其安全环境有了新的认识。而这次对马航MH370客机在南印度洋海域的搜索行动,也使得曝光次数不多的澳大利亚军事力量站在了世界的镁光灯下。  相似文献   

14.
试误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由于受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难免出错。如何避免学生少出错,甚至不出错,除了教师传授知识准确外,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环节,教师设计陷井或有意识出错,诱使学生出现错误,再以此为契机,实现多方面教学目标,会给我们讲解数学问题带来耳目一新、别  相似文献   

15.
微小区内电波传播模型及其对频率再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微小区的电波传播模型,此模型能解释微小区内路径损耗约与d^2成比例,但超过某点后,损耗即近似地与d^4成比例。此点称为转折点或称折点。本文用2-射线模型导出转折点距离。其结论是此折点距离与基站天线高度hb及工作频率有关,并导出实用公式。然后本文讨论频率再用图案.结论是微小区半径直接近但不得超过折点距离,这样可得到最佳的C/I值.其再用系数最低,因而是最佳再用图案。  相似文献   

16.
油条是我国人民喜爱的早点。它外焦里嫩,甜成适度,膨松可口,深受人们的欢迎。但制作方法并非人人皆知,正确的制法是:面粉1公斤、白矾25克、碱面35克、食盐20克、水600克,先将白矾、面碱和食盐放在盆内研碎,加温水溶化。再将面粉放入盆内,用手搅拌揉匀,揉到面盆内表面不粘面,面团表面光滑为止。放1小时,再揉一次面,并在面团表面涂抹一层豆油或其它植物油,  相似文献   

17.
玲珑剔透的长江三峡石,随着大小三峡知名度的日渐提高而名闻遐迩。它来自崇山峻岭,来自大自然的怀抱里。三峡石在漫长的江山跋涉中,经历了无数的冲击与碰撞,形成了不规则的奇异形态,也锤炼出了力与美的独特禀赋。工艺家们慧眼识珠,或刻意点染,或随手勾勒,利用其天生纹络,驰骋神思,描绘出一幅幅或工笔或写意的画面,配之以相得益彰的诗词警句,再涂抹上一层凝腊,便成为精  相似文献   

18.
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中,再也不提那脱离时代的“团以下骡马化”的口号了。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不再步行了,不再要骡马了,在局部、特殊条件下还是要的,只是不再“化”了。打开某仓库,我见到了数不清的马鞍具,不禁唏嘘不已。据行家说,按我军现在部队骡马编制计算,几十年也用不完。据查,当年购进每副×元×角,现在欲处理,一再削价,但无人要。过去,我们部队储存战略物资不按科学规律办事,盲目超储使有限的国防经费用而不当,很少效益或没有效益,现在该引起重视了。说句外行话,削了价没人要,是不是还可降些价,总之,要把它销出去,不然再搁些年,大概只好卖废铁了。没有国防经  相似文献   

19.
装甲抢救车就是回收故障车辆并执行更换引擎等工作的战斗支援车辆(日本称之为战车回收车——编者注)。在激烈的战斗中,参战的各种装甲车辆被敌人击中或出现机械故障后无法再进行战斗以及失去行动能力的不在少数。将战损车辆就地修复或把故障车辆拖到安全的维修场地进行抢修,使其重新迅速投入战斗,是维持机械化部队战斗力非常重要的工作。昕以装甲抢救车是坦克装甲部队不可欠缺的重要的战斗支援车辆。  相似文献   

20.
<正>提供材料写议论文,最关键的是立论。立论准确深刻新颖,可以说一篇文章已成功了一半;立论“失之毫厘”,行文将“谬以千里”。不少同学在立论上常存在三种情况:一是顾此失彼片面化,二是不抓实质表面化,三是一种定势平泛化。片面就是不准,表面就是不深,平泛就是不新。如何求准求深求新呢? 1 抓“眼”悟神以求准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一则材料,通常也有其眼,那就是关键性的词、短语或句子。材料的“眼”往往是材料之精髓,体现材料的寓意。特别是那些中心句,或与历史教益相关,或与现实意义相联,或蕴含着哲理,或凝结着经验。只要留心,不难发现其“眼”。而命题人的立意也往往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