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头看”作为一种首长机关通过对已抓过的工作反复查、反复抓,从而促进工作落实和质量提高的方法,在实践中具有积极作用。“回头看”要取得好效果,需要讲究艺术,把握好“五忌五要”。忌看“昔”不看“今”,要摒弃成见。当机关运用“回头看”的检查方法时,常常出现“新见”顺着“成见”倒,机关干部顺着首长看法倒等现象。即当首长或机关人员初次检查时一旦对被查单位形成了先入为主的看法,“回头看”的结果往往与初次印象极其相似。主要是因为首长或检查人员抱有成见。即使被查单位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初次检查结果在他们脑子里打下了很…  相似文献   

2.
“三查”即:一查“法轮功”练习者的分布情况。首先是通过公安机关掌握“法轮功”练习者分布的乡镇。其次是对凡存在“法轮功”问题的乡镇都作为重点并进行登记,做到心里有数。二查应征青年中是否有“法轮功”练习者。从征兵准备工作开始,各级兵役机关就对预征对  相似文献   

3.
自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定》以来,重庆市黔江区人武部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为主旋律,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积极开展查思想、查政治、查学习、查工作、查团结、查生活、查作风的“七查”活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效显著。“七查”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新闻、新闻、爆炸新闻。”刚从战术场归来的新兵,一进连队就听到班长们在小声传播,大家自然而然地竖起了耳朵。“听说连长得了重感冒,指导员休假,副连长去集训,今晚嫂子来查铺。”顿时连队里每个班都炸了窝。  相似文献   

5.
四川威远县人武部党委最近利用4天时间,采取“听、查、论,改”的方法深入扎实地搞好“三讲”教育“回头看”,为促进人武部的全面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倚柱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来”字如此出现三次,而教材均未加注。《高中文言文评点》(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注“归来”为“回去”。不少语文教师在讲解时,或依此而授,或一语带过,未于足够的重视。查《康熙字典》、《辞源》等辞书,“归”与“来”在“回去”的意义上是交叉重叠的,“归来”似同义词连用。按此,则“来”应该是:一、动词;二、句子的基本成分;三、不可省略。且看下列例句:  相似文献   

7.
张锋  陈政 《政工学刊》2004,(3):16-16
领导干部抓基层,光有满腔热忱是不够的,还要具有一双能够看清事物的“慧眼”。一、透过“管理”看教育。有的领导一抓安全就是看住人、关住门,正常用车不让派、正常训练演习不让搞。有的领导一看到基层出问题,就在管理上找病因,在制度上查漏洞,虽然办法想了不少,但收效甚微。问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人武部建设起好步,上好路,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各项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落实,云南巧家县人武部在教育整顿中,一抓清理思想,进行“四查四看”,即:查政治立场,看是否讲政治,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查守纪情况,看有无违反党纪国法和军纪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由于识人不准、考察不细等原因,有的干部刚刚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其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后,一查早就劣迹斑斑。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此,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有些人早就有不廉洁行为了,但我们在考察时却未能发现,结果导致其中一些人仍然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上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虽然“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干部是极少数,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组织工作的声誉,必须下大气…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接待领导是个筐,不能报销的发票往里装。”一位负责接待工作的同志如是说。 “主管接待的领导能批准吗?” “他超标准接待,我夹几张发票,彼此彼此,不会不同意的,况且,这些钱大多就是这些领导让花的。” “你不怕有人查账吗?” “谁敢查接待领导的账,即使查出来也不敢声张。” 这使我想起一位纪委书记的告诫:“同志,别接受超标接待,当心有人以接待你为幌子,报销大笔非法开支。”接着,这位纪委书记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报了这样一笔账,接待某某部长,时间五天,花钱五万多元。其实,这几天只  相似文献   

11.
在十六大精神的深化学习教育中,我们紧紧抓住更新观念这一关键,着眼于指导工作实践,积极开展了“四查四看”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学家、诗人可谓群星灿烂,但能写出像陶渊明那样恬淡自然、托意深远诗文者稀有;世人多是名利客,在做人处世方面,如他能“不慕荣利”、“忘怀得失”者更罕见。因为真正做到“忘怀得失”太不容易了。“得”是好的字眼,如“得到”、“得意”、“得志”、“得势”、“得胜”、“得手”等等,只有“得病”、“得罪”是例外:而“失”呢?你到词典和词海中去查,几乎都与“坏事”相随.同“倒霉”为伴。在众多的“失”中,人生碰到较多的是“失败”、“失落”和“失足”.如果把这“三失”悟透了,并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之,那么立身做人就进入了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吴殿根 《政工学刊》2004,(11):60-60
近日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天,一封从察里津前线发来的急电送到了列宁手里。内容是:“冬天就要到了,士兵还缺少冬衣御寒,弹药将尽,已申请解决。总部机关迟迟未予答复。”列宁让通信员把电报送到军需供给部。一小时后,列宁打电话给部长:“你好,我是列宁,送去的电报收到了吗?”“没有收到。”“请去查一下邮件。”“我马上去,然后给您去电话。”“不,我等着。”部长立即检查邮件,电报找到了。他给列宁回电话:“电报我找到了,现在我与同志们研究一下,再给您回电话。”“不,我等着。”磋商后,部长回电话:“一切说好了,现在…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深夜,周总理的警卫战士小张手枪走火,子弹击穿了总理宿舍的玻璃窗。突如其来的枪声惊动了警卫连干部战士,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小张的枪给卸了,并要查他的思想动机。这时周总理从屋里走出来,笑着说:“夜里走火比白天好,不易伤人。今天就当作一次演习,大家演练得很好嘛。”同时又向连长提出要求,不要过于从这位战士身上找问题,要多从干部身上查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刘福奎 《政工学刊》2004,(11):41-42
当前,由于识人不准、考察不细等原因,有的干部刚刚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其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后,一查早就劣迹斑斑。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其为“带病”上岗,不少干部群众颇有微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带病”的党员干部上岗呢?一、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贯彻德才兼备原则,是防止党员干部“带病”上岗的内在要求。无论选拔哪一级的领导干部,既要有年龄、学历上的硬性规定,又要有政治条件上的硬性要求,绝不能让政治上有劣迹或“身子不干净”的人混进和玷污干部队伍。即使是年纪轻、本事大、文化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美军领导的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已集中1.1万多人,发动了自2001年以来对塔利班最大规模的军事围剿。驻阿美军战地指挥官弗里克利少将说,此次行动联军和阿富汗政府军将直捣阿南部坎大哈省、赫尔曼德省、查布尔省和乌鲁兹干省的塔利班聚集地,重点清剿塔利班“精英旅”、也就是堪称本·拉登“御林军”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四川省蓬溪县人武部进行了为期7天的作风纪律教育整顿,为落实好“两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人武部把这次教育整顿作为“三讲”教育“回头看”的重要手段。采取个人查、领导点、群众评、相互帮的方法,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切实抓好“六查六看”,即:一查组织领导是否有力,看事业心,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通江县人武部从去年9月以来,有针对性地抓好机关干部思想作风的教育整顿工作,帮助干部克服了“武装部低人一等”、“干武装总是求人”、“当武装干部耽误青春”等消极情绪,跳出了认识误区,敬业尚武意识得到了增强。以前,该部党委在“五查”(即查理想是否淡薄,查精神振不振,查事业心强不强,查道德品质纯不纯,查纪律严不严)的调查摸底中发现,有些干部敬业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垫扛县人武部在“三讲”教育中,突出党委班子自查自省与民主评议。他们总的做法是:党委“把脉”,群众“会诊”,同受教育,共图提高。 一是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把自查自省与民主评议作为弘扬正气的过程来抓。首先,讲明白查自省的范围和民主评议的  相似文献   

20.
各级都在抓落实,但层层都叫落实难.难在何处?不能正确处理“抓”与“落实”的辩证关系,是一重要原因.“抓”是一种手段、措施,“落实”是指目的、结果.“抓”离开了“落实”这一目的,只能是盲目瞎干;“落实”离开了“抓”这一措施手段,也只能成为一句赶时髦的空话,因此,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抓落实既是一门真功夫、硬功夫,又要讲究艺术、讲究方法.其关键在“抓”,通过“抓”来确保“落实”:一是要“抓紧”.抓而不紧等于不抓.这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确是很有道理的.有些同志喜欢闻“风”而动,上面要求什么抓什么,强调一下抓一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