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志祥 《国防》2011,(10):61-62
全面推行征接兵方式改革以来,新兵质量由兵役机关负全责,部队不参与征兵过程,这一举措既节约了接兵成本、减轻了部队负担,又明确了兵役机关责任、提高了征兵工作效率,受到普遍好评。但部队与兵役机关在不合格新兵退兵工作中时有龃龉,"退兵难"问题凸显。退兵工作涉及军地多个部门和青年本人及家庭,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组织实施复杂。军地各级必须充分认清不合格新兵留营对部队建设带来的危害,认清退回合格兵对挫伤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的不利影响,本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积极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傅建伟  宋晓军  余小军 《国防》2014,(12):73-74
征兵难、退兵难是兵役工作近年来遇到的新问题。由于适龄青年供给总量减少,部分地区为完成征兵任务适当放宽了标准,导致退兵问题频发。为此,要加大兵役法规执行力度,奖优罚劣,严进严出;要加大国防教育和落实优抚政策力度,提高征兵吸引力;要强化兵役机构职能、创新征兵方式方法,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对征兵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六枝特区人武部近几年来针对征兵工作上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出了一套解决的办法。几年实现了市政府、军分区提出的无政治责任退兵,无体检质量退兵,杜绝其他原因退兵的目标,他们的做法是: 一、重教育宣传,提高适龄青年当兵尽义务的认识,增强服役的自觉性。针对“当兵冷”的情况,他们开展了以(国防法),(兵役法)、(征兵工作条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在教  相似文献   

4.
邵广仁 《国防》2014,(6):55-56
正随着新修订的《兵役法》颁布施行,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抚政策,广大适龄青年参军热情提高,"当兵冷、征兵难"问题得到缓解,但同时出现了退兵数量增多的现象。如何看待并解决退兵问题?本文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5.
吕晓波 《国防》2011,(2):68
近年来,广东省丰顺县以对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多管齐下确保廉洁征兵,取得了无责任退兵之效。其基本做法:一是加强征兵政策法规宣传。在广播电视台开设征兵专栏、出动宣传车巡回宣讲,广泛宣传征兵政策、法规、程序、纪律,方便适龄青年报名应征,  相似文献   

6.
赵耀  赵斌 《华北民兵》2013,(8):18-19
2000年以来,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人武部紧贴国防动员使命任务,紧贴适龄青年的思想实际,紧贴驻地建设实际,从完善制度机制、发动群众参与、开展特色活动3个环节入手,狠抓征兵宣传鼓动,有效调动了广大适龄青年参军卫国的热情,先后为部队输送2000余名优质兵员,连续37年无退兵,多次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内蒙古军区表彰为"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全面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余远友 《国防》2014,(1):47-49
正根据《征兵工作条例》,新兵到达部队后经复查不符合规定条件,不宜在部队服现役的,作退兵处理。随着形势任务发展,退兵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逐渐累积,"退兵难"已成为困扰征接双方的顽症,引起高度关注,各级对改进现行退兵政策制度愿望非常强烈,研究完善退兵机制制度是推进征兵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现实所需。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分宜县各级坚持做到“一季征兵三季准备,一人入伍严把七关”,先后为部队输送兵员上万名,实现连续40年无退兵。近日,江西省征兵办公室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做法。一季征兵三季准备。针对适龄青年就业形式多样化、择业观念多元化和外出务工经商、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等情况,他们不断  相似文献   

9.
张火强  邱建平 《国防》2001,(5):49-49
广东省东莞市,世人誉之为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成长起来的经济"小龙".该市党政军民在致富的同时,始终把国家的安危挂在心上.当一些富裕地区不同程度面临"征兵难"的时候,该市连续多年出现"参军热",每年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率达99%以上,新兵质量年年有提高,连续6年无退兵,被广东省评为"征兵全优单位",连续4届被国家和广东省评为"双拥模范城",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四连冠"地级城市.有人问:该市为啥"参(拥)军热"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防教育抓得深入扎实.  相似文献   

10.
杜华 《国防》2008,(10)
征兵宣传是征兵工作的先行环节,它不仅关系着年度征兵工作质量,也关系着适龄青年和家长能否及时获取征兵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做好基层征兵工作,是巩固和加强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基础,意义重大而深远。由于近几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军事格局的发展变化,给基层征兵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工作在基层,就目前征兵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一些肤浅看法,仅供参考。征兵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1、报名参军的适龄青年减少。据调查1996年征兵时四川省泸县立石镇青年有520人,而2003年时只有398人。减少23%,减少的原因是独生子女进入征集范围,适龄青年数量减少;另一个原因是适龄青年考入高中、高中毕业生考入大、中专学校的比例较大,据全县统计,占毕业生总数的76%;第三个原因是外出务工的青年多,全县外出务工青年占适龄青年总数的60%以上,在家的适龄青年较少,在几千里  相似文献   

12.
“早计划、重宣传,严把关”,这是连续几年无责任退兵的重庆永川市人武部在征兵工作中摸索出的一条成功经验。 早计划,早确定预征对象。年初,根据上年的任务数,给基层武装部下达预征对象指标。二季度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武装部适龄青年进行摸底、排队。三季度各基层武装部会同有关单位对适龄青年进行初审,达到底数清、情况明。  相似文献   

13.
杜华 《国防》2008,(10):71-72
征兵宣传是征兵工作的先行环节,它不仅关系着年度征兵工作质量,也关系着适龄青年和家长能否及时获取征兵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激发适龄青年应征报名的积极性。当前,地方企事业单位对优秀人才争夺日益激烈,而我国战略利益拓展和我军"两个跨越"战略目标的提出,使我军对优秀兵员的需求不断加大。面对人才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征兵宣传力度,创新方法手段,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从军报国。近几年,各级兵役机构在地方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14.
韩少成  冯时 《国防》2012,(11):63
征兵工作是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适龄青年数量逐年减少、高校不断扩招和地方企业用工量增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征兵难"的问题日益凸显,给我们开展兵员征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平时征兵准备工作是否扎实有效,直接关系到征兵工作的质量.必须充分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主动作为,从扎实做好平时征兵准备人手,推进征兵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以国防教育为抓手,夯实平时征兵准备的社会基础.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既是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的思想基础,也是做好征兵工作的社会基础.目前,全民国防意识逐渐淡化,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征兵工作的瓶颈问题,加强国防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出现"当兵冷、征兵难"的问题,今年桂林市叠彩区加大征兵宣传发动力度,积极营造当兵光荣的氛围,促成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局面。其基本做法有三:一是开通热线电话,及时解答各方咨询;二是利用网站、广播、传单、横幅、标语、橱窗、展板等广泛宣传兵役法规政策;三是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社区(村委)作用,走家入户向在乡适龄青年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宣传发动,依托电话、网络、短信、QQ等对在外适龄青年传递征兵信息,确保征兵宣传教育不漏一名适龄青年。  相似文献   

16.
进入兵役登记阶段以来,湖北省当阳市兵役机关和宣传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征兵宣传工作力度,极大地激发了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献身国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阳市兵员历来比较充足,但近年来由于适龄青年外出务工多、流动性大、难召回等原因,兵员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征集难”的问题开始凸现。如何激发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市征兵办公室迎难而上,认真研究新问题,寻求征兵宣传发  相似文献   

17.
汪金玉 《国防》2011,(3):41-42
我国征兵形势历来很好,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普遍较高。改革开放初期,虽然在沿海部分地区曾出现过局部、短时的征兵"降温",但全国总体情况是好的。湖北属于经济欠发达中部地区,适龄青年参军积极性一直比较高。但去年,首次出现大幅度、全域性"降温"。对此,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高度重视,就征兵"降温"问题认真组织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今年征兵工作启动早、变化大、标准高的特点,山东省日照军分区认真贯彻落实"一季征兵、全年准备"和"节点提前、工作提速、标准提高"的要求,坚持把兵役登记与国防教育、征兵宣传有机结合.通过通报进展、帮抓调研和检查督导,加强对兵役登记工作的动态管控,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抓好适龄青年兵役登记.通过扩大范围、加大力度、突出重点等方法,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确保每名适龄青年和家长都了解征兵相关政策,充分调动适龄青年参军热情.  相似文献   

19.
叶力宁  卢晓军 《国防》2014,(6):53-54
正征兵时间调整后,与包括各类应届毕业生在内的适龄青年择业或应征的"时间窗口期"进行了准确对接,受到社会欢迎。但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讲究树立形象、准确定位、有效推介、密集宣传的背景下,征兵宣传在方式方法、载体平台、技术技巧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为调动适龄青年参军入伍积极性,建议从以下几点创新和改善征兵宣传。  相似文献   

20.
张文伟  吴成勇 《国防》2014,(10):70-72
退兵是征兵工作的组成部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注度高,若处理不当既影响部队安全稳定和战斗力建设,也容易在社会上产生负面影响。多年兵役工作实践表明,只有征兵、接(用)兵等涉事各方正确面对矛盾和纠纷,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应对和作为,才能有效化解退兵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