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士波  勇涛 《国防》2012,(4):24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国防动员府负的反恐维稳和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加重,迫切需要努力提高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要建立应急动员领导指挥体系.构建高效顺畅的应急动员军地联合指挥体系,是提高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唐春森 《国防》2010,(9):38-39
近年来,国防动员系统在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受了实际锻炼,但在体制机制、力量建设、保障方法等方面也存在与遂行应急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袁恺君  王佑文 《国防》2012,(3):23-24
面对我国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日益繁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建立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省军区系统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根据近年来国防动员应急救援队伍参加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实践,我们认为,加强国防动员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应重点把握好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频繁,国防动员系统被历史地赋予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新职能使命.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抓住重点、夯实基础,努力推进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应急能力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作为国防动员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经济动员,其应急能力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客观基础。文章依托系统理论,界定了经济动员应急能力的内涵及结构,提出了一基两保三力的应急模式,力图为经济动员应急准备及能力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6.
杨光跃 《国防》2012,(1):27-29
加强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锤炼国防动员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舞台,更是国防动员系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时期国防动员的职能使命,着眼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应战功能建设的同时,切实增强其应急功能,推动应战应急功能建设一体化,努力提高国防动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蔡斌  丁舸 《国防》2007,(9):14-15
加强国防动员训练演练,是推进动员潜力向现实应急应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作战对社会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实质性动员准备的逐步深化,加强国防动员系统的训练演练,实现组织指挥顺畅、潜力转化快速,已成为应急应战准备对当前国防动员工作提出的现实而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齐 《国防》2008,(7):24-25
国防动员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部署,也是增强应对未来战争和突发事件能力,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有效应对国家可能面临的多种安全威胁,下大力整合现有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体系,形成军民融合、"双应"(应急、应战)一体、权威高效、运转顺畅的新型国防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9.
冉亚权  范胜龙 《国防》2010,(11):29-30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要始终扭住核心军事能力不放松,统筹抓好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国防动员担负着“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多样化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努力适应国防动员职能使命拓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杨永海 《国防》2006,(1):28-30
未来应急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由于应急作战目的特定、行动突然、力量联合、攻防一体,对应急国防动员组织指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员对象多元,组织指挥更加复杂;动员突然快速,组织指挥要求更加高效;动员支前与防卫作战一体,指挥机构生存更加困难。因此,未来应急作战中,要把雄厚的战争潜力快速转化为作战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权威、高效、顺畅的指挥体制是关键。下面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就建立应急国防动员指挥体制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应急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可能编成应急作战国防动员指挥,必须贯彻“集中统一,权威高效,反应…  相似文献   

11.
刘道向 《国防》2013,(3):53-53
提高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必须对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结构进行分解细化,找准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基本着力点。(一)系统可靠的应急动员能力。①完善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构,形成军地联合、上下衔接的应急动员指挥体系,是初始动员响应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构建精准的应急力量投送机制和以预备役部队自身保障为基础、以政府对口保障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8月23日,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暨军地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建设交流观摩活动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就军区国防动员"十二五"规划作了说明,重点围绕应急力量建设听取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验介绍,观摩了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军地应急联合指挥平台、应急保障力量及部分装备器材展示,观看了各单位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录像。同时,还观看了华北人防"十一五"建设纪实录  相似文献   

13.
"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是当前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建设的一个新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动员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信息化战争和我国所面临的多种安全威胁,决定了加强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力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是国防后备力最贯彻落实党中央、胡主席决策指示,确保有效履行"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新职能使命的重大举措.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扭住"学好理论、编好队伍、抓好训练、建好机制"四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国防后备力量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几次大规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国防动员系统发挥机构健全、组织严密、战备落实、训练有素、反应快速的特殊优势,为夺取历次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实践中也暴露出国防动员建设的思路还不适应多种安全威胁日益突出的需要、动员准备还不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繁重的需要、动员能力还不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频繁的需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汪政平  曾照平 《国防》2010,(11):30-30
为适应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增多的新形势需要,国防动员系统应在加强核心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同时,注重在提高应急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水平、打牢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能力基础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7.
邢建华 《国防》2008,(12):47-48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指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其他相关准备。"国防动员建设历经多次调整改革,取得很大成效,但与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尤其在后备力量队伍建设、组织指挥、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智 《国防》2006,(7):43-44
国防动员训练,是指国防动员机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等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所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活动。加强国防动员训练,切实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使战争潜力有效地转化为战争实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国防动员训练的新模式,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一、紧贴形势与任务需要,确立“训用一致”的训练内容体系国防动员训练,必须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总体要求,针对国防动员力量可能担负的应急救援、城市防空、维稳保交、支前…  相似文献   

19.
车瑞金 《国防》2008,(12):48-49
战时应战是国防动员建设的根本,平时应急是国防动员功能的拓展.构建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功能建设,切实发挥好国防动员在应对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重大疫情和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笔者认为,构建国防动员应急管理体系应从六个方面抓起.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非战争安全领域面临的恐怖活动、暴乱骚乱、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等威胁凸显,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省军区系统作为应急动员建设的主导力量和连接军地双方的桥梁纽带,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是职责所系、优势所在、建设所需,必须密切关注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努力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