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构建军民融合式财力保障机制,是利用国家财力资源提高未来战争财务保障能力的需要,是走有中国特色军民融合武发展路子的必然要求。在初始阶段,除要建立制度和制定规划外,还要建立融合机制。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要建立“资源统合型”军地投资协调机制、“多维协作型”军银协作保障机制和“对接配套型”军地政策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2.
车瑞金 《国防》2013,(10):31-3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军分区系统具有军地双重领导的独特优势,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按照“军地联动、共建共享、互兼互容、互利共赢”的思路,不断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丰富融合内容,努力走开具有区域特点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3.
推动国防动员领域的军民融合,需进一步健全军地领导体系,奠定融合的组织基础;不断拓宽民用搭载渠道,夯实动员潜力基础;加快整合军地各种资源,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加速推动动员融入经济政治,夯实融合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4.
宿云波  侯蕾  王朝 《国防》2016,(9):61-63
新形势下,国家海洋安全与发展利益拓展,对海上方向空中远程投送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要加强军民融合力度,建立军地联合指挥体制,加强远程投送动员力量建设,开展针对性演习演练,完善信息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海上方向空中远程投送能力,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军地融合的概念和主要内涵,作者认为军地融合是实现军民结合的重要战略,并就山西军地融合战略的现实分析与未来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他呼吁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军地融合战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勇 《中国民兵》2013,(9):23-23
山东省定陶县人武部坚持按照“军地共建、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思路,敞开大门办基地,用好军内外各种资源,使民兵训练基地成为该县的“高等学府”,取得了良好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魏化勇  张建忠 《国防》2014,(3):66-67
为深入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地方装备科技资源优势,弥补现役部队装备保障力量不足,保障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安徽省军地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周密筹划,军地合力、务实推进,按照与基干民兵“统筹编、重点建、归口管、共同保”的原则,坚持“四个着眼、四个规范”,探索了民兵高新技术装备保障分队“编、训、管、保”的方法路子,有效提升了高新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群众拥军传统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片英雄的大地又续写了军地共建的新篇章——军地共建基层组织工作。2009年12月3日,吉林省在这里召开推进军地共建基层组织工作会议,集中推广了延边等12个市县共建基层组织工作的经验,为这片热土上的共建活动再谱新曲。吉林省军区政委常跃说:“这项活动是巩固基层组织堡垒、拓展双拥共建模式、促进军地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既带动了边境基层组织建设,又促进了边境的繁荣稳定,通过军地基层组织建设资源的整合,形成优势互补,实现了基层组织工作的互惠双赢。”  相似文献   

9.
安亮 《国防》2014,(3):25-26
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提出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建设模式后,军民融合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共同做法。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进一步把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做好,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建设还严重存在着统得不够,缺乏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强有力的军地联合领导体制,融合项目和内容多是一事一议、个案协调,融得不深,军地重大建设项目基本是自成体系、自我发展,军队“所需”和地方“所能”壁垒重重,缺少军队需求“总入口”和军地对接“总出口”,机制不全,国家和地方在融合项目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利益补偿等方面法规制度不配套,军地双方积极性都不高等问题。比如,一些军队规划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不及时、不完全,一些重点部队进出口道路、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阵地配套设施建设难以有效搭载地方同类重大项目同步建设,公路、水路和港口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充分贯彻国防需求,战备渡口废弃,滚装码头严重不足,民用船舶、特种车辆、飞机等运输工具建设没有预置军事功能,战时加装改装困难;结合民用建筑建设人防工程不够落实,“以罚代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战略物资储备和应急生产准备不足,先进民用技术为军所用渠道不畅通,等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围绕实现富国强军相统一,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措施,把军民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连丰 《国防》2010,(6):74-74
河北某陆军预备役炮兵团按照“发挥协调作用,融合军地资源,坚持共享共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驻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条件,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首先,着力在应急力量联建联训上下功夫。把军事斗争准备融入地方应急能力建设范畴,整合军地应急资源。一是应急指挥体制的联合。协调驻地应急办,吸纳公安、安全、林业、水务、地震等有关职能部门,组建军地合一、分工协作的联合应急指挥体制,遇有应急情况,整体联动,协同处置。  相似文献   

11.
彭晓发 《国防》2006,(11):20-21
构建军地一体的后备力量快速动员机制,是适应未来作战需要、提高后备力量快速动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国防动员平战结合的具体举措。根据后备力量建设实际,当前构建军地一体后备力量快速动员机制必须在指挥机构、指挥平台、人才队伍、保障渠道和法规制度上下工夫、求突破。要建立军地统一的指挥机构。后备力量快速动员应在本级国防动员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必须按照“集中统一、平战一体、反应快速”的原则,由党政军领导共同组成权威高效的国防动员领导机构。要赋予国防动员委员会领导和指挥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能和权利,强化其领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针对预备役部队平时保障无实体、物资无储备的现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本着军地融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军地契约化保障新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新路子,极大地提高了预备役部队应急处突和快速动员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伟  伍宏波 《国防》2010,(6):30-30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涉及众多领域和诸多部门行业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强的领导和健全的机制,才能保障“融”得顺畅、“合”出效益。一方面,要加强组织领导。坚强的组织领导是军地融合发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要成立由地方党委、  相似文献   

14.
洪贤禄  李静 《国防》2013,(9):29-29
目前,军地信息资源融合发展还存在不少"瓶颈"问题:一是领导管理机制不完善。军地领导责任不明、信息资源上下不通、军地工作分离脱节的现象还较普遍,进而影响军地信息资源融合互通。二是军地装备、标准不统一。由于军队和地方的信息化装备、设备差异较大,各种数据统计标准和计量方法又不尽相同,军地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三是安全保密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15.
陈平 《国防》2013,(3):33-34
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是国防动员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紧紧围绕贯彻"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走活军地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造联合、权威、高效、顺畅的国防动员指挥体系。深化军地融合的动员建设理念。加强国防动员指挥体系建设,必须着眼军地联合指挥,树立军地一体、军民联合的建设理念。应着眼遂行新的职能任务需要,牢固树立军地全面融合的意识,使部队的指挥  相似文献   

16.
寇铁 《国防》2008,(9):24-26
新的历史时期,为适应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需要,必须统合军地领导、整合军地资源、融合军地优势、聚合军地力量、联合军地行动,全面推进军地联训、联防、联保、联建、联战的"五联"建设,努力提高军地联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协调军地同心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防动员系统着眼“面向三军、协调军地”的职能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促军地抗击疫情力量联防联动,形成了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的战“疫”合力。跨军地联动,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襄阳请求支援!”“宜昌请求支援!”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军民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近两年来,吉林省军区深入贯彻“军地融合”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按照胡主席“军队和武警部队要继续当好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的指示要求,着眼巩固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19.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依托地方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军事物流业动员体系,寓“战场”于“市场”、寓“军事物流”于“地方物流”,实现军地物流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叶聪阳 《华北民兵》2009,(12):38-38
胡主席指出,要进一步探索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内在规律,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当前,在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中开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局面,必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民兵预备役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营造军地合力、齐抓共建的浓厚氛围,切实通过汇军地之智,聚军地之能,举军地之力,不断推动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科学发展、快速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