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官、文职干部(以下简称军官)服装实行货币化供应是“十五”期间全军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军现役干部服装保障质量的重要举措。经过近两年的改革试点,达到了总部提出的供应不问断、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军官普遍对此改革  相似文献   

2.
一、军队士官养老保险现状分析1.士官未能与军官、文职干部享受同等待遇。军队士官待遇中明确规定:士官享受国家和军队规定的保险待遇。但实际工作中对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长期以来却缺乏足够的关注,其中养老保险甚至会因各种原因被排除在军人保险制度之外。在现行军人保险制度中,士官的保险个人缴费义务与军官相同,其伤亡保险和干部一样都是5元/月,退役医疗保险扣缴按军官、文职干部职务等级和士官军衔级别确定,而他们在享受保险待遇及权利方面却是不平等的。如军官、文职干部转业选择进企业工作,享有国家规定的养老保险待遇,给予养老保险一…  相似文献   

3.
军官、文职干部(以下简称军官)服装实行货币化供应改革,是军委确定的“十五”后勤改革任务之一,是全军后勤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涉及广大军官军容仪表和切身利益的大事。货币化供应改革实施以来,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重视,周密协调,精心组织,确保了经费、物资的按时、足额供应,  相似文献   

4.
军官、文职干部(下称军官)服装货币化供应改革,是我军探索新形势下服装供应办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军官福利货币化,提高服装保障水平和保障效益,加强服装管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军官、文职干部服装货币化供应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服装费供应、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本文就建立军官服装货币化供应电子化保障模式,实现持“卡”供应,凭“卡”管理,作一初  相似文献   

5.
我军(含武警,下同)现行以低租供给为基本特点的军官(含文职干部,下同)住房制度,弊端较多,必须实行根本改革,这已经为全军上下所共识。从1988年3月全军房改工作会议以来,各级营房部门、广大营房工作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不少富有创见的设想。基于我国的国情、军情,  相似文献   

6.
深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至今难于寻觅理想方案,我军军官(含文职干部,下同)住房制度改革更是步履艰难。为此,笔者参考地方房改方案,结合军队干部流动性大的特点,提出“按需有偿分配,抵押浮动租赁”的新思考,与大家商榷。一个实好——“非编人员”住房占住房总面积的38.4%根据有关部门对驻京某大单位军官住房情况的调查数据,分析如下:1983年该单位住有离退休、复转及其他非编人员(以下统称非编人员)共968户,到1989年增加到1226户。6年间增加258户,平均每年增加43户,他们的住房面积占该单位住房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摘     
我军干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人民解放军加速实现现代化的今天,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军官已占全军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强。科学家、工程师在军队大有用武之地。随着新的科学技术向军事领域的不断渗透,我军专业技术军官比例逐步提高。共有二百多种专业、几千种技术岗位。特别是一些新兵种部队,如导弹部队等,专业技术军官比例更高。建国初期,我军专业技术军官比例很小,1977年提高到27.8%;经过近十年发展,特别是军队体制改革、精简整编以后,全军干部总数减少,专业技术干部比例又有增加。在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干部的结构也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高层次专业技术干部比例加大。  相似文献   

8.
结合学刁《军官、文职干部、士官住房补贴暂行办法》,阐明了享受住房补贴的人员,个人住房补贴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申请个人住房补贴。  相似文献   

9.
严把军队文职人员招聘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强 《政工学刊》2005,(12):32-32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公布实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文职人员是指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军队工作,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同类岗位相应职责的非现役人员;军级以上机关和驻边远艰苦地区以外的非作战部队(以下统称聘用单位)的教学、科研、工程、卫生、文体、图书、档案等专业技术岗位以及部分管理事务和服务保障等非专业技术岗位,可以聘用文职人员。《条例》规定,全军文职人员的编制员额,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聘用单位文职人员的编制及其调整,由军队组织编制主管机关按照组织编制管理权限确定。《条例》明确…  相似文献   

10.
法制漫画     
内务条令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遗失军人身份证件,应当及时报告填发机关。需补发时,军官、文职干部,经团以上部队的政治部(处)审查批准后补发;士兵由连以上单位首长出且证明,经团以上部队司令部审查批准后补发。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发[2001]3号及其配套文件的有关规定,本期就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管理的具体问题进行解读。自主择业的条件军龄满20年的师、团、营级职务(含相应职级文职干部和享受相当待遇的专业技术干部)军队干部,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审核批准,可以选择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由政府协助就业、发给退役金。安置地点选择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地点一般有以下几种选择:1.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置。2.可以到配偶随军前或者结婚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安置。3.夫妻同为军队干部且同时转业的,可以到任何一方的原籍或入伍地安置,也可到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一方所在地安置;一方转业,留队一方符合配偶随军条件的,转业一方可以到留队一  相似文献   

12.
军队体制编制调整后,部分编制现役文职干部的院校基础课教学岗位上的教员,护理、药剂、医技等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实验、艺术、文体、出版等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部分编制现役士兵岗位上的公勤人员,将改由聘用相应的非现役人员担任。认真做好聘用非现役人员(以下简称聘用人员) 生活待遇标准的制订工作,是贯彻施行聘用人员制度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王统志  吴玉顺 《国防》2008,(9):88-88
前不久,福建省军区举办了"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尖子比武竞赛"活动,全省民兵预备役高炮(机)专业技术兵、预备役军官、专武干部和民兵应急分队共133人参加。比武竞赛按照"严于大  相似文献   

14.
从2002年起,军官、文职干部服装货币化供应扩大了试点范围,本文结合服装货币化试点情况,谈淡推进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加强宣传,克服模糊认识目前,从全军部分部队试点反映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干部是积极赞成的。一方面,干部服装货币化减少了服装的生产、储备、运输、周转、管理等环  相似文献   

15.
军官、文职干部服装货币化试点已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军队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货币化供应服装最终将由目前的军队保障和社会保障并存的模式向完全社会化保障发展,文章对建立健全服装货币化供应、社会化保障模式及其相关管理监督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说的住房保障经济补偿是指对军队人员购买或租用住房的一种货币化补偿。在推进军人住房保障社会化中,建立军人住房保障经济补偿制度,实际上是军人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军队人员住房保障社会化的前提。一、我军住房保障经济补偿现状分析我军现行的住房经济补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住房补贴补偿方式1.基本情况。军队住房补贴,是指军队以货币形式给予军队人员住房消费的经济补偿,是1999年实施的。享受住房补贴的人员主要是未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安居工程房价购买住房或未参加集资建房的军官、文职干部、士官和离退休…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我国已有近400万人的转业军官队伍。转业军官们大都是优秀青年入伍、优秀战士(军校学员)提干,经历大浪淘沙成长为营团师级、甚至军级以上干部,他们为部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国的兵役制度规定,绝大多数军官都要转业到社会主义建设一线工作。不论是营级以下的基层军官.还是师团级中级军官,一旦转业,都将面临人生的重大转型。如何顺利成功地完成这个转型?通过对上千名转业军官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认为,转业军官需要职业生涯规划。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邀请长期研究并关注军转干部职业生涯规划的空军转业办公室滕安主任、《中国人才》杂志张圣华编辑,以系列谈心的方式,帮助那些已经转业或面临转业的战友们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18.
呼声与回声     
编辑同志:现役部队军官将实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这是令人欣慰的大事。我们想问一下,尚未移交地方的人武部干部是否也与编辑同志: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第四条规定:“军官军衔按照军官的服役性质分为现役军官军衔和预备役军官军衔。”按照中共中央(1986)5号文件规定“人武部干部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军官”。请问县(市)人武部干部是否应授预备役  相似文献   

19.
基本薪金是国家给予军官报酬的主体形式,它是军官薪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军官都应享有的薪金待遇。目前,我军军官基本薪金由职务薪金、军衔(文职级)薪金、军龄薪金三部分组成,这种工薪结构对于保障军官的生活,促进我军现代化建设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军薪金制度缺乏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军官基本薪金各个组成部分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量的固定性和相对平均性,造成军官薪金制度在实践中前后矛盾,在纠正了一种倾向后,又会出现另一种倾向,解决了这个问题,却又因此产生了另一个连带问题。如何确定我军军官基本薪金结构?笔者认为:应实行统一的军衔等级薪金制,即以军衔等级结合晋  相似文献   

20.
我军的预备役军官制度,随着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一是制度不完善,缺乏一整套完整的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法规,使这项工作基本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状态;二是对预备役军官缺乏严格、正规的培训,除担任预任干部和人武干部的有点训练外,其他的预备役军官没什么活动,只是“花名册上的官”;三是预备役军官的结构不合理,普通军官数量偏多,而专业技术军官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