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县(市)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前,主要经费来源靠地方政府供给,开支审计也由地方部门实施。归建后,人武部经费供给渠道有所改变:一是上级军事机关按预算正常下拨;二是当地政府拨给的职工工资、营房维修费、国防教育费、征兵经费、民兵军事训练误工费等。根据县(市)人武部归建两年来的情况看,上级军事机关在对县级人武部的经费管理上,仍重在军队预算内拨款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 史时期,加强 国防后备力量 建设,关键是 要按照党中 央、国务院、中 央军委的一系 列指示精神, 坚持从严治军 原则,把国防 后备力量的一线指挥部——县(市、区)人武部——建设成为合格的军事指挥机关。 首先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条令条例.实行正规化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规化就是条令化。人武部实行正规化管理,关键是要贯彻落实军队条令条例。其重点是抓好“四个结合”:一是管人与治心相结  相似文献   

3.
县(市、区)人武部自归建以来,职工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一是福利待遇。军队明文规定的政策职工却不能享受,地方的有关政策在人武部又落实不了,如地方政府制定的医疗政策、养老保障制度、地方保留性津贴没有完全享受。二是人武部职工在机关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再好,一辈子都是个工人,进出交流渠道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不顺畅,致使一些收归的年轻人产生厌倦情绪,只要不犯大错误,在人武部工作就那么个样。三是由于县级人武部现有住房已被未收归人员及部分收归人员(大多数已转业)购买,根据中央文件关于“人武部干部住房由当地人  相似文献   

4.
1.理顺与县级人武部的关系。县级人武部是机构单设的地方军事领导和指挥机关,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基层人武部对县级人武部布置的工作应不折不扣、不讲价钱地完  相似文献   

5.
彭世敏  祁加树 《国防》2014,(7):52-54
正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强调,"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军队要像个军队的样子"。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依法从严治军在建设强大军队中的基础地位和基石作用。人武部既是地方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军事部和政府兵役机关,也是人民群众观察了解军队的重要"窗口",贯彻习主席"强军之基"重要思想搞好日常管理,必须结合实际,针对问题研究对策、拿出措施。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孝感军分区按照军队条令条例,抓好县(市、区)人武部正规化建设。日前他们在大悟县召开了县级人武部正规化建设经验交流和现场观摩会。 针对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人武部和人武干部趋向“地方化”等问题,为了使人武部建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孝感军分区党委及时调整了工作的重点,从建立、完善和落实战备、训练、工作、生活四个秩序入手,着力抓好人武部正规  相似文献   

7.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目前在住房制度改革中,人武部房改是执行军队的房改政策,还是执行地方的房改政策,对此大家众说不一。有的说:人武部已改归地方建制,人、财、权都属于地方管理,人武部住房理应执行地方的房改政策,实行商品房出租买卖;有的则认为:人武部虽改归地方建制,但仍是一个军事机关,一切建筑设施、场地仍是国家军产,人武部房改应该执行军队的房改政策,不能作为商品房出租买卖。如果执行军队的房改政策,军队补助个人的房屋补贴费,应由那级军事机关负责。如果执行地方的房改政策,  相似文献   

8.
人武部收归军队建制后,现役军人住院医疗,由原来的地方公费医疗转为军队体系医院免费治疗。作为边远山区县级人武部来说,要到军队体系医院治疗,确实困难重重。笔者就此谈点看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病员输送难。边远山区人武部一般山高路远,编配车辆又少,到军队体系医院就医不但用车不方便,车辆消耗费用更是  相似文献   

9.
邓华 《国防》2006,(7):66-66
人武部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解放军的“窗口”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桥梁”。人武部的职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武干部必须强化“六个意识”。(一)强化军人意识。人武部虽然接受双重领导,担负双重工作任务,但它毕竟是军队编制内的一个团级军事机关,干部都是现役军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驻军的地区,人武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队形象,人武干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因此,每一名人武干部都要有很强的军人意识,牢记我军的性质、宗…  相似文献   

10.
县级人武部移交军队建制后,与上级军事机关在编制体制上理顺了关系。然而,占人武部半数以上的职工的管理体制却存在着顺中不顺的问题,亟待进一步理顺。 一、职工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1.
一、人武部职工编制存在的问题 人武部收归建制后,形成了“一部两制”的编制:即在同一个军事机关工作,干部享受军官待遇,纳入部队的编制序列;职工享受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纳入地方政府编制序列。经费保障上干部由军队负责保障,职工由地方财政保障。这一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工资待遇影响职工队伍稳定。资阳市人武部干部月均工资是职工的2.5  相似文献   

12.
县级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以后,有一些人把中央关于“人武部干部由地方、军队共同管理,以地方为主”这一具体问题的具体规定,理解为民兵、预备役建设及人民武装工作系统内部的关系都以地方为主,以军队为辅。这显然是对双重领导制度的曲解,如不及时澄清和统一,必将在思想上和工作上造成更大的混乱。一、在领导观念上,应是双重领导并重,而不是“以地方领导为主,军队领导为辅”。有的同志看到人武部建制改变了,干部管理以地方为主了,于是便认为在领导关系上,应“以地方领导为主,军队领导为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中央文件说得很清楚: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其性质和工作任务不变,实行地方和军队双重领导。这就明确了地方和军事部门在领导人武部中的地位和作用,两者之间是一个并重的关系,只是各自  相似文献   

13.
县(市)人武部的建设现在是有喜有忧。前段时间报纸杂志宣传改归地方建制的好处,算是喜。我这里谈点忧——不是提倡既报喜也报忧吗? 领导关系上的脱节现象是县级人武部之大忧。县级人武部移交地方后,人武系统的领导关系在原先一个断层(县级人武部与乡级人武部)之上又增添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4.
史学群  刘锡显 《国防》2002,(12):53-54
《国防教育法》明确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这些规定,不仅从法律上明确了军事机关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要求各级军事机关把支持地方开展国防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武部作为当地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既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又是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在全民国防教育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组织开展当地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因此,人武部不但要抓好所属人员的国防教育,而且要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军事部的职能作用,积极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5.
张英奎 《国防》2016,(10):42-44
伴随国防和军队"深改"的铿锵步伐,县级人武部(简称人武部)作为地方贯彻落实国防动员"六个战略定位"的一线参谋部和省军区系统"五部职能"的一线指挥部,必须着眼国家安全发展战略全局、围绕强军目标要求找差距、拿对策,抓重点、带全局,把各项改革和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提到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南振明 《国防》2007,(3):52-52
人武部既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又是政府的兵役机关;既是人民军队的组成部分,从事的又是地方武装工作.加强人武部建设,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人武部既属军队建制,又是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人武部领导积极参加地方的各项活动是理所应当的,有些工作我们还要打头阵,当排头兵。但目前有一种现象,就是本不该人武部领导参加的  相似文献   

18.
白君 《华北民兵》2003,(5):30-30
县、市(区)人武部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必须接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这是我军的传统,更是一个原则。实际工作中。人武部自觉接受上级军事机关领导的意识比较强,在接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问题上,有些同志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的认为人武部与地方党委、政府是平级,主官都是正县、团级,不情愿接受领导;有的认为人事权、指挥权在军队,不必要接受领导;有的认为人武部以军事工作为中心。地方以经济工作为中心,不需要接受领导;还有的认为党管武装就是给钱、给物,其他工作不可能接受领导,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重领导制度的真正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洪青海 《国防》2008,(9):40-40
人武部作为当地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既是同级党委的军事部,又是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兵役机关。国防教育中,充分发挥人武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可有效促进国防教育的开展。在党委议军会上,人武部应主动汇报国防教育的计划和方案,切实把国防教育纳入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20.
人武干部从事的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绝大部分时间要与地方打交道,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比较多,在管理上难以实施集中统一的管理,从而容易形成自由散漫的作风。人武部所处的环境也有其特殊性,是县(市)里的最高军事机关,大部分武装机关离上级军事机关比较远,容易产生地位上的优越感和“山高皇帝远”的错误观念,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