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组织还应是个“家”马蛟历史上,我们党的组织一向以“家”的形象出现,给个人以家庭般的温暖、关心、体贴和爱护;个人也以组织为“家”,充分信任和依靠组织,可谓“无话不对组织说,无事不对组织讲”。然而,当前组织对个人那种家庭般的关心渐渐淡化了,个人对组织的信...  相似文献   

2.
胡正兵 《政工学刊》2014,(12):72-72
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需要纠正“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等类似的“非组织的批评”问题,希望红四军能认识到“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里讲的“非组织的批评”主要是指在党的会议上,不重视党内会议的严肃性,不注重发挥党内批评旗帜鲜明的战斗性.其结果必然是贻误个人、毁坏组织。  相似文献   

3.
某部一名干部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组织决定让其转业,这下可把他给乐坏了。原来他早就想解甲归田,多次申请皆因不符合条件而未能获准,此次意外地被“处理”,正中下怀。象这样看起来为“处罚”,实则为“奖励”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工作无实绩,易地升官;甲单位干不好去乙单位,基层干差了去机关,本职岗位上不好好干调去搞生产经营(有实惠可得);跑官要官的就当官,老实傻干的就吃亏,等等。本应“处罚”的不仅不处罚,反而受到了“奖励”,怪不怪?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基地”组织,人们立即联想到的肯定是云中雾里的拉丹、无处不在的恐怖分子、神出鬼没的武装人员。其实,在也门、埃及、利比亚和叙利亚等中东各地都有“基地”组织力量活动,其中“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就是“基地”组织的一支重要力量。眼下,也门已成为“基地”组织在阿拉伯半岛的大本营。  相似文献   

5.
所谓“职务”,词典中解释为:“政治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的公职人员,是组织根据需要安排的岗位。”因此,拥有一定的“职务”是能否有所作为、有多大作为的重要条件,它给人们提供了施展才智的舞台。大致说来,职务越高,用武之地就越广阔。于是这就成为不少领导同志不  相似文献   

6.
严格考核管理,理顺使用渠道。稳定基层军官队伍,必须在组织制度上有保证。从组织上讲,安排进退走留和提拔使用,是影响干部思想稳定的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为此,一是要把“出口”关,实行“三个控制”,即:严格控制调出,对不安心基层而自己活动调出的和对上级借调而又无法补充缺额的,一律不  相似文献   

7.
“基地”组织是本·拉登于1988年在阿富汗成立的一个国际性的伊斯兰恐怖集团,总人数约1.3万,主要有阿拉伯人、巴基斯坦人、菲律宾人、车臣人等组成。阿富汗战争打垮了“基地”组织体系,摧毁了其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消灭了部分有生力量。同时,国际社会对逃往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进行严密搜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美国全力搜捕的22名“基地”组织高层头目中,已有2/3的人以及3000余名“基地”分子被打死或抓捕。这里介绍几个主要头目的被歼情况。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存在的组织领导不统一、建设要素不配套、诸多环节不衔接、各种力量不到位、遂行任务能力低的问题,从改革现行机制人手,建立适应“两场”的“一体化”建设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锋 《环球军事》2009,(11):19-21
5月19日,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在议会说,斯政府军已在打击“泰米尔伊拉姆解放猛虎”组织(简称“猛虎”组织)的军事行动中取得最后胜利,猛虎组织被完全击败,政府军收复了该组织所占据的“每寸土地”。  相似文献   

10.
一、着眼“硬件”建设 ,在“堵”上下功夫。古语说 :“亡羊补牢 ,未为晚矣。”虽然部队事故案件时有发生 ,但不能像有的同志说的“全军几百万人 ,要完成训练、演习等那么多有危险的任务 ,出点事故、案件是难免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推脱责任、自我安慰的消极思想 ,万万要不得。那么 ,如何“补牢” ,如何“堵”呢 ?(一 )发挥组织功能 ,打牢“堵”的基础。“两防”工作不是单靠某个领导、几个干部就能解决的 ,必须依靠组织的群体力量 ,群策群防。①充分发挥党委、支部抓“两防”的力度。党委、支部要把“两防”工作放在部队全面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1.
詹龙 《政工学刊》2002,(3):64-64
笔者偶遇几位刚从基层考取的在读研究生 ,交谈中了解到 ,部队领导和各级组织对他们很重视和关心 ,对他们考研非常支持 ,也希望和欢迎他们毕业后回老单位工作 ,并与他们签订了意向书 ,这使他们倍感组织温暖。但也有个别同志对签订意向书反应消极 ,觉得有点迫于压力 ,心理上不太情愿。与研究生签订意向书 ,是领导重视、关爱人才思想的真实体现 ,是基层部队保留人才的具体措施 ,却为何没能赢得“才”心 ?细究其因 ,主要是个别单位领导留才心太切 ,总担心自家的“金凤凰”一放了就会飞走 ,单位花费了大量精力关心、培养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  相似文献   

12.
在搜捕本·拉登、“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行动中,一支秘密的中央情报局小组在联合空袭和地面军事行动中起到了先锋作用。这个名为“特别行动小组”的小组成员是第一批进入阿富汗的美国人,约有150名成员,其中包括飞行员、操作带有导弹的“食肉动物”无人侦察机的人员和地面操作人员,其成员不穿制服,每6人为一组开展活动。该小组提供的情报为美国飞机炸死数名高层“基地”组织成员和塔利班领导人立下了汗马  相似文献   

13.
龙文 《政工学刊》2014,(2):77-77
对于军队而言,“金牌”指抓部队要出成绩、得荣誉,“底牌”指抓部队要打基础、无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官兵把荣誉看得过重,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甚至以牺牲做人原则、安全底线等来换取“金牌”;有些官兵为了保证“底牌”不出问题,不敢不愿去争取“金牌”。这些想法都不科学、不可学、不可取。笔者认为,“金牌”与“底牌”同等重要,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今年4至5月,我县组织各工委、乡镇的民兵应急分队协助公安机关对非法组织“门徒会”活动比较突出的瓦岗、卡哈洛、上田坝三个工委进行打击和整治中了解到,这三个工委有11个乡,48个村,建立非法“门徒会”组织机构13个,蒙蔽群众参与人数达3346人。其中有党员,村支部书记,村组干部,乡人民代表,退休干部和工人。这些人受“门徒会”骨干分子的嚣张气焰影响,不搞生产,不讲团结,专门阻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干扰基层政权建设。  相似文献   

15.
由于识人不准、考察不细等原因,有的干部刚刚被提拔到新的领导岗位,群众就反映其有严重问题;有的干部犯了错误后,一查早就劣迹斑斑。针对这种现象,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为此,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有些人早就有不廉洁行为了,但我们在考察时却未能发现,结果导致其中一些人仍然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上有人把这种现象说成是‘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虽然“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干部是极少数,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党的形象,破坏组织工作的声誉,必须下大气…  相似文献   

16.
近 年来 ,一些官兵参加了地方名目繁多的“联谊会” ,如“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他们经常或明或暗地开展活动 ,极少数甚至演变成了颇具封建特色的“结义”行为 ,给部队建设带来危害 ,应加以纠正。一、加入“圈子” ,容易形成“小团体”。军人加入“联谊会”后 ,会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也就频繁起来。尤其是个别基层领导的参与 ,对联谊活动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官兵甚至把圈友关系胜过组织关系 ,出现遇事不找组织找会友 ,办事不走正道走圈道的现象。这种以“圈”划界 ,于团结不利 ,于工作有害。某部干部张某 ,加入“…  相似文献   

17.
提到“大兵团作战”这几个字眼,有的人不免谈虎色变,自觉不自觉地给一些民兵活动罩上一层“左”的阴影。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的今天尤为明显,致使许多该成建制开展的民兵活动,有时想组织而又组织不起来了。对这个新问题究竟如何去理解,湖北省罗田县人武部率领民兵承包天堂水库整险加固工程建设的实践,对此作出了  相似文献   

18.
“架子”与“面子”吴青山生活中,常发生为了“面子”放不下“架子”。放不下“架子”而丢了“面子”之事。有的干部误认为:“我是官,你是兵,我就是领导你、管你的。”对自己不甚熟悉的业务,不愿意向下级、老兵请教,怕有失体统,便耻于下问。某舰有位毕业不久的电工...  相似文献   

19.
标签是社会(他人或社会组织)给有关人员加上的一个身份证明,是社会对一个人的性质所进行的界定。比如“这个人乐于助人”、“这个人是小偷”、“这个人不诚实”等,这里的“乐于助人”、“小偷”、“不诚实”,就是社会给这个人贴的标签。有的连队领导喜欢给战士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某某是“落后分子”、某某是“重点人”。实际上,无论是对某战士“怒其不争”而“斥其不奋”,还是爱兵心切而时时刻刻记着个别战士存在的缺点以促其改正,甚或是以一个“杀鸡儆猴”的样板教育别的战士,不论从哪种角度来看,给战士贴“反面标签”的做法都要不得。(一…  相似文献   

20.
“蓝军”是军事演习中对模拟敌军部队的专称,而“红军”则是指已方部队。《沙场点兵》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现代化“蓝军”的风采,那么,“蓝军”是如何产生和使用的呢?演对抗,兴蓝军“蓝军”最早起源于我国的模拟敌军对抗演习。公元1572年,明代将领戚继光在蓟州镇汤泉就组织过一次对抗演习,他组织了一支为数众多的“假扮敌军”部队与守备部队对抗,演练了突袭与报警、攻城与防守、突袭与增援、扩张与反击等问题。这次大演习持续了二十天,参战的士兵有十万之众,将士不下千人。这支“假扮敌军”部队就是“蓝军”的雏形。后来,我国又断断续续地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