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个人来说 ,奖励是不是越多越好 ?对一个单位来说 ,奖励的面是不是越大越好 ?是不是只要“奖”就能起到“励”的作用 ?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实施奖励也要讲艺术。适时奖励 ,倍受鼓舞 ,过时奖励 ,效用贬值 ;该奖的得奖 ,众人受教 ,不该奖的受奖 ,奖为祸端 ;有奖无抑 ,他人不悦 ,只抑不奖 ,信心落地。可见 ,奖励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 ,而是关系到思想工作者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方向性问题。奖要奖在可奖之处。奖励 ,可谓导人之良方 ;但不分青红皂白统而论功 ,得到的结果却会是低效的、无效的 ,甚至是反效的。有的企事业单位 ,出现奖金面前人…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有个被人们称为武装工作“船老大”的县委书记,他就是盐城市射阳县县委书记徐昆荣。1989年,他任县委书记以来,这个县的人武工作三年跨了三大步,1989年被上级评为达标单位,1990年跃为达标先进单位,1991年再次被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不但受到省、市的表彰奖励,去年还被评为全国人武战线十佳新闻人物之一。1989年隆冬的一天,刚任县委书记第二天的徐昆  相似文献   

3.
一个单位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不仅影响到内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影响到每个同志才能的发挥。有的单位领导之间、官兵之间总是疙疙瘩瘩,想不到一起,干不到一块,往往与“好事者”爱传“闲话”、“当事者”听信“小话”有关。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感慨:“苦不怕累不怕,就怕他人传闲话。”不言而  相似文献   

4.
张峰 《政工学刊》2003,(11):42-42
一忌平均摊派。有的单位实施奖励搞平分秋色,结果是差的单位“矮子里选将军”,好的单位“将军里选元帅”。实施奖励搞平均摊派,造成同一类奖励对象之间实际差异过于悬殊,结果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奖励工作的激励效应。 二忌“轮流坐庄”。一些单位为了平衡评选先进时的矛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提升质量工作水平,今年7月份,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了质量否决委员会,并从2006年起,每年划拨10万元专款设立质量奖励基金,专门奖励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奖优罚劣、形成良性循环机制,是昌飞公司质量工作的一贯做法。2004年,公司在质量方面对单位和个人的处罚达6万余元,2005年达3万余元,质量方面的奖励在9万元以上。今年,公司针对直升机正处于由科研向批生产转型时期的新形势,质量工作“严”字当头,不断创新质量管理工作,加大质量奖惩工作力度,确保质量奖惩制度制度化、规范化。新成立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1年5月,一纸调令将在重庆市双桥区人武部任部长的陈长林调到了荣昌县人武部任部长。同样是当部长,可他的许多战友和好友都劝他别到荣昌,他们认为从一个在重庆警备区连续3年是先进的单位调至一个挂了牌落后的单位,开展工作有多么的困难。一时说什么的都有。可陈部长笑了笑,对前来劝阻的亲朋好友用一句话就给打发了:“我吃着党的饭、又拿了党的薪、就要为党的事业干,党让去哪就到哪”。就是抱着对党的这种理想信念,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走马上任了。  相似文献   

7.
"大家知不知道,伍良春播表现好,奖励了200元钱。""不可能吧!这个刺头哪次不给连队捣蛋,他都奖励200元,那我们岂不是该奖励500元了。不可能的!""真的,我不骗你,昨天开大会,连队工会主席宣布的,今天连队公开栏内都公布出来了,昨天广播上里也表扬了呢,要不你们看看去。"  相似文献   

8.
正确把握奖励的“质、量、度”熊启贵奖励是维护纪律的积极手段,其目的在于鼓励先进,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作战、训练和其它各项任务的完成。然而;一些单位由于奖励指导思想的偏差,标准不高,要求不严,作风不实,实施奖励中出现了轻动重“禄”、少功多“禄...  相似文献   

9.
江西铜业公司武山铜矿人武部干事魏先佐,在矿山干了20多年的武装工作,人称“老武装”。他所在的人武部年年被评为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面对领导和同志们的夸奖,老魏总是说:“这里面有她的一半功劳啊!”  相似文献   

10.
上级有了工作部暑,下级抓好落实,这是最明白不过的事了。可为什么各级还是要再三强调“抓落实”?乍想不通,后来仔细一琢磨,这“抓落实”还真有不少学问。有些工作看似落实了,其实是“落而未实”。不信,且看笔者对比一番。 有形的与无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就抓得实些;干了看不见,不干也察觉不出多少差别的工作就抓得虚些。评比的与不评比的:参加评比的工作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不参加评比的就干得慢一些、差一  相似文献   

11.
臧传军 《政工学刊》2003,(10):27-27
后进单位是部队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为何弱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部5个后进基层连队和3个小远散单位进行了调查。一、自卑感和失落感是后进单位前进的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后进单位官兵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态:一怕领导机关总拿老眼光看待他们;二怕其他单位瞧不起他们;三怕自己干工作出力不讨好;四怕在后进单位工作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官兵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离工作岗位。官兵存在的“四怕”心理,导致广大官兵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已经成为他们前进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2.
有些城市“处罚”违规司机 ,是让其去维持交通秩序 ,直到抓住有新的违规者来“替代”他。无独有偶 ,这种“替代”现象 ,在一些部队中也屡见不鲜。比如某个单位出了点问题 ,各级领导就大会讲 ,小会批 ,紧楸住不放。直到别的单位又出了新问题 ,才来接替“问题班” ,进行新一轮的“敲山震虎” ,原来的那个单位才算“问题解决” ,释了重负。一些领导以“讲问题”代替“纠问题”、用“讲新问题”代替解决“老问题” ,作为一种工作方法、乐此不疲 ,笔者以为不可。单位建设中出现矛盾 ,暴露问题 ,是很正常的。出了问题并不怕 ,关键是如何去解决纠正…  相似文献   

13.
“老杆子”在吾班并非最年长,而是因其党龄最长而获此殊誉。大二结束时,本班的九位兄弟全部加入了党组织。有人建议:按大家党龄时间的长短排个行。“老杆子”在新兵就因表现突出入了党,理所当然就成了我们的“老大”。“老杆子”从此便取代了他的名字。“老杆子”平时言语不多,干工作总是默默无闻、拈“重”怕“轻”。在班里,他常常“公差”自己扛。由于平时言语  相似文献   

14.
陈子辉,是广东肇庆市端州区人武部长,一个干了26年的老武装。他为人实,作风实,工作实,凭着一个“实”字使人武部的全面建设一年跃上一个新台阶,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人武部。于是,大伙都称他为“三实部长”。 前年4月,有8名人武干部和1名职工需要交流到地方去,陈子辉不为自己的去留考虑,却为这9名干部职工的安置往返于区委、区政府、公安、劳动、卫生等部门,千方百计帮这9名干  相似文献   

15.
“四块糖果”说的是教育家陶行知在当育才小学校长时发生的一件事。一天,他发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同学,当即予以制止,并令这个学生放学后到办公室来。刚一放学,这位同学就等在办公室门口,陶行知立即掏出一块糖果奖励他按时来到这里;接着又掏出一块糖果,奖励他在不让他打人时能立即住手;第三块糖果则奖励他正直,不让同学欺负女同学,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这时,这位同学哭了,说:“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随即又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奖励他能正确认识错误。  相似文献   

16.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 ,曾经遇到过一些“特殊”战士。如黑龙江籍战士王兵 ,入伍前有劣迹。为逼父母给钱 ,他竟将匕首扎入掌心 ,让滴出的鲜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入伍后 ,他经常私出营门 ,三天两头动拳头 ,人称“刺头兵”。为了“镇住”连队干部 ,他挽起衣袖 ,用烟头将胳膊烫得滋滋冒烟 ,还威胁说 :“在家时父母地都打过 ,今后谁要跟我过不去 ,就别怪我的拳头不给面子”。一天深夜 ,他脱岗跑到山上弹吉它 ,查哨的我在哨位等他回来 ,问他上哪去了 ,他撒谎说 :“肚子‘闹革命’ ,跑到营房外的昼夜餐馆吃面条去了。”我了解情况后 ,再追问他 ,他嘲…  相似文献   

17.
常见的怪现象一次下连队蹲点 ,通信员周到的服务让笔者感到很不舒服。他不仅帮我铺床叠被 ,洗碗刷筷 ,而且连挤牙膏、擦皮鞋、倒洗脚水这些活儿都抢着替我干了。我不让他干 ,他倒说 :“首长您别客气 ,我们都干习惯了。”就这个“习惯”现象 ,笔者在某团几个基层连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许多官兵对此现象真的习以为常了。三连士官刘林谈道 :“在官兵们的眼里 ,通信员、军械员、卫生员就是营、连干部的‘保姆’ ,整天围着领导转 ,从来不用搞训练。”二营卫生员李振东对笔者说 :“平时很少有战士到我这儿拿药 ,他们看病一般都到团卫生队 ,所以…  相似文献   

18.
问:某部士官小李,训练认真刻苦,工作积极努力,多次受到单位的表扬和奖励,当兵第五年又因在施工任务中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不断取得的荣誉使他更加坚定了长期在部队干的念头。正当他的事业上节节进步的时候,从小“青梅竹马”的女友多次致信,要求他“弃戎从商”,帮其父打理生意,不然就“吹灯拔蜡”。女友的想法和自己意愿之间的矛盾使他陷入了两难境地,工作热情受到打击。由于选择的不同,女友离开了他。请问他失恋后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荒谬的“白吃”论王洪亮,孙景平某战士的日常消费令人吃惊:几十元的津贴费不几天便所剩无几,家里每月给他寄的100元钱到月底也都花个精光。他抽好烟、喝好酒,进游乐场玩高档无所不干。连队干部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他就用“白吃”论极力辩解:我一没偷、二没抢、三没...  相似文献   

20.
儿童误踩入井中,摸井位,插上标记。这时,他又听说有一条管线需要疏通,只有他才行的时候,便打开井盖,只身钻进管里作业。水,从口围外漫进,迅速冲进井底,把姜殿军堵在里面,险些丧命……就这样一个顶呱呱的好民兵,找对象却成了老大难,原因是姑娘们都嫌他干道路工,劝他改个工种。可姜殿军说:“假如我不干,总是有人要干道路工。”姜殿军却咬死了理儿不答应。后来,民兵连里的几个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