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治虚求实     
有些基层单位在经济工作中,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比如,有的单位在落实“斤半加四两”中,只求达到数量指标,忽略质量要求,种菜品种单一,养猪禽不计成本;有的连队搞周会餐,结果是“快活一餐,艰苦几天”。基层干部战士对此颇有啧言。落实“斤半加四两”和其它任何工作一样要讲求实际效果,要正确认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斤半加四两”不仅是个数量指标,也是为保证连队伙食质  相似文献   

2.
我军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以来,军队生产经营不断向高层次发展,1985年军委提出“斤半加四两”, 1986年又提出“标准加补助”,今年,又提出了军队要自我发展、自我壮大问题,可见生产经营的地位和作用是越来越重要了。如何适应自我发展的需要,使生产经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内,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妥地组织实施。价格改革的进行,给搞好部队生活保障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总后赵南起部长最近指出,“斤半加四两”要制度化、标准化。我们要认清新形势、新情况,打好落实“斤半加四两”工作的新战役,稳定部队生活,支持国家改革。  相似文献   

4.
要吃到“斤半加四两”,一个士兵一年需补助伙食110元,一个连队需1~1.5万元。这是超过许多基层单位自身的承受能力的。在发展道路上,要继续走军区提出的“加强农副业,发展工矿业,搞活服务业,农工技贸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当前,要特别重视纠正忽视农业的倾向。按照总部要求,军区、军、师三级,要用生产收益对基层每人每天补助伙食0.2元—0.3元;团级农副业生产收益,要60%用于改善伙食。这些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定补助方案并付诸实施。师以上三级的伙食补助经费,要随部队的生活费一并下拨,并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军委关于新时期部队要把发展农副业生产作为一项长期方针的指示,我们坚持从全面建设部队出发,结合集团军实际,通过开展。三全”(全年、全团、全部)自给“斤半加四两”活动,大力发展团以下部队农副业生产,在连续两年实现“产量达到、经费补到、标准吃到”的基础上,到今年上半年,集团军80%的建制团和90%的建制连已不用上街买菜,实际生活水平超过“斤半加四两”,普遍提高二类灶别,有50%的连队家底积累超万元。做到生产有发展、生活有改善、积累有增长、设施有改观,对稳定官兵思想,保证完成战备训练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工委后勤部为了促进基层“斤半加四两”的落实,组织三个调查组下基层重点检查“生产到”,“补到”和“吃到”的情况,发现有如下问题: 1.在“生产到”、“补到”和“吃到”三个方面,困难最大的是“生产到”。在“生产到”的五个项目中,难度最大的是动植物油。  相似文献   

7.
从当前基层“两业”生产的情况看,突出的问题是经济效益不高。近几年来,为了落实总部提出的“斤半加四两”,各级花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基层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可以说基层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养鸡生蛋”条件。但是,有了“鸡”不能生“蛋”或者“生蛋”不多,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情况,在相当多的基层  相似文献   

8.
中央军委提出全军要在两三年内实现每人每天一斤半蔬菜和一两肉,一两禽、鱼、蛋,一两动植物油,一两豆制品的任务,从1986、1987年情况看,发展较好,“斤半加四两”工作争取了较好成绩。可到了1988年,这项工作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滑坡而走入低谷。据某集团军统计,1986年达到标准的为  相似文献   

9.
军费紧缩,物价上涨,部队生活出现了危机,战士按“斤半加四两”供给标准有了很大缺口,“皇粮”不保,“铁饭碗”装不满了。我们来到深圳特区,更为一些现象咋舌:一公斤大米二元多;一碗阳春面三元、五元;一次简单早茶十元钱打不住;宾馆包伙,起点价二十元一天,其数量、质量实在不敢恭维。这么高消费水准,战士怎么过? 汽车从五十三层国贸大楼身边擦过,顺着特区铁丝网长廓往前,穿越树丛花径,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军队以“斤半加四两”为主要内容的“菜篮子”工程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然而,另一种工程——“粮袋子”却被人们淡忘了,如今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所谓“粮袋子”,是指部队生活中用于制做主食的各种粮食用品。自古以来,人们都把粮食与国家和军队的命运连在一起。从我军南泥湾开荒种粮解决温饱,到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饥饿魔鬼夺去数以万计生命等无庸讳言的历史事实,足以说明“粮袋子”的敏感性不亚于“菜篮子”。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9日至4月7日,我们对某师饲养万头商品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养万头猪是怎样提到日程上来的该师地处山区,部队均住在山沟里,自然条件差,生活艰苦,连队家底薄。1985年底,军委提出在两三年内实现“斤半加四两”的号召后,师党委认为,要实现“斤半加四两”,主要是养好猪,种好菜,而种菜全师地少,且缺肥缺水。针对这种情况,师党委提出以发展养猪为突破口,解决人均每天一两肉和一两动、植物油的问题,同时利用猪粪改良土壤,把菜地、茶园种好,以增加收益,改善生活,积累家底。接着组织人员到市外贸、食品、饲料等部门进行调查,走访当地群众,认为大面积养猪是可行的。为摸索经验,分别在两个团的两个连队进行养猪试点。×××团三机连养猪101头,实行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中央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全军各部队认真贯彻军委首长关于搞好农副业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努力改革经营管理,农副业生产取得显著成绩。1983年以来,特别是军委提出“斤半加四两”以后,全军新建和扩建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骨干项目705个, 养殖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报》1987年7、8、9三个月连续发表了教育训练与生产经营关系方面的文章。有的文章认为:部队中存在“斤半加四两”,胜过演兵场,产生了重生产经营轻教育训练的现象;有的说:军队需要搞一些农副业生产,但是,如果不统筹规划,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甚至经商做生意上。会动摇军队是一个战斗队的根本职能;有些事情,仅从局部或眼前看,可以解决本单位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后勤工作中,我们按照总后洪部长提出的“两少两好”的口号,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各项后勤工作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在生产经营中,广开了财源,增加了收益,弥补了军费的不足,为落实“斤半加四两”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最近我们通过回顾自身近几年的工作和下部队调查研究,发现在落实“两少两好”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突出的是对增产比较注重,对节约有所忽略,对增收比较注重,对节支认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用军事经济理论指导后勤工作,把提高经济效益的着眼点主要放到了增产和直接收益上,没有把减少浪费和提高效益看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际上,我们做后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5.
去年来,某集团军炮兵旅“斤半加四两”工作从生产、供应、管理三方面着手,做到了讲实际、严管理、高效益。1988年1~7月份全旅农副业生产收益达81万多元,自产蔬菜78.8万斤,肉类15.5万斤,鱼禽旦5.35万斤,动植物油2.39万斤,豆制品4.3万斤;人均每日自给蔬菜18.9两,肉类3.7两,鱼禽旦1.29两,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按标准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做到了三个百分之百,积极促进了该市征兵工作。2001年荣获遵义市“优抚安置先进市”,2003年被评省级双拥模范市。百分之百落实优抚金发放。对所有革命伤残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及红军失散人员的定期抚恤和定期定量补助,均按照优抚对象生活补助自然增长机制,人均年增长60元落到实处。百分之百落实优待金标准。对农村义务兵的家属实行优待,每人每年2260元,达到上年农  相似文献   

17.
情怀     
中尉和士官同住一室,这次又同时休假,为的也是同一个目标——侍候月子。一个月后他们在连队会面了,熄灯号响过后两人还在饶有兴趣地谈论着: 怎么样,男孩女孩?中尉先发话了。男孩,一个七斤半的大胖小子,你呢? 唉,别提了,丫头片子,刚出生时六斤四两。顺利吗?士官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武警部队基层财务管理实现了由“标准加补助”到“标准加管理”的重大转变,财务管理秩序逐步规范,管理效益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基层财务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是“当家人”法规意识淡薄,“管家人”业务素质差,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机关指导力度不够。为实现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军队面临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突出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靠国家大量增拨军费不可能,关键是落实军委杨副主席关于“标准加补助”的指示,使军队生产有一个大发展,五年内要实现收益翻一番。这就对全军生产经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生产经营大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长期经营、长期建设的  相似文献   

20.
“我区为团队营连部建设解决经费20万元,将820公交延长至团部、为小张每月解决500元的困难补助……”这是5月11日,天津某预备役高炮团第一政委、天津市塘沽区区委书记刘长喜和塘沽区副区长、该团预任副团长王玉燕等预备役军官来团上岗办公的一个场面。近年来,该团为了更好地落实预备役部队党管武装、双重领导制度,充分发挥预备役军官作用,经过摸索建立了预备役军官上岗办公制度,由此来挖掘和发挥预备役军官参与部队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了部队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