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通过分析市场经济对军需保障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需保障工作应采取的相应的对策:适应物价变动,确保军需经费增长;参与市场流通,改革军需物资筹措方式;依托社会市场,提高军需保障社会化程度;强化管理机制,提高军需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2.
军需保障体制与军需保障力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是军需保障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本文在分析现行军需保障体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军需物资的筹措应走向社会,公开向社会招标,当前情况下主要是被装和军粮筹措方式应予以改革,走向社会化;军需物资供应按区域成立军需供应中心;伙食费计划单列,专户储存,由军需部门负责管理与结算;在连队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营办伙食。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军军需保障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力量在我军军需保障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如何运用好社会力量搞好战时军需保障是当前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分析依托社会力量搞好战时军需保障的重要意义出发,探讨了依托社会力量搞好战时军需保障的方法和应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军需保障一体化应包括军需保障社会化、联勤军需保障和军需保障战勤一体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文章分析了这三方面内容在军需一体化中的相互关系,分别提出了建设一体化军需保障力量的措施,并对一体化军需保障力量的规模进行了博弈分析。  相似文献   

5.
饮食实行社会化保障后,军需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认真履行监管职能,确保官兵利益。就伙食管理来讲,关键是价格,因此,加强财务监管,应作为监管的主要内容纳入到整个军需管理职能范畴。一、强化财务监管的必要性1.终极目标的非完全一致性,要求军方加强财务监管。实行社会化保障,必然会带来军方的期望值与承包方追求利润之间的矛盾。作为经营性  相似文献   

6.
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是全军后勤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全军后勤十分关注、积极探索的热点问题。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包括生活保障社会化、通用物资筹措、供应和储备社会化、军需生产和部分装备修理社会化、基础设施社会化以及人才培养和科研社会化等内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实质,是依托社会办后勤,最大限度地提高后勤保障效益。  相似文献   

7.
军需勤务理念是对军需使命和职责的价值规范,是军需保障精神的高度概括,是指导军需决策的思维方法。在目前以体制一体化、方式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和管理科学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军需建设中,实现理念创新是其中的基础和关键环节。为确保现代军需建设方向和质量,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现代军需勤务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市场保障、服务品牌、配送保障和法治保障理念。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以人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是以人的存在、需要、满足为中心,以追求人的发展完善为目标的思想。军需勤务作为军需人员为广大官兵提供吃、穿、用…  相似文献   

8.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军需保障不仅体现了军需保障的一般规律,而且集中反映了现代条件下局部战争军需保障的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军需保障的水平及发展趋势。研究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军需保障,能给我们不少启示。海湾危机发生后,美军立即实施了“沙漠盾牌计划”。从本土到驻外基地,美军远涉重洋,短短时间内,在海湾集结了50多万兵力,约占其总兵力的1/4。在既有空战又有陆战,既有海战又有登陆战,广泛使用了除核、化学、生物武器之外几乎所有的最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不但在战法运用上不拘一格,在军需保障方法上也多有创新,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需勤务发展的方向。对我军军需保障的启示是:主动调整和确立军需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军需体制改革;构建“扁平矩阵式”的战时军需保障指挥体制;建立军地一体的军需动员机制;创新军需保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军需信息与指挥决策一体化,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战场各领域的军需保障信息采集、处理纳入统一的网络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达成军需保障信息采集多维化、处理自动化、流通网络化、指挥决策实时化。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以其作战行动的突然性和复杂性,战场情况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改变了传统军需保障的观念与模式,致使战场军需保障信息与军需指挥决策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作战部队军需保障信息与指挥决策实现一体化,使军需指挥员能充分掌握战场军需保障的主动和优势,及时分析判断战场情况并做出…  相似文献   

11.
一、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物资联勤保障的组织实施1·构建权威高效的物资联勤指挥体系,实施集中统一的联勤指挥。一体化联合作战条件下,所构建的物资联勤指挥体系应具备指挥上的权威性、结构上的联合性和编组上精干轻便等特点。通常可分为三级:统帅部后勤物资联勤保障领导小组。由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和军兵种军需物资油料部组成。主要负责:制定和下达联合作战物资联勤保障指示;对军队和国家、地方用于支援联合作战的战略物资资源实施统一组织和计划、分配、调剂与控制;对参战的各战区物资联勤保障力量进行统一指挥和协调;组织各军用物资采购…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部队编制体制的逐步完善,适应军队作战的管理机制逐步顺畅,新诞生的军需物资油料部门正落实其新的职能,实现其新的目标。新型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的素质标准随着时代进步赋予了它新的内涵,迫切需要围绕这一新内涵,架构新型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从而有效地加强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建设。1新型军需物资油料管理人才,首先应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的现代化军人我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永葆政治合格、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是对每个军人的基本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13.
军需教育近代化是晚清以来实现国家军需独立的主要途径。1903年清廷在保定的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内开设经理科,拉开了军需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此后又通过设在保定的陆军军械经理师范学堂、陆军经理学堂、陆军军需学堂,接续推动军需教育。辛亥革命之后,南京临时政府创办中央陆军军需学校,初步开创了学员班、学生班两种军需教育模式。南北共和告成后,张叙忠随中央陆军军需学校迁入北京,建立了北京陆军军需学校并任校长。北京陆军军需学校通过健全教育制度、严肃校风校纪,在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多措并举,为陆海军培养了大批军需专业人才。1920年代,因北京政府财政日益困难和当局需求之变化,张叙忠接连修订《陆军军需学校条例》,积极调整办学思路,推动办学之转型,使得陆军军需学校在风云激荡的岁月中得以继续运转,军需教育之近代化亦得以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体系作战要求军需具备相应的保障力。加快转变军需保障力生成模式,应瞄准高度融合,完善军需信息系统;立足多元一体,构建军需保障力量;突出精确透明,筹划军需保障资源;创新组练方法,加强军需专业训练。  相似文献   

15.
军需专业教育诞生于解放战争战火硝烟中。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以及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推进,军需专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全面转型中实现跨越。回顾军需专业教育60年光辉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于实现军需专业教育新的跨越,推动军需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是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并阐述了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需保障能力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军需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全军军需工作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进行全面改革:确立军需联勤保障体制,配发新一代服装,实行新的食物定量标准,实施饮食保障和商业服务社会化、被装供应货币化和军需办公自动化等。院校教学要紧跟改革的步伐,瞄准部队需求,围绕“保障打赢”目标,构建“两贴近”轮训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18.
“物资保障社会化”这个概念值得推敲。从某种程度上讲,物资保障社会化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军队是一个非生产性的武装集团,物资只能来源于社会,即物资保障本来就是社会化的。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主要指服务保障社会化改革。物资保障社会化可分为计划性条件下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社会化,分散的社会化和集中的社会化等类型。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要求,提高学员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军需保障能力,近几年来,我们在战时军需勤务学课程教学中,以现代局部战争为背景,以“四种”作战样式为内容,以提高战场军需保障效益为重点,以培养跨世纪战时军需保障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整体建设,加大了教学改革的力度,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有了新  相似文献   

20.
军需保障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贯穿于战争的始终,制约着战争的进程,影响着战争的结局。经过教千年的发展,中国军需勤务在组织体制、物资筹供方式、军需装备、供应标准和军需仓储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现代的革命性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