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科技》2001,(2):3-3
面对新世纪,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继续发展人类以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克服二十世纪困扰着人类的战争和贫困问题,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国防》1999,(12)
人类的许多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已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有些却永远镌刻在亿万人的心灵深处,世世代代难以忘怀。我国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园林艺术典范——世界著名文化宝库圆明园的惨遭浩劫,就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难以忘怀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重设了个人在共同体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对资本主义共同体矛盾的揭露和批判,阐明了共同体之于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价值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的世界各民族、国家交往新思想,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创造出符合全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现实方案,实现了对当前西方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的超越,为全球治理体系与人类发展道路提供了新思路,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符合世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又用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 文明,对世界科学文明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十八世纪四 十年代以后,饱受西方列强的欺辱,中国日渐沦为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那个岁月起,建立主权独立、富强 民主的国家,建设巩固的国防,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科技 工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艰难求 索的愿望。1921年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 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人民建设强大的国防和国防科技工业这一百年夙愿才 成为现实。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国防科技…  相似文献   

6.
人生的实质应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关系中规范.人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是物质创造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是个体生命活动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辩证统一,是主体活动和客体活动的辩证统一,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提出了以两个参照系为标准理解人类创造活动的意义,即以动物的本能活动和自在世界为参照系,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创造;以他人的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存在物为参照系,人的大量实践则是重复性实践,只有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为某种新成果的活动,才是创造.创造学主要研究第二个层次的创造活动,从创造的本质,创造的主体特征,创造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揭示了创造与一般性实践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高原 《中国军转民》2023,(23):53-55
把握历史主动的提出与运用是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基础、根本动力、精神力量等方面继承的基础上,同时又对马克思世界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符合具体实际的创新性发展: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定位;第二,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实践主体;第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阶段性调整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形势与挑战复杂多样,“逆全球化”错误思想潮流涌现。为此,要不断增强把握历史主动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0.
张帆 《中国军转民》2023,(20):104-105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特征,应在实践逻辑中深刻把握其精髓要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为世界人类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从实践要求来看,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中,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的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人民举国一致进行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至欧洲战事爆发前,中国战场牵制侵华日军百余万人,鼓舞和支援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本期的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对中国抗战在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新颖而深入的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抗战对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的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2.
IEC 主席 Mathias Funfschilling 先生ISO 主席 Giacomo Elias 先生ITU 秘书长 Yoshio Utsumi 先生在技术、经济和各种国际关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和变化的今天,人类对稳定有着强烈的渴求。人类一方面不断地探索、创造和发展世界,另一方面又希望世界更加有序、更加和平和繁荣。在这个表面上相互矛盾的环境中,人类几乎永远需要一个众人皆知的起始点,一些“程序规则”,及一个共同的基准以衡量进步、满意度和成就.从哲学或理性的范畴来说,共同的基准和程序规则在理论上是指那些可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当今的时代特征?中国是世界的中国。增强国防意识,必须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当代世界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几千年来,人类历经战争忧患。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夺去1亿多人的生命,毁灭财富无数。这历史性的惨祸,永远也难从人们记忆中消失。地球创造了人类,人类在地球上创造了各种美好的事物。人类的良知永远不会泯灭。历史发展到今天,争取世  相似文献   

14.
钟文丽  赵金辉  杨筱 《国防科技》2018,39(5):043-047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颠覆性技术涌现创造了新的机遇,推进颠覆性技术发展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选择。文章简要分析了主要国家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做法,从历史视角回顾了颠覆性技术发展对人类战争形态演变的历程,系统阐述新一轮科技革命为颠覆性技术发展创造的新机遇及其发展对未来战争形态的影响,提出加快推进我国颠覆性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颂     
在中国,人们往往把5月称为“红五月”。为何称“红”?大约是5月春暖花开佳节、大事集中之故。其中,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算是个首要原因。在普天下劳动人民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笔者也要为“劳动”唱一支颂歌。 “劳动”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所谓“劳动”,泛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一切活动。而这种只有人类才有的高级活动,大约从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开始就有了。正因如此,世人执著地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 “劳动”是一个神圣的字眼 多少人用美好的字眼来形容它、歌颂它——  相似文献   

16.
船舶是人类创造的最古老的运输工具,至少有7000年历史。造船业则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又十分重要的产业部门,世界文明古国都曾拥有发达的造船业。在近代产业革命中,欧美先进国家造船业应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蒸汽机、钢铁冶炼等新技术,制造出被恩格斯称之为“现代大工业缩影”的舰船.造船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现代工业。近100多年间是世界造船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深刻认识坚持和谐思维的重要意义,需要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其本质和特征。和谐思维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是辩证思维在当代发展的最新形式。承认世界在本质上是和谐的,和谐发展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和谐思维的世界观基础;全面谋求我国全体人民的各种利益和人类的利益,是和谐思维的价值观基础;努力创造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是和谐思维的方法论诉求。今天,必须大力提倡和坚持和谐思维,摒弃斗争哲学。  相似文献   

18.
《兵团建设》2007,(11):114-115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国崛起往往伴随血腥和战争。一个日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将会展示出什么样的形象,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重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华民族是  相似文献   

19.
《兵团建设》2007,(11):113-114
面对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倡导什么样的世界秩序观?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对这个问题作出了鲜明而深刻的回答:"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相似文献   

20.
《环球军事》杂志伴随新世纪降临问世了。它的出版发行,是献给国内外广大读者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这新的世纪、新的千年,各国人民更为渴望建立一个和平、繁荣、公正的新世界,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环顾冷战结束后的世纪之交,世界正走向多级化,大格局相对稳定;经济趋向全球化,增长速度加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发展造福。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高唱时代主旋律的声浪响彻全球。联合国主持召开的有189个成员国参加的千年首脑峰会发表的《千年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