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我军后勤保障体制实行重大调整改革,建立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统供与分供相结合的三军联勤保障体制,集约使用三军后勤力量。如何科学划分经费保障范围,选择供管模式,区分供管职能,调整供管渠道,处理供管关系,是联勤财务保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实行三军联勤,是中央军委根据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和军队后勤建设与改革的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条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军沿袭了近半个世纪的三军分供体制已告结束。新世纪我军新型的后勤保障体制,是在总后勤部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通用保障与专用保障相结合的后勤保障方式,以军区为基础组织联勤。三军联勤体制,是我军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取得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3.
实行供给经营型后勤保障是新形势下后勤改革的客观选择。建立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想是:改革经费运行机制;局部改革保障体制;改革供应管理方式。实行供给经营型后勤保障应遵循四项原则,即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灵活性与集中性相结合、监督约束与保护正当经营保障活动相统一、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经验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央军委确定在全军推行以军区为基础的“区域保障与建制保障相结合,统供与专供相结合”的战区联勤体制。新体制的建立,是对我军后勤现行保障体制的扬弃,是适应高技术联合作战保障需要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保障效益的有效途径。要使联勤体制在全军顺利推行,还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进一步探讨。本文仅就战区联勤体制在运行中的有关问题发表己见。  相似文献   

5.
大联勤体制下海军部队财务保障存在经费供应渠道不集中、经费供应与管理职能不统一、财务保障力量和任务不匹配等问题。完善财务保障关系应遵循党委统一领导后勤原则、后勤财务保障与作战指挥相一致原则、财务联勤接口就高不就低原则、联勤与分勤相结合原则、注重效率和效益兼顾原则。具体措施是,进一步调整财务保障关系,积极实行区域性财务保障,大力强化海军和舰队的财务管理职能,全面推进经费供应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现行被装保障体制实际上是一种统供与分供相结合的体制。从战略后勤这一级来说是统供的,三军的被装物资和经费由总后军需部统一筹措、统一供应;从战役后期开始,便是“三军分供”。在进行军需保障体制改革时,其重点应放在被装保障体制的改革上。改革的目标将是实行联勤统供。三军联勤统供就是独立于三军之外建立联勤机构,通过联勤总部、地区联勤部、联勤分部对三军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实施保障,专用物资仍由各军兵种按建制自行保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军事后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军后勤必须改变自成体系、自我服务的保障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建立起适应市场多元化结构的后勤保障新格局。一是在后勤建设上,加快军队通用物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利用市场资源共享的优势,依托社会财富,建立起军民兼容、平战通用、寓军于民的保障体系;二是在保障体制上,建立物资供应中心,完善医疗、修理协作保障区,实行三军联供、各兵种统供的保障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国民经济中包含的军事保障功能和军队后勤包含的民用功能,成立军地联合实体,适应平战需要。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军队后勤体制是后勤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是提高后勤工作效能的重要保证。我军现行的三军自成体系的后勤体制,已阻碍和制约着后勤保障能力的发挥和提高,影响了后勤建设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根据我军后勤建设的实际和后勤体制建设的客观需要,我军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实行“三军一体、统分结合、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后勤体制。在改革过程中,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以“三代”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型划区保障,不断完善物资、经费标准化、制度化管理,建立以经济方法为主的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后勤管理机制,确保后勤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我空军具有后勤直达保障能力。空军建立后勤直达保障模式具有客观现实性。其基本模式是:建立空军战略后勤和空军战术后勤两级保障体制;建立若干隶属于空军战略后勤的支援保障中心;建立空军战略后勤、支援保障中心、空军场站构成的空军后勤分布式信息网络;建立“空中走廊”体系。要实现上述模式,必须改革空军后勤体制,实行“两点一线式”新型后勤体制;建立空军战略后勤支援保障中心,形成综合型储供实体;大力发展先进的航空运输手段,缩短物态流过程;加速构建空军后勤信息网络,提高信息集散速度;研究并确立物资运行程式,创造稳定的补给秩序。  相似文献   

10.
“划区供应与建制供应相结合”的供应体制,是抗美援朝战争转入阵地作战以后,志愿军后勤为满足建立稳定的后方供应和保障部队多方向机动作战的需求而实施的战时后勤体制。所谓  相似文献   

11.
空军后勤应急机动保障力量,通常以紧急机动方式遂行应急机动保障任务。因此,在其力量布势上,应充分体现动中求稳,形散力聚,前后衔接,模块组合的要求。在对其力量的使用上,应实行以战区空军后勤保障体系为依托,整体前出保障与重点专业配置保障相结合,逐级保障与越级直达保障相结合,预先配置保障与应急支援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形成以保障航空兵作战为重点,供、运、修、医配套的综合应急机动保障体系,快速高效地实施应急机动保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空军后勤在人员素质、保障装备和保障体制等方面与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以邓小平注重质量建设思想为指导,加速空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当前,应着重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培养和造就新型后勤人才;二是逐步建立高、中、低档次相结合的后勤保障装备体系,同时增大后勤保障装备的高科技含量;三是积极参与全军后勤保障体制调整改革,同时抓紧空军后勤内部结构的调整改革;四是强化后勤规范化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深化联勤改革研究,必须对联勤的概念进行拓展。除三军后勤联合之外,军地之间、战区之间、后勤与装备部门之间联合组织的共同勤务都属联勤的范畴。一体化联勤构想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一体化的指挥体系,三军保障力量一体,军警后勤一体,军民保障一体,后装一体,战略战役战术后勤一体,部队后勤体制实行战斗化、综合化和模块化。  相似文献   

14.
美军联勤保障历经几十年发展,在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指挥后勤”、“作战与后勤平等”、“后勤供应民间化”等。并将其具体运用于美军后勤建设,在改革其联勤保障体制、调整改组保障部队以及实行军地联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文章分析了美军联勤保障的发展特点,试图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为我军联勤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实行网络型划区供应体制,是我军后勤供应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对于提高我军战斗力,方便部队,减少浪费,提高效益,进一步做好后勤供应和保障工作,不断提高我军后勤的供应能力、快速保障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网络型划区供应体制是在部队指挥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其设计主要是以“地域相近”为依据的。也就是说,不论军兵种和建制是否相同,只要处于同一地域或相近地域就由一个与被供单位既无隶属关系又无指挥关系的专门负责后勤供应和保障的单位(暂称后方供应基地,下同)统  相似文献   

16.
从当前国际形势分析,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的战争准备必须以应付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为重点。军队后勤财务保障工作如何适应这种局部战争的需要?本文在分析未来局部战争的后勤财务保障特点和课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军队后勤财务保障工作的实际提出了许多未来局部战争后勤财务保障的准备措施。认为,要提高未来局部战争后勤财务保障能力,必须挖掘现有财力,建设拳头保障基地;实行统分结合,优化财务保障体制;预设多种方案,增强财务保障应变能力;注重自身建设,提高财务保障技能。  相似文献   

17.
中央军委作出的全军后勤工作在总后勤部统一领导下,按照区域保障和建制保障相结合、统供与专供相结合的方式,以军区为基础组织联勤保障的决定,标志着我军后勤保障体制调整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联勤保障体制的建立,对贯彻时期军事经济战略方针,推动空军后勤财务工作跨世纪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就联勤体制给空军经费供应与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就如何做好联勤体制下空军经费供应和管理工作进行了对策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军后勤战备物资储备体制、规模、布局以及管理方法、手段等越来越不相适应。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把握物资储备的客观规律,实行合理布局、综合配套、统筹安排、军地共储和物资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军队后勤存在着机构重叠设置、设施重复建设、保障交叉迂回等现象,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浪费。文章依照军委关于注重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指导方针,提出了收缩后勤摊子的三种方案。一是打破三军界线,统一收缩。在保障任务分工上,实行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统一保障,专用物资和专用勤务按建制系统保障;在组织体系上,实行联勤机构负责制,凡通用物资和通用勤务一律由联勤机构负责。二是以军兵种内部收缩为主,跨军兵种调整为辅。在现行保障体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保障任务宜统则统,宜代则代,宜分则分。按照新的任务分工,对后勤保障实体进行必要的调整收缩。三是完全在军兵种内部收缩。维持现行后勤保障体制不变,各军兵种根据各自的保障任务确定保障设施的规模。文章作者倾向于第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20.
部分集团军实行军旅营体制后,给部队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研究和探索军旅营体制下部队后勤管理的新路子具有现实意义。一、实行军旅营体制部队后勤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实行军旅营体制是我军编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