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UG的液力变矩器叶片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力变矩器叶片的设计工作一直都是液力变矩器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设计出合理的叶片形状,以提高变矩器的效率,在液力变矩器叶片的参数化设计中,应用了UG软件,把液力计算所得到的参数转化为叶片的实体模型,可以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制造水平,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将液力偶合器滑差特性用于舰船推进系统稳态特性分析和机-桨联控曲线设计,由此发现滑差变化规律.分析了两种正常工况和五种应急工况下的"船-桨-机"匹配稳态特性以及用液力偶合器滑差所做的主机负载判别.有关滑差的主要研究结果有:按螺旋桨特性工作时,液力偶合器滑差的大小既取决于船体阻力特性(它决定了螺旋桨负载特性),又受液力偶合器自身的"效率-转速"相关性(运转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油泵车是装设取力器、增速器、油泵等设备用于部队输转油料的专用汽车,以油泵工作特性和汽车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为基础,以按需取力、经济运行为目的,探讨了油泵车上油泵增速器传动比的优选法,这对保证发动机泵机组的优化匹配与合理运行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舰船液力偶合器数学建模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某研究项目中所使用的液力偶合器数学建模新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从舰船动力装置动态建模与仿真的实际需求,分析了液力偶合器数学建模的困难之处:寻找一种通用的数学形式,以实现:①额定工况滑差及其附近实验数据的内插与外延;②过渡工况(如液力偶合器结合时其滑差从100%变到额定工况滑差附近的过程中)液力偶合器数学模型的设计.叙述了液力偶合器的人工神经网络数学建模的要点,分析了液力偶合器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在舰船动力装置计算机仿真中的结果.最后,总结了液力偶合器人工神经网络数学模型今后需进一步完善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车辆传动装置部件温度以及流过部件的传动油温度,根据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车辆传动装置温度模型,包括传动装置产热模型、部件温度模型和传动油温度模型,将模型进行耦合迭代计算,得到某型车辆传动装置不同工况下传动装置的温度,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最高车速工况下,传动装置三轴的温度最高,流过前传动的传动油温度最高;在最大负荷工况下,液力变矩器温度最高,综合传动箱前箱体的温度比其他箱体温度高,流过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油温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履带车辆下长坡制动过程中不同制动力的分配关系,在液力减速器和整车下坡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液力辅助制动的履带车辆下长坡制动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履带车辆整车动态仿真模型,对液力减速器的持续制动性能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车辆下坡持续制动时,适时应用液力减速器,能够有效分流整车制动功率,明显降低机械制动器的工作负荷,满足整车安全恒速下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油料装备中发动机与油泵的合理匹配是设计中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介绍 了油料装备发动机与油泵的匹配原则,分析了油泵和发动机工作时所需的动力,发现发动机 在驱动油泵时具有一定的功率储备,尤其是共用发动机具有较大的功率储备,提出利用发动 机万有特性曲线进行匹配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星液力")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是一家专业研制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的企业,拥有三十余年的成功经验及稳定的生产工艺,掌握液力传动、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液压与电子技术、试验技术等专业技术,自主研发了第四代换挡控制系统、MA系列自动液力变速器和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双变一体行星式3000马力的液力变速器,产品研发和设计  相似文献   

9.
综合液力传动和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设计一种新型履带车辆静动液辅助制动系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关键元件的参数匹配原则。该系统不但实现制动能量再生,而且通过在动力耦合系统中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实现主动轴与液压混合动力系统之间动力的柔性连接,同时还使车辆具备了液力制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星液力")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是专业研制生产大功率液力变速器的高新技术企业、第三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十二五期间,凯星液力坚持科技创新,加快产品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引领行业发展产品成功替代进口1980年初,在军转民大环境下,凯星液力的前身长新机械厂开始研发  相似文献   

11.
基于磨损的柴油机性能灰色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柴油机性能传统的预测方法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在数据较少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文中对磨损与漏气量的关系以及漏气量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基于一组磨损与漏气量的数据,采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柴油机性能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热漏对热机最优性能的影响,导出存在热阻和热漏损失的定常态流不可逆热机的功率、效率关系。所得结果不同于仅存在热阻损失时的内可逆热机的功率效率特性,且与实际热机特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某型柴油机进气道通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某型柴油机气缸盖进气道流量系数和涡流比随气阀升程的变化规律,以及进气道前后的压差对流量系数和涡流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型柴油机进气系统在低负荷时可以实现较大的涡流比,从而可以改善柴油机低负荷性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空气深度预冷组合循环发动机——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Synergistic Air-Breathing Rocket Engine,SABRE),采用部件法对其进行建模,匹配计算得到吸气式模态下飞行走廊内其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并研究其高度速度特性。计算模型可信度较高,推力误差小于6%,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SABRE吸气式模态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SABRE兼具火箭发动机大推力和航空发动机高比冲的特点,吸气式模态下比冲介于21 300~27 380 m/s,随着高度速度的增大,其推力比冲先增大后减小;SABRE利用预冷器将入口空气温度降低,可使其空域速域拓宽至25 km、5Ma,满足高超声速飞行的动力需求;发动机速度下限由压气机最大流量决定,速度上限则由氦气回路减压器工作限制条件决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正反向量子斯特林循环的最优性能.在经典极限下,导出了循环的有限时间热力学性能界限和优化准则.得到了斯特林热机、制冷机和热泵特性参数之间的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三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性能计算模型、单级入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质量模型和弹道模型,以起飞质量为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实现单级入轨的发动机基本参数。结果显示:三组元发动机性能比氢氧发动机高10%。本研究是三组元发动机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航空发动机可以对空气增压,并且增加气流温度,理论上存在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的可能。分析了气源对引射器性能的影响以及引气对航空发动机的影响,介绍了3种航空发动机在超声速引射系统中可能的布局方案。针对某领域内的排气参数要求,分别对3种布局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上游气体压强为0.044×105 Pa和0.029 3×105 Pa时,通过合理选择发动机的布局以及工作参数,发动机可以直接将上游气体排出或者作为驱动气源应用于超声速引射系统。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计算涡轮增压柴油机高原性能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涉及复杂的数值模拟计算,可以在较宽广的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范围预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对两台车用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实例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海拔高度变化和温度变化引起的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性能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工质与热源间热阻损失的内可逆热机模型基础上,用一常数项表示热漏损失,用一常系数项表示循环中除热阻和热漏外的其余不可逆性(如摩擦、涡流、非平衡等),建立了一个不可逆定常态能量转换卡诺热机模型,并对其进行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导出循环的最佳功率与效率关系,并得到了最大功率及其相应的效率和最大效率及其相应的功率。由此模型可准确描述各种不可逆性对热机性能的影响。由此得到的热机功率效率特性与实际热机特性相同。  相似文献   

20.
以舰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以及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TBD620柴油机进行缸内示功图实机测试和放热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主辅双进气道系统是解决舰用大功率柴油机低负荷性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