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疆地区寄宿学校高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现状,并探讨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00名南疆寄宿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在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高二、高三年级在目标专注、心理韧性总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上显著高于高一年级;不同成绩水平学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韧性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总分及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绩两个因素可以联合预测12.9%的心理韧性变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领悟社会支持(PASS)问卷和总体幸福感(PGWB)量表,对新疆地区部分中学的10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中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其它支持和社会总支持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家庭类型中学生在领悟社会支持及各因子、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以及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总体幸福感中的对健康的担心这一因子与社会支持和各因子(其他支持除外)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其他各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及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P〈0.05)。结论:中学生的性别、家庭类型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方面表现出差异性,且中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53名高中生进行了测量,以探讨高中生成就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其结果为:1.高中生成就动机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均不显著(P>0.05);2.高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与年级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依据,对新疆喀什地区的几所民汉合校中的维吾尔族中学生进行了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调查,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汉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总体呈良好趋势,但个体自身特点、学校和家庭因素都会对汉语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其中性别、学习时间的长短、父母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显著,而年龄、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却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调查任职院校国防生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个性特征,为任职培训期间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采用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以及自编问卷方法,对535名任职院校国防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任职院校国防生自尊水平与专业、是否学员骨干等因素有关;自我效能水平与居住地等因素有关;任职院校国防生人格特征与军校生和军人群体相对接近,但与大学生群体有所不同。可见,对任职院校国防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该重点从提高国防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入手,更好地维护和提高国防生在任职培训期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师生社会支持与信息焦虑的相关关系,旨在找出能够用社会支持改善信息焦虑状况的办法。方法:采用信息焦虑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238名高师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师生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有极其显著性差异(F=6.083,P0.05)。2信息搜索与选择焦虑维度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4.218,P0.05)。在信息搜索和选择焦虑、信息饥渴焦虑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231,P0.05)。3湖北师范学院高师生信息焦虑和社会支持各因子间呈显著负相关(R=-0.153,P0.05)。通过回归分析,社会支持对信息焦虑程度具有预测作用(F=4.617,P0.01)。结论:通过增加社会支持来缓解高师生的信息焦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新疆地区252名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组织承诺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的组织承诺总体较高,其中感情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和民族认同承诺均高于一般水平,而经济承诺和机会承诺均低于一般水平。在人口变量上表现如下特点:(1)男性的经济承诺显著高于女性,其他维度及总分上男女无显著差异;(2)不同民族的双语教师的组织承诺总分及各维度均无显著差异;(3)中专学历的双语教师的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双语教师,组织承诺总分及其他维度上均无学历上的显著差异;(4)重点学校双语教师的民族认同承诺及组织承诺总分均显著高于一般学校的双语教师;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是驱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创业决策。为提高大学生创业决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回归的方法验证了390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在家庭背景、同辈群体、经济素养与自我效能感间的逻辑关系和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创业意愿外,家庭背景和同辈群体还影响个人的经济素养;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家庭背景、同辈群体对创业意愿的直接影响,高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意愿的促进作用比低自我效能感更强;自我效能感还调节了同辈群体与个体创业意愿的中介路径,低自我效能感下,经济素养对创业意愿促进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友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友谊满意度量表对136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35,p <0.01),与友谊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1);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友谊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友谊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友谊满意度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友谊满意度与情绪智力以及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密切关系,高情绪智力个体拥有较高水平友谊满意度,运用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友谊满意度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研究旨在探索优柔寡断人格、适应性、自我调节学习与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关系,揭示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对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干预提供启示。选取1654名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在中等偏下水平,学业拖延改变倾向在中等偏上水平,功能性拖延水平在中等水平;(2)优柔寡断与拖延行为呈正相关,情感适应性、自我效能与拖延行为呈负相关;优柔寡断、自我调节策略与拖延行为改变倾向呈负相关,适应性、认知策略与拖延行为改变倾向呈正相关;优柔寡断与功能性学业拖延呈负相关;自我调节学习与功能性学业拖延呈正相关;(3)大学生适应性在优柔寡断影响一般学业拖延行为中起到中介作用;自我调节学习、适应性在优柔寡断影响拖延行为改变倾向中起到中介作用;自我调节学习在优柔寡断影响功能性学业拖延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了解内初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本研究分别在石河子市四所内初班承办学校中,严格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了294名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探求内初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特征。结果显示:石河子内初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全国常模基本一致,学习适应不良主要集中在学习技术和学习态度上。在性别上、年级上差异不显著,民考民和民考汉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在全量表上差异显著,总体上民考民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优于民考汉学生。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夺文简要分析了夫掌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强化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以建构主义卷习理论隽指导,从“以学生为中心”、“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利用各种资源”四个方面提出了强化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信仰教育水平,实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对大学生所学专业的兴趣和深入程度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大学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了解了学生当前专业认同的现状,并探讨了造成现状的原因。研究发现女生的专业发展认同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专业身份认同存在差异,大一学生的专业身份认同得分高于大二学生;在地域差异上,专业身份认同和专业发展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建构、人本教学模式在体育保健学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建构、人本教学相结合的理论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传统教学模式为对照,通过测试获得学生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实验班学生兴趣水平构成比的变化资料。结果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后,2组学生首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S1=81.5±3.92分,S2=79.23±2.78分,P=0.071);对实验班采用建构、人本教学模式授课后,2组学生的平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T1=82.96±3.62分,T2=71.39±4.21分,P=0.001);并且,实验班学习兴趣的构成比有显著提高,兴趣高的比例由39.73%提高至56.76%。结论建构、人本教学模式理论能提高体育保健学的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5.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是最具有中国特色、新疆地方性特色的课程,开设此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理论。为了解课程对大学生文化观的教育效果,选取民族班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课程开设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观显著提高了。居住格局、家庭语言交流类型、上大学前的学习模式等个体变量会影响文化观的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