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名刊速览     
《现代舰船》2011,(2):4
《海上力量》2010年第12期水面作战情报部门估计现在全世界有10万枚反舰巡航导弹,而号称能在超远距离外打击海上舰艇的弹道导弹也即将出现。这一切已成为威胁美国海军世界海洋主宰地位的心头大患。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拉夫  相似文献   

2.
资讯     
《军事文摘》2023,(11):4-5
<正>印海军计划采购俄制和美制反舰巡航导弹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4月26日报道,印度海军计划为水面舰艇和潜艇采购20余枚俄制俱乐部反舰巡航导弹,以及数量未知的美制鱼叉反舰巡航导弹。俄制俱乐部导弹是口径巡航导弹的出口版,该型导弹广泛装备于印度海军水面舰艇、潜艇,是印度海军十分熟悉且认可度很高的武器装备。美制鱼叉反舰巡航导弹将用于装备P-8I海王星反潜巡逻机,采购协议已获得美国务院批准的导弹出口许可。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达黑格伦分部为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开发出一种在防御高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S)方面非常有效的技术。此技术使用了一种新的杀伤机理,利用一堵水墙,为舰船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普遍适用的末端防御。水障或水墙由多枚水下炸药在浅水处爆炸产生,用来保护舰艇免遭掠海导弹的攻击。这种末端防御被用来减低或阻止在近距离范围内飞来的导弹碎片和弹头破块对己舰的严重毁伤;而且,对穿入内防御层的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水障将破坏其引信和弹体结构。这篇论文论述了舰艇末端防御的水障概念和破坏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的水墙的构成。实地试验证明了此概念的有效性。最后,本论文用1997年实地试验的结果证实了水障对战术导弹弹头和结构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反舰巡航导弹对水而舰艇的攻击弹道是紧贴海面的水平弹道,而弹道导弹的弹道则是垂直面内的抛物线,重返大气层的弹头呼啸着从天而降,对水面战舰构成了致命威胁,那么弹道导弹是否真的能够攻击水面舰艇?其中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让我们作以下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过去几年间,公众的注意力己集中于苏联SS—20导弹对西欧的威胁方面。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另一种较少为人知道的导弹,同样严重地威胁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安全,它就是反舰巡航导弹。几乎在苏联海军的所有重要的空中、水面和水下的作战单位都装备有这种反舰巡航导弹。本文介绍反舰巡航导弹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大西洋作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1967年以来,反舰巡航导弹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胜利。由此,美国海军把强发射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根据它的确切定义,强发射是攻击性的。一旦反舰导弹被发射并已瞄准目标,则需要有效的防御系统来对付它。海军认为:如果执行强发射任务,必须向它的舰艇提供点防御系统。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军》2003,(6):18-18
据悉,美国海军谍报机关在夏威夷、基韦斯特和圣地亚哥的秘密基地训练了大约240只海豚,这些海豚在一些水下侦察活动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1991年海湾战争中,海豚在波斯湾水下为美国海军侦察伊拉克施放的水雷位置已大显身手。据说5头训练有素的海豚,至少有3次使锚泊和游弋于波斯湾海域的美军舰艇免触水雷。其中,有两只海豚发现了一群水雷,而美国的一艘驱逐舰正向该海区驶来,海豚冒着被撞死的危险,在战舰对面跃出水面发出警报,使美舰在千钧一发之际避开了水雷。 近年来,美海军还对海豚进行携载弹、雷试验。同时,又着手试验一种“自杀”的海豚敢死队员。即由海豚拖带一种触发水  相似文献   

8.
1991年2月18日,海湾战争正在紧张进行之际,波斯湾北部水域不到3小时之内接连传来了3声巨响,使运载着反水雷直升机、正在指挥着美、英联合反水雷部队的18,000吨的美国两栖攻击舰「特里波利」(Tripoli)号和9,600吨的「宙斯盾」(Aegis)巡洋舰「普林斯顿」(Prinston)号,先后触雷遭重创,退出了战斗。这是美国海军在海湾战争中遭受的重大损失。从而再次说明,反  相似文献   

9.
近期,阿联酋海军已经正式计划建造“拜努纳”(Baynunah)级多用途导弹轻护卫舰,该舰由法国诺曼底造船公司(CM N)设计,并采用众多先进设计和融入众多前沿技术,如使用喷水推进方式和采用综合超强隐形设计等。其作战性能非常完善,巡逻、反舰、防空和水雷战样样俱全,还备有一架舰载中型直升飞机。阿联酋海军目前拥有一些中、小型水面舰艇,濒临波斯湾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发展如“拜努纳”轻护卫舰大小的舰艇。阿联酋海军“拜努纳”级建成后,将成为整个中东地区最先进的导弹轻护卫舰,就连以色列“埃拉特”级多任务轻护卫舰也略感逊色。“拜努纳”…  相似文献   

10.
尽管近年来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来说,台海方向仍是其关注的主要方向,但基于保卫中国海上权益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因而不断加强南海方向的军力建设。过去十年,中国大幅提升水面舰艇的作战能力,同时增加了现代化驱逐舰和护卫舰在海军舰艇中的比重。中国现代化舰艇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雷达和通信系统性能也在不断改进,防空系统更加先进,所携带的反舰巡航导弹的射程和精度也有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反舰巡航导弹的快速发展和增加,海军假目标系统面临着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3月7日,伊朗国防部长艾哈迈德·瓦希迪为一条新型导弹生产线揭幕,该生产线可以批量生产由伊朗自行研制的“胜利-1”(Nasr-1)中短程反舰导弹。紧接着,3月9日,在波斯湾某海域,伊朗海军“贾马兰”号多用途驱逐舰试射了一枚“努尔”(Noor)新型远程反舰巡航导弹,导弹成功击中100千米以外的打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孔雀石”反舰巡航导弹前面我们提到了用于搭载“紫晶石”反舰巡航导弹的670型(C I级)核潜艇。由于不满足于“紫晶石”的性能,苏联决定继续研制性能更先进的反舰巡航导弹。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正式确定了新型导弹的开发目标,用于搭载该型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670M(CⅡ级)的设计工作也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14.
松柏 《当代海军》2004,(4):40-43
舰艇的空中威胁主要是来袭的飞机和各种反舰导弹,但从当前反舰武器的发展来看,随着各种反舰导弹,特别是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的进步,其对舰艇的威胁程度日渐增大,已逐步成为舰艇的主要空中威胁。  相似文献   

15.
晓强 《现代舰船》2012,(7):61-63
"基隆"级导弹驱逐舰是台湾于本世纪初期向美国海军购买的"基德"级导弹驱逐舰,主要用于执行舰队防空任务。经过美国海军服役改装及"新威胁提升"计划后,"基德"级舰具备了强大的防空、反舰、反潜及战场管理能力,可担任由不同作战舰艇混编的编队旗舰,亦可在岸基防空制海兵力所涵盖的海域外,执行外线机动作战任务。加入台湾海军后,"基隆"级舰主要担任重要海域侦巡任务,并扩大监侦范围,增加了台湾军方预警反应时间,是台湾海军扼守重要海域阻敌进犯,与陆基作战中心进行联合制空、制海作战的海上尖兵。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3,(4):28-31
美国研制的一种多用途巡航导弹。武器编号BGM—109,现有核对地攻击型(BGM—109A)、常规对地攻击型(BGM—109GD)和反舰型(BGM—109B)等三种型号,都属于舰艇发射的巡航导弹。  相似文献   

17.
“弗吉尼亚”级是美国海军为应对冷战后威胁而专门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能够执行广泛的、全新的近海作战任务,具有强大的反潜、反舰、远程侦察、执行特种作战以及利用新型“战斧”巡航导弹精确打击陆上目标的能力。与那些在深海大洋等待与敌方战舰决斗的“前辈”们相比,采用自动导航控制设备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近海作战能力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先进探测技术的发展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水面舰艇的生存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为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力和战斗力,各国纷纷投入巨资,开发研制出一批形态各异、性能卓越的隐形水面舰艇。虽然目前这些隐形水面舰艇大多处于实验阶段,但它们在未来的海战中将如幽灵般出没在浩淼的大海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开路先锋:美国“海影”号隐形试验舰 1983年,媒体首次报道美国海军正在研制“海影”号隐形试验舰。之后,“海影”杳无音信。事隔10年,当人们几乎完全将它忘却的时候,“海影”又突然出现,分别在1993年4月、8月、10月  相似文献   

19.
美国海军应对冷战后威胁的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是美国海军为应对冷战后威胁而专门建造的攻击型核潜艇,能够执行广泛的、全新的近海作战任务,具有强大的反潜、反舰、远程侦察、执行特种作战以及利用新型"战斧"巡航导弹精确打击陆上目标的能力。与那些在深海大洋等待与敌方战舰决斗的"前辈"们相比,采用自动导航控制设备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近海作战能力尤其突出。"弗吉尼亚"级潜艇技术方面的重大飞跃之一就是加大了自控设备的应用。在潜艇控制室内,这一点能够很清晰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安国寺 《当代海军》2004,(12):66-68
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海军发表了其下一代新型驱逐舰的资料,他就是DD-21对陆攻击驱逐舰。此舰装备了两门155mm舰炮,以单装形式布置于舰桥前后,并且装用了“垂直发射舰炮”数门。在海湾战争以及南斯拉夫战役中,美海军舰艇发射了大量的巡航导弹来攻击地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