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觉思维是灵感和潜意识的结合体,是思维主体在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从感性的形象材料中直接捕捉、迅速领悟事物本质的活动。《科学研究艺术》一书中对直觉思维的定义是:“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经有的知识作持续思考时,不受逻辑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的本质,豁然洞察问题实质的一种认识飞跃。”军事领域是直觉思维驰骋的广阔空间。直觉思维在军事活动中的运用,即军事直觉思维方法,就是指挥员对军事资料、感性经验和已有的素材进行思考时,通过联想、潜意识、灵感等形式,直接领悟、洞察军事活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思维过程。在军事领域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 :“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就说明 ,学习方法在一定意义上说比学习内容更重要。适应学习型社会、知识型人才的要求 ,尽快提升人才的知识贮备和能力素质 ,必须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 ,真正在“学会”上下功夫。一、克服“人云亦云”的思维习惯 ,善于质疑 ,注重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古人云 :“不思 ,故有惑 ;不求 ,故无得 ;不问 ,故不知。”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飞跃 ,有时就表现为思维习惯和社会习惯的突破。学知识、搞研究 ,只有不迷信 ,不盲从 ,不人云亦云 ,遇事多问…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人们在其生存过程中都在与数学打交道,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数学.从最初的启萌教育就开始接触数学,以后上学接受小学数学、中学数学教育,一部分人还要继续接受高等数学教育,甚至有的人要专门从事数学研究.但绝大多数人对数学总有“只见树木不见林”的感觉,对数学的认识就是一定程度上的“盲人摸象”.既使是受过高等数学教育的人对“什么是数学”、“数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学”、“学了为何用”等等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处在迷惑困顿之中,甚至对数学存有  相似文献   

4.
常想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巴特莱提出了“重要的少数”的概念。他认为,在任何一种事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事物总是少数,只要集中精力处理好这个重要部分,那么“微不足道的多数”则可以不必过分纠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故尔又被称之为“80/20”定律。这个定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普遍性规律,广泛作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人们常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真理往往首先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少数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共同富裕……这些无不是这个定律的印证。“80/20”定律,并不在追求绝对的数字,而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5.
<正>数学不仅博大精深,而且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向人们显示其本身的科学之美,正象古希腊数学家普鲁克鲁斯(Proelus,前485—前410)说的那样:“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如何认识数学美及其在数学发现与发展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点探讨,求教于后.1数学美  相似文献   

6.
又值岁尾。回首一年,蓦然发现世人期盼已久的和平仍如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四顾茫然之际,炮火 硝烟中突现的“文明联盟”依稀带给世人一丝和平的曙光…… 何为“文明联盟”?“文明联盟”乃是一新鲜事物,究其产生,应从“文明冲突论”谈起。近年来,世界恐怖袭 击事件接连不断。继美国的“9·11”事件之后,西班牙的马德里火车连环爆炸事件和英国伦敦地铁爆炸事件接踵而至, 一向宁静的欧洲也开始变得不安宁了。面对愈演愈烈的恐怖活动,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搞恐怖活动的人多来自拥有伊斯  相似文献   

7.
有些连队指导员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备课认真周密,讲课有声有色,但战士听完课常有大失所望的感觉,究其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授课的逻辑推理方式值得探讨。人们的认识总是沿着“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讲授政治课时应该顺沿认识发展方向,引导官兵从分析事物的个别现象或官兵的思想实际开始,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后形成正确的认识。分析表明,“越讲越糊涂”的政治课.大多采用演绎推理方式,从原则、政策、要求出发,再用事例,来自圆其说;或者是远离实际,整堂课只在“理”当中徘徊转囵,即使讲…  相似文献   

8.
记叙文的要素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都说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称为“六要素”,这似乎是已成定论的事情。然而。我在写作理论学习、研究和写作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这种概括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事物、情理、辞章”三者才是记叙文必要的、重要的、不能缺少的因素(这里故且把它称为“三要素”)。  相似文献   

9.
自卑与超越     
自卑并非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能自卑。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的出身、地位、经济、长相、个性、能力、学识等不如人意而自怨自艾。甚至名人伟人有时面对无限的时空,也会莫名其妙地产生自卑感。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造的。”人们一般都认为,自卑是一种必须克服的不健康的心理。其实不然,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反而让人清醒地认识自己,认识现状,从而产生改变自己、改变现状、追求卓越的渴望和动力。所以阿德勒又说:“人类的自卑感乃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超越…  相似文献   

10.
赵庆 《政工学刊》2001,(11):17-17
“倾听”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政治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条件。不会听 ,就不了解教育对象的情况 ,话说不到点子上 ;不会听 ,就捕捉不到对方心灵深处的东西 ,做思想工作就缺乏针对性。“倾听”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 ,除了有良好的口才、能说会道外 ,还必须是一个诚诚恳恳的善听者。过去 ,人们常说“会说、会写、会做”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掌握的基本功 ,其实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倾听”。会不会听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影响极大。在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中 ,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倾听”上做…  相似文献   

11.
求真务实     
强根固本,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观念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直接任务。要克服形式主义,就必须通过形式主义的不同表现,认识其危害和根源,从而“对症下药”,达到治虚求实的目的。对于有的搞花架子、形同虚设、不讲效益的“面子工程”,目光短浅、不顾长远、急功近利的“应急工程”,兴师动众、虎头蛇尾、抓抓停停的“半截工程”,欺上瞒下、报喜藏忧、追求名利的“虚假工程”,既不能只看其表,不知其里,更不能眼花缘乱、熟视无睹,甚至推波助澜。(一)透过现象看危害。形形色色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学术界对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的确定不合理,使得道德教育欠缺科学性。现行的观点有:“三因素说”,即认为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构成的;“四因素说”,认为道德品质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构成的;“五因素说”,即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信念等因素构成。这几种观点都有偏颇。一是将心理过程和观念混为一谈。道德品质是观念系统,是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的反映。就认识、情感、意志而言是心理学的概念,表征的是心理过程。思想观念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中,“厚基础”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基础如何去“厚”,认识尚不够明确统一,有必要深入探讨研究。本文就此谈点粗浅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厚基础就是要多开基础课,拓宽知识面,基础课开得越多、知识面拓得越宽,基础也就会越厚。我理解,这种认识貌似正确,但不够全面。诚  相似文献   

14.
李剑  严新民 《国防》2005,(9):29-2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在研究中发现:任何一个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都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一种特征一旦在系统内形成,无论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选择。一般来讲,“路径”依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良性的,它具有“倍增器”的效果,可使事物进入良性循环的高速发展阶段;另一种是不良的,随着事物的发展,它会成为阻碍系统发展的“桎梏”,将系统“锁定”在低效状态。军事领域是一种复合式的系统结构,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各种矛盾交织,多种“路径”重叠,从而导致不良“路径”依赖与良…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军校文化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 ,军校文化就是人们常说的吹拉弹唱 ,文娱活动 ,文体竞赛等浅层的行为文化 ;从广义上讲 ,军校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我军院校长期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以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为目标的 ,吸收了社会和军队优秀文化成果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深层精神文化。它包括人文环境、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法纪观念、道德规范和革命精神等内容 ,也就是军校“大文化”。当前 ,人们在认识军校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时 ,往往忽视了它的广义性 ,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一是“边缘论”。认为军校文化是敲边鼓…  相似文献   

16.
辩证思维的核心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认识论观点,它是现代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工作中,尤其在军事经济工作中,在认识军事经济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时,必须自觉地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思维原则和规律,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水平,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完成好本职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军事经济领域某些具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的现状,进一步认识辩证思维在军事经济领域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内容上要做到“真”、“新”、“全”、“准”军队基层政治课宣传的是真理和科学,加之其育人的根本目的,“真”是其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讲课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务实求真为宗旨,保证“三尺讲台”无杂音、无假音。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官更易接受“新异性”事物的刺激。同理,听课人在接受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具有“喜新厌旧”的特点。因此,讲课时要重视引用新概念,及时介绍新信息,密切联系国内外新事物等。当然,并非说老材料就不能用。关键在于能否对老材料进行新的思索和联想,提炼出蕴藏其深处的含义,得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军队基…  相似文献   

18.
现在,常常听到一种说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搞私有化.至于理由呢,回答是“凭感觉”.“感觉”一词辞典上的解释是: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但感觉是反映事物个别的特征,是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由此看来,感觉并不是凭空想象,但不一定可靠.要对事物的本质有个正确的认识,必须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私有化感觉”的分析,为人们正确看待复杂经济现象提供参考.“东欧各国是一步到位的私有化改革,中国是渐进的私有化改革”.这种感觉把两种性质不同的改革混同了.  相似文献   

19.
接受心理特征之一:接受以需要为前提,只有符合人们主观需要、愿望和兴趣的事物,受教育者才会认同进而接受。根据这一特征,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任何个性或群体在与客观世界认识与实践的磨合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困惑,这些思想矛盾点是他们最需要得到说明和解释的。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找到了理论同他们生活实际产生的矛盾点,就找到了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从而也就解决了思想教育的动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最近发展区”聚焦于广大官兵的生活实践,准确掌握不同对象或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曾提出一个著名论断:熟知非真知。意思是说,人们经常接触自以为十分熟悉的事物,并非真正了解、熟悉它。在现实生活中,熟知而不真知的现象,屡见不鲜,俯拾即是。譬如,人对自己的身体可说是再“熟知”不过了,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未必清楚内脏器官的分布状态及其运动规律;日月星辰、风雨云彩,人们几乎天天见面,“熟知”极了。但日月的构造、星辰的运行、风雨的形成、云彩的变因,对许多人来说,是压根儿未曾解开的“谜”;我们经常运用某些成语作文、造句,似乎“烂熟于心”,但若问某些成语的出处、典故,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