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疫情给官兵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引起了不良心理反应,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健康的心态是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为此,要积极做好心理调适与防护,打赢心理战"疫"。一、面对疫情官兵容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疫情发生后,官兵容易出现以下不良心理,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一是滋生离我很远的麻痹心理。  相似文献   

2.
边防部队承担着复杂而危险的缉捕任务,战斗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如何开展心理行为训练,以提高边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边防部队的工作实际和有关心理学、行为学的知识,对边防官兵心理行为训练及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边防官兵的心理行为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达到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青年官兵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内因是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关键在青年官兵自己。青年官兵只有不断提高心理自我维护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的不断深入,部队军事训练越来越贴近实战,“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训练越来越多,对官兵生理心理提出了很高要求。面对这种近乎极限的挑战,官兵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将直接影响训练质量甚至诱发训练事故。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部官兵进行比较性心理测试发现,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一些官兵存在紧张、恐惧、焦虑和偏执等不良心理现象。这些不良心理若缺乏正确的疏导,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素质是官兵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是官兵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心理服务关乎官兵个人成长幸福、关乎部队安全稳定、关乎军队战斗力生成。当前正处于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期,官兵工作训练压力不断加大,不良心理引发安全事故风险增大。从目标内容、方法途径、形式手段、互动模式、效果反馈全过程入手,探索加快完善基层心理服务体系的方法路子,对保持官兵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部队训练工作已全面展开,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压力也随之增大,个别官兵易产生紧张、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进而出现行为偏激,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在积极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必须及时有效地开展好心理疏导工作。心理测试是开展心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把握住心理测试这一环节,心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远洋护航官兵心理干预对军队心理服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护航编队团结和谐,士气高昂,官兵总体心理状态良好.在护航过程中,针对官兵的不良心理状态,总部、海军和编队充分发挥护航行动的政治优势,借助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心理干预,对官兵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护航心理工作的实践启示我们:军队心理工作必须紧贴使命任务,实现服务官兵与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机统一;正确的价值观是官兵心理健康的思想制高点;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团结和谐的内部关系是保持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和条件;专业化的心理服务是防范异常心理现象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大 力开展心理教育 ,加强心理疏导和行为引导 ,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提高自强自立的能力 ,是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调查发现 ,官兵不健康心理有 10种表现 :抑郁心理、偏执心理、强迫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人际障碍、异常性心理、恐怖心理、冲动心理、躯体性症状。经过对 42 0名官兵的问卷、自述调查 ,中度症状指数占 7.3% ,在抑郁、焦虑、人际障碍、躯体性症状等不良心理上表现尤为突出。矫正不健康心理 ,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选配心理咨询骨干。聘请心理学专家进行系统培训、集中授课…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中,一些官兵对婚恋还存在着控制、自恋和盲目等心理误区,如果不及时克服这种心理,是难以收获真正的爱情的。因此,婚恋应努力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各种思潮的不断冲击,青年官兵产生不良心理、患心理疾病或障碍的数量逐年增多。近期部队发生的多起刑事案件,大多与行为人的不良心理有着直接关系。新形势下,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和实践部队预防犯罪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官兵心理素质据心理学家统计,人群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年龄段、部分人甚至一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或不良行为。当前,官兵心理问题的增多给预防犯罪增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仍存在着对心理教育疏导工作意义认…  相似文献   

12.
张翔 《政工学刊》2010,(5):70-71
军人心理咨询是培养官兵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有效载体,对于拓宽经常性思想工作渠道、培养"四有"革命军人、维护安全稳定和加强部队全面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如何为军人提供心理服务,以增强心理素质、调节心理平衡、消除不良心理、维护心理健康,是部队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笔者从某部获悉,他们通过心理测试为每名官兵建立了心理档案。悄然而来的心理测试和心理档案,激起了官兵心理健康维护工作的阵阵涟漪,更科学、更人性化的管理教育模式正在改变着官兵的寻常生活。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官兵信息化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训练和疏导应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保证战争胜利不竭之源;贴近实战强化心理训练,锤炼过硬心理素质;及时开展战时心理疏导,消除不良心理隐患;大力营造奋勇争先氛围,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后部队官兵情绪上易出现焦虑、愤怒、抑郁、孤立、麻木感等;认知上易出现记忆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做不到不想灾害事件、责难等;行为上易出现交流困难、好发火、性生活改变、常哭泣、饮酒、吸烟、对人不信任等负性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官兵对地震知识不够了解、防护自救知识匮乏、各种传言比较多,加之媒体长时间地深度报道,使大家对震后的惨状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为此,应采取培养官兵坚定正确的政治心理品质,加强防震自救知识的学习教育,增强官兵的心理适应能力,锤炼官兵持久的心理耐力,锻造官兵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强化官兵的战斗集体心理品质等方法,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官兵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为及时消除震灾后官兵的负性心理,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奠定健康向上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提升团队凝聚力,是完成以执勤、处突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的保障。目前,我军的团体心理训练尚处于起步阶段,武警部队的团体心理训练还是空白。依据武警部队基层官兵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部队对基层官兵心理素质要求来制定武警部队基层团体心理训练内容,可以有效地帮助基层官兵提高心理素质,满足工作任务的需要。团体训练以体验为主线,贯穿了多项心理训练方法和技巧,辅导者可以根据基层官兵的心理状态及遇到的实际问题,有选择地实施训练内容,以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军人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和不良表现,使其在实践中应对危机的应用技巧,对于官兵改变认知、建立自信、调节自我、提高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日常表现是判断基层官兵是否存在压抑心理的“晴雨表”,官兵的心理变化会不同程度地通过行为方式、面目表情、情绪起落等途径表现出来。只有正确认识这些表现,才能够选准工作对象。一般来说,基层官兵的压抑心理有以下六种表现形式:(一)闷。  相似文献   

19.
部队心理工作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当前应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即:维护部队安全稳定与提高战斗力的关系,对个别人眼前问题负责与对全部官兵长远发展负责的关系,治疗官兵心理疾患与增强官兵心理“免疫力”的关系,单项工作与综合展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接受心理是青年官兵对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欲意接纳的心理趋向,是达到“入乎耳”、“著乎心”的必经阶段,要提高青年官兵思想教育的效果,必须认真研究青年官兵的接受心理。从青年官兵的接受心理入手,分析接受心理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功能。一方面提出了“真理接受是前提,认同接受是关键,情感接受是桥梁,人格接受是保障,环境接受是土壤”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探讨了搞好青年官兵思想教育必须坚持同频共振,增强教育相容力;借助情感载体,增强教育感染力;坚持需求牵引,增强教育自发力;展现人格形象,增强教育影响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