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历史人物在历史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把历史人物有机融入到课堂中,并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是一个有着重大意义的新课题。历史人物的教学方法是“以事带人”,因此,本文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规划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近代典型历史人物充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或重要思想的分析来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构筑一套看待世界、分析问题的理性图式,最终实现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八十年间的中国近代史,在我国从古代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占有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封建的旧式军队向现代化的新式军队转变这一重大历史事实,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方面,而且也有其独特之处。研究近代军事或战争,总是要和某些军事思想、军事人物联系起来。在此,袁世凯则作为在近代军事改革中起过一定作用的人物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评价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两种评价模式 ,指出无论是“文化侵略论”还是“现代化论”都难以自圆其说 ,这两种表面上截然对立的观点不仅在坚持文化相对主义取向上有相同的地方 ,而且在立论基点上也有相通之处。文章认为 ,近代基督教教育之所以让学界在理论上感到进退失据 ,原因就在于它是宗教普遍主义的产物。基督教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在中国建立上帝之国 ,正是在这一点上它招致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激烈反对  相似文献   

4.
冯玉祥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11岁始入行伍,由士兵到将军,出生入死,奋斗了一生。经他训练的军队能征善战,为中外所称许。其练兵高招在于严格治军。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严格教育部队任何部队都少不了教育,但灌输什么内容却各不相同。在中国近现代军阀部队中,冯玉祥对部队的教育确有高招之处。(一)进行爱国教育。每天早上阅操时,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将军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而且是著名的军事家。周思来同志曾经在治军方面这样评价冯玉祥将军:“先生善练兵,至今谈兵的人多推崇先生。”①冯玉祥十一岁当兵,直到六十四岁被蒋介石武断地办理退伍手续为止,总计过了五十三年的军旅生活。②他从普通一兵到一级上将,戎马一生,纵横驰骋,身经百战。他治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党历史上,蒋介石曾有过所谓“五虎将”、“十三太保”。人们或许不知道,国民军领袖冯玉祥手下也有他自己的“五虎将”和“十三太保”。 1922年冯玉祥就任河南督军后,所部第11师扩  相似文献   

7.
沈葆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是晚清有重要影响的封建政治家, 同时还是第一任船政大臣,主持船政,组建当时远东最大的船厂,创办学堂,主张“船政重学”。他是清末筹建中国近代海军的主持者之一, 为建立中国近代海军和造船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一生爱国,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出叱咤风云的一代精英。今年4月8日是沈葆桢诞辰180周年,届时国内外专家学者将在福建马尾举行沈葆桢学术研讨会。我刊特发此文,以示纪念,激励来者。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他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他要我们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党中央在一些有关的文件和指示中,也都一再强调要用历史知识进行爱国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史上三大盛世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世”是近几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能够真正青史留芳、为后世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汉、唐盛世(前者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后者从“贞观之治”发展到“开元全盛”)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没有避免“盛极而衰”的结果,这一现象又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借鉴。一、汉、唐、清三大盛世的共性…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研究的对象与任务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应是一门专门史,属于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是介于中国近代军事史和中国近代经济史相互交叉的一门新学科。在研究中,我们既要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一般性质,又要能体现这一专门史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是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为此,首先要说明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问题。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止于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既然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  相似文献   

11.
政治工作与人的管理──罗荣桓政工思想研究之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识别干部,使用干部,培养干部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代中国是一个以旧式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家族宗法制色彩依然很浓厚的社会结构,和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依然很顽固地左右着近代中国社会“多元变动”的历程。同样也不能不影响到近代军队的领导体制和兵员构成。共产党军队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处在这样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氛围里。它的政治工作“转型”,起初又直接受到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红军政治工作建设的影响。怎样在一个以农民为主要成份的军队里,正确地识别干…  相似文献   

12.
帕斯捷尔纳克受托尔斯泰主义和基督教《福音书》的影响形成了人道主义思想。在其一生的诗文作品中,他从人道主义出发关心人的命运、关注俄罗斯的前途、反思评判历史。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滥觞于古希腊、闪烁于《圣经》、发展高扬于西方近现代的人道主义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是活跃在清朝晚期外交舞台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对外交涉中提出的一系列军事外交思想对晚清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李鸿章所提出地“以夷制夷”“和戎外交”“诚信外交”“弃藩邦保疆土”“重海防轻塞防”这五个方面的军事外交思想进行阐述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文化与近代科学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近代科学诞生中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从批驳“冲突论”等偏狭观点入手,以新的考察角度和更为完整及新开掘的史料为依据,阐述和论证了近代科学孕育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文明之中,分析了基督教对科学发展在各时期的不同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残酷地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血债累累,人称“曾剃头”。但是,在那个社会性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他又是一个用心良苦的探索者。特别是他作为近代军阀的开山鼻祖,在改革军制和用兵之道方面有独到之处。著名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 ( 1 83 7— 1 90 9) ,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在 1 881年底补授山西巡托以后 ,便由“清流派”主将转变为洋务派大吏 ,倡言“洋务最为当务之急”。后在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任上 ,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强、求富活动 ,成为后期洋务派的挂帅人物。他在创办近代轻重工业、推行近代教育和兴修铁路的同时 ,还在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举办近代军事教育、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近代海防等方面 ,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将他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作一简要的分析研究 ,以便从中得…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的80年,经历了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以及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外战争。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军事人物及学术思想等,是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把中国历史粗略地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大段,近代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近代军事不但是古代军事的延续,而且是现代军事的根基。近代中国既有丰富的军事历史素材,从军事学和历史学的结合上进行科学的综合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中国近  相似文献   

18.
学界通行的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军事变革的理论模式是“中体西用”。细加分析,不难发现,将“中体西用”概括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历史全程的指导理论,无法反映历史全貌,而且否定了中国军事近代化指导理论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客观过程。单就晚清时期的近代军事变革运动而论,其指导思想亦分为前后两段,初期的指导理论是人们熟悉的“师夷长技”,甲午战后的指导理论才是“中体西用”。忽视文化观念“中本西末”与理论模式“中体西用”之间的“貌合神离”,造成了学界认识的偏差。一中国近代军事变革运动自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剥夺了“惟一”的宏观指导…  相似文献   

19.
战争轶闻     
冯玉祥练兵法冯玉祥将军一生戎马疆场,很善练兵。曾提出“三阶段”、“七步骤”的练兵方法。三阶段为:课堂讲授、操场演练、野外实习。七步骤是:我做给你看——你做给我看——讲评——我  相似文献   

20.
冯国璋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军事改革是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开始的。以前史学界不少人往往把这一改革归功于袁世凯,严格地说来,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此也是不公正的。探讨我国近代军事改革的历史,我们愈加发现在从汲取外国近代军事理论知识到付诸实现的一系列过程中,付出较大贡献的人物应属北洋三杰,即王士珍、冯国璋和段祺瑞,尤其是冯国璋的贡献最为突出。笔者现依据史料,试图对冯国璋对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贡献作必要的介绍、分析和评价,抛砖引玉,求教于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