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略论《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兵思想及其进步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先秦道家重要典籍,传世本《文子》第十二篇《上礼》继承了老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其“以正治国”强调随时、顺性、合俗、利民、能因、无为,在此基础上,其“以奇用兵”强调因民之欲、不从己出、用兵以诚、用兵以时、以仁用兵、用兵以礼、用兵以道等。与诸子相比,具有独特之处。这在1978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文子》残文中得到证明。本文试从分析《文子》“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内涵入手,来探讨《文子》用兵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之作,它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因其在汉代以后被尊称道教经典,所以又称其为《道德经》。《老子》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以《老子》道家思想和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儒道互补文化,构成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根基。《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政治、军事、宗教、医学、养生、气功和武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之中,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等各种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在相当程度上促成了言语交际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发展,使得多种不同特色的言语交际观逐渐形成。其中儒、道、墨三家尤其具有代表性。 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道家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言语交际的,他们主张“行不言之教”,反对无谓的辩论,否定对言语美的追求,而把“大辩若讷”视为言语交际的最高境界。 墨家学派在言语交际观上则恰好与道家相反,他们特别强调言语交际的功利性和实用价值,认为符合逻辑的朴实的言语是最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在老学研究史上,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或认为它是以兵喻道的道书。频繁的春秋战事,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战争”这一重大社会现象进行思考。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东方第一哲人”———老子,更是责无旁贷了。从这个角度看,《老子》一书涉及兵学...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她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回信说:“《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朱子章句集注》。《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  相似文献   

6.
《道德经论兵要义述》是一部以《老子》各章首句为题,儒、道、兵思想杂揉,着重论述如何不战而胜,不争而取,兵去战的战略性兵书,共4卷,81章。作者王真,唐宪宗时人,“少司儒业”,后“久从戎府”,由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兼掌军事。此书原为上下两卷,后离为四卷,于元和四年(809年)七月上于唐宪宗。《道藏》、《宛委别藏》、《指海》等均有收录。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战乱不止,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王真上此“述”的目的,似想为改变这种现状开一剂以文止战的药方。李唐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裔,唐太宗诏称“联之本系出于往史”…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 ,将《道德经》视为一部兵书且予以系统言说的 ,只有唐代的王真一人。在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 ,虽然有论及兵事之细微末节者 ,但其探讨的重点在于“不争”、“无为”。王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用意就在于“劝人君无为于上 ,不争于下。”王真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观念融入于他对兵战之思考 ,而极力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军事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又名《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通常称之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下篇,通常称之为《德经》。早在唐代,王真就有《老子》是一部兵书之说,甚至认为“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但是,明代的焦竑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老子》明  相似文献   

9.
老子以“道法自然”、“天道尚慈”为法理依据,提出了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对战争的本质、性质和起源以及军事战略战术原则作了独具匠心的回答。“处柔、主静、守中”是《老子》军事人道主义政治观的三大基本运行法则。道家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正治国、无为而治”的政治艺术,“处柔克刚”、“不争而善胜”、“恬然为上”的战略思想以及“欲擒故纵”、“以奇用兵”等战术理念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对现代军事政治文化研究仍不失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军事思想基础是《老子》哲学 ,通过对这两部名著有关思想的评析和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孙子兵法》几乎通篇充满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光辉 ,其卓越的军事战略思想均可从《老子》那里找到影子 ,可以说《老子》哲学思想是《孙子兵法》这部不朽名著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白荣海  杨京 《政工学刊》2008,(10):35-36
老子的道治以“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中心,始终贯穿着和谐思想和人文理念。重新认识老子的思想精髓对改进部队管理、推动和谐发展有极好启示。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思想宝库之一,虽然仅仅五千言,但所蕴含的丰富清廉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仍然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很深的启迪作用。 一是无私无我、道德不灭的思想。万事万物有生、长、老、死,人也不例外。老子认为,唯一不死的是自然的规律(即“道”)和人高尚的品德(即“德”)。“德”是“道”的应用和体现,因此,高尚的品德应符合“道”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有“一体”、“合体”、“统体”等概念,其含义与近代出现的“整体”一词相近,但它们所强调的侧重点各有差异。“一体”强调的是矛盾诸方面的一致性,淡化其对立性。惠施所谓“天地一体也”①,《庄子》所谓“生死存亡之为一体”,《仪礼》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丧服》),《白虎通》所谓“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等,都是强调矛盾各方的一致性。“合体”则侧重于讲矛盾双方的结合、交合、调合、融合之意。《庄子·达生》所说“无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而成始”,《春秋繁露·基义》所谓“物…  相似文献   

14.
他们能犁波耕浪,他们能穿云破雾。他们既能搜索、攻击水下潜艇,又能侦察轰炸水面舰船;既能巡逻警戒,又能海上救护;既能水上运输,又能空中灭火。他们是我国唯一的一支水上飞机部队!早在两千年前,我国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曾经幻想过一种既能在海上象鱼那样游,又能上天象鸟那样飞的两栖动物,名叫“鲲鹏”。庄子是否有特异功能,知身后之事,已无从考证。但今天,他的神话的确变成了现实,人类发明了既能在海上滑行,又能上天翱翔的“水上飞机”。1905年6月,法国巴黎。一架箱形风筝式滑翔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必须承担的责任的一种认定,亦是人们对大学组织应有价值的一种判断和要求,布鲁贝克在其经典著作《高等教育哲学》中从“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两种哲学论角度讨论大学的使命,实际上两种哲学观各有其合理的逻辑,从当前高等教育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看,在认识论基础上更应强调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大学应始终不忘其为对国家负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南宋的辛弃疾不但是著名的词人,而且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既有实际的领兵经验,又有《十论》、《九议》等系统阐述其军事战略思想的奏章。在这些论著中,他对于宋金之间的对抗从“审势”、“察情”、“观衅”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反南北定势论、反明日亟斗论,以及“绝岁币、都金陵”与“守淮、屯田”等重要的战略性建议,阐发了任败而胜、以失为得、转害为利、变弱为强等军事辩证法的转化观。  相似文献   

17.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道家、墨家的军事思想,从根本上说,都渗透着人本主义的精神,都以“非战”和“反战”为自己对战争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与儒、道、墨截然不同的是法家的军事思想:执著的功利原则,崇尚实践、菲薄空谈的特色,既“主战”又“慎战”。  相似文献   

18.
老子被王夫之称为“言兵者之祖”,所著《道德经》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兵书,但蕴涵着丰富的军事思想。将帅素质是其着力论述的内容之一,本文从“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天下”的政治智慧,“恬淡为上”的心性修养,“慈”、“俭”、“后”治军用兵操守,“不争而善胜”的军事才华四个方面,对其将帅素质观进行筒析,掘其精华,以期展现老子对将帅素质的独特要求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兵团教育与研究》的创办,令人欣喜。就第一、二期来看,笔者认为她正在努力地朝着她在《发刊词》中提出的“高格”、“警策”、“创新”的目标迈步。 ——“高格”,就要求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在这一点上,第一期中树蕙、滋兰的《试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和第二期中滋兰、立峰的《漫议师范院校学报的地方色彩》以及朱正国同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新探》较有代表性。前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科学地论证了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与科研“源”与“泉”的辩证关系,令人信服地阐明了高等师范院校科研的重点应“放在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老子》军事哲学思想:一、从根本战略思想看,《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其实质是认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二、从谋略角度来考察,《老子》主张面对强敌,弱军不妨先退一步,后发制人,因而取胜;三、在前两点基础上形成的一套以弱胜强的独特战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