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传统军事法律文化是在数千年军事法律实践中形成的,其独特的法律品格对培育古代军人“以礼治军”的宗法理念、维护军队的统一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年轻军人法律信仰和服从意识的缺失是值得重视和深思的问题。因此,用优秀传统军事法律文化培育当代军人法律信仰、强化当代军人国防意识、增强当代军人自律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商晶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军营悄悄流淌着一股军人私自经商的小小潜流,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这般潜流以什么样的“流动形态”出现?它的“发源地”在哪里?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值得冷静思考的一个问题。流淌在军营里的“潜流”  相似文献   

3.
“临渊羡鱼”与“退而结网”陈子升当前,一些官兵受社会上“下海”经商浪潮的冲击,思想出现波动,颇想到“海”中游一游,但苦于“军人不准经商”的限制,他们就感叹“军队不是干事业的地方”,“要想奔小康,趁早脱军装”,抱着“混”的想法等待转业,饱食终日,不思进...  相似文献   

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完整体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是执政党的大德所在 ,是保持共产党人和革命军队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加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 ,核心的也是把“三个代表”要求落到实处。 ①增强官兵的职能和使命意识。我军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增强使命意识 ,提高履行根本职能的能力是我军的职业道德 ,也是军人道德的最终体现。落实《军人道德规范》就要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这一战略任务 ,坚持不懈地搞好我军根本职能和使命教育 ,帮助牢固树立立足现有装…  相似文献   

5.
吴剑峰  彭鹏 《政工学刊》2005,(12):48-49
军人“攀比失衡”心理是指官兵在军地情况的盲目攀比中引起的心理倾斜。“攀比失衡”心理“临床”表现1.职业攀比的自卑感。有的把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对军人职业的评价作为“参照系”,感到军人现在已经不再是人们所羡慕和尊重的职业了,不再是百姓心目中“最可爱的人”了;有的官兵则拿军人职业同社会上其他职业比较,感到军人没有搞技术吃香,不及经商实惠,赶不上企业家气派,就连许多地方女青年找对象也不愿意找部队的,内心充满自卑感。2.待遇攀比的吃亏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条件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一些同志就会在物质待遇方面进行军地…  相似文献   

6.
《国防》1999,(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征兵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贫困地区而言,突出表现为:一是部分公民的国防观念有所淡化,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的积极性下降。随着人们经济意识的增强,加之长期的相对和平环境,一部分公民的国防观念淡化了,出现了“当兵吃亏”、“扛枪站岗不如打工经商”的错误思潮。在这些思想影响下,部分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带头讲政治。二是强化“军人”意识。就是要按军队的条令、条例办事,做到令行禁止。三是强化“职责”意识。必须在其位、  相似文献   

8.
河北任县人武部从4月中旬起,组织了为期三周的正规化管理培训。人武干部以重温战士生活为起点,培训中紧紧围绕“强化法纪观念,严格条令条例,增强军人意识,重塑军人形  相似文献   

9.
在世纪转换、经济转型、思想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 ,环境对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刻。认真研究环境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和优化途径 ,就能创造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效果。第一 ,强化“领先”意识 ,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强化“领先”意识 ,就是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 ,积极营造政治环境 ,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增强光荣感自豪感。一是要切实完善设施。制作以江主席“五句话”、“三个代表”、“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标牌、标语 ,修建升旗台、军史馆、荣誉室、军人俱乐部、图书馆、阅览室、影视放映中心、球类、棋类场馆为…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之所以会出现部分军人政治意识淡化现象 ,除受西方自由化思想渗透、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以及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影响外 ,同政治冷漠心理、畏权与权力依附心理、宗法等级意识、法律淡泊意识等传统政治心理对军人政治意识的消极影响密不可分。因此 ,培养军人健康的政治心理并探索建构当代军人现代政治人格的合理途径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增强“军味”的问题,实质就是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如何确实做到姓“军”的问题。“军味”本身是一个综合概念。我们认为:对单个军人而言,“军味”指的是作为军人应具备的特殊气质,它既包括一名军人良好的军姿、严整的军容、强健的体魄,同时还包括军人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高度的组  相似文献   

12.
队列训练的内涵,要求队列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规范肢体动作的层次上,而忽略队列训练对军人意识、军人素质、军人作风的内向性培养。队列教学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加强意象诱导,“外功”、“内功”一起  相似文献   

13.
军人的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军人的奉献不仅在战时,而且也在平时,加强军人的牺牲奉献精神教育是当前战斗精神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铸牢官兵“军魂”意识,确保打得赢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4.
预任军官中绝大部分都是复转军人,其中许多人对战术演习内容并不陌生。到预备役部队任职后,由于很少搞战术指挥训练,要搞也多是跑龙套,搭“下手”,无形之中,思想观念上“主角”意识有些淡化。再有一点,预任干部在地方主要精力是搞经济建设,对军事训练的关心程度比在部队时差多了。在国防建设中唱“主角”的意识有些淡化。因此,我觉得,对于我们  相似文献   

15.
自1955年建立薪金制以来,我军薪酬福利制度表现为“基本保障型”、“忍耐型”、“补偿型”等阶段性特征,目前正进入“发展型”薪酬福利制度建设新阶段。推进“发展型”薪酬福利制度建设,应优化军人薪酬福利在不同时点的分布比例,增强全寿命薪酬福利总量的发展效应;应丰富“发展型”津贴补贴种类,增强薪酬福利开支的学习激励功能;应完善军人职业生涯规划和金融支持计划,提高军人和家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政工学刊》2008,(1):50-51
军队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军人要做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这是党和人民对军队提出的道德要求。军队“走前列”、“做模范”,既要从弘扬时代精神中求得突破,又要从传承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既要将先进的时代文化融入军人道德实践之中,又要吸收传统“耻感文化”在道德教化上的精髓,使高尚道德元素深入军人精神,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军人意识中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17.
邓华 《国防》2006,(7):66-66
人武部既是军队编制序列的一级军事指挥机关,又是同级地方党委的军事部和政府的兵役机关,是人民群众认识了解解放军的“窗口”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的“桥梁”。人武部的职能、地位、作用和面临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人武干部必须强化“六个意识”。(一)强化军人意识。人武部虽然接受双重领导,担负双重工作任务,但它毕竟是军队编制内的一个团级军事机关,干部都是现役军人,特别是在没有其他驻军的地区,人武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队形象,人武干部的形象就是群众心目中的军人形象。因此,每一名人武干部都要有很强的军人意识,牢记我军的性质、宗…  相似文献   

18.
“沉默的螺旋”理论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增强主旋律的影响力、发挥军人群体认同的渲染作用、发挥军人群体规范的制约作用、注重典型示范”来营造强大的“教育场”,以提高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所谓“军队道德场”,是指由与军队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各种环境因素构成的,对军人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军人实践环境.我军道德建设的实践一再证明,“军队道德场”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干预军人的品德发展,塑造出不计得失、甘愿吃亏、无私奉献等最能反映军队这个武装集团的特点的军人道德和价值观念.深入探讨“军队道德场”的这些功能,对于从更新的角度深刻认识军队道德建设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4月中旬,武隆县人武部党委围绕如何增强军人职责意识,树立军事机关形象,实现“两个转变”,达到“四个强化”等课题,重温作风纪律规定,个人对照检查,提出整改措施,振奋了干部、职工精神,军事机关正规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整顿中,干部、职工围绕“讲政治、严纪律、尽职责、抓落实”,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开展“四查四看”活动,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