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讨论乃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标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并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领导、组织、管理以及团结协作等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应该以多种形式开展课外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知识建构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审美、鉴赏、创造思维、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研究以小学五年级所开展的课外阅读为例,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协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课外阅读过程中的协同知识建构具有过程性、自发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特征,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深刻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发挥其指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敦促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主体性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体现重视人的强烈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主体性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语言素质应用能力的核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教师的角色是教学全程中的总设计和导演.营造双向式、多向式和全向式的交互课堂教学氛围,将全息思维方法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内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网络环境下文献检索培养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评价能力。改革教学内容,编写适合本专业本校专业设置的教材,采用适于学校基本教学环境、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称的教学模式,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认知技能、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涉及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做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指示者、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服务者。那么如何在化学教育中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进行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创造欲望当今社会人类面临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为了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时代强烈地呼唤着…  相似文献   

7.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和信息的双层交流活动.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须实施双向、互动交流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探讨了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互动模式的理论依据、设计原则及其构筑.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围绕主题意义开展的阅读文本解读活动中,偶发式引导学生关注某些阅读策略,结合使用"三段八环"阅读策略训练模式,选择预测、跳读、寻读、猜词、结构分析、推理判断策略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阅读策略训练教学干预。研究结果发现该方式总体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组别中中间组的阅读能力最为明显,三组学生在细节搜索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猜测词义能力和主旨大意概括能力发展趋势不同,但是组间距离逐渐减少。鉴于此,最后提出了提升学生阅读策略使用意识、阅读能力导向策略的培养和文本解读任务与策略使用相融合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传授,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基础知识能较好的掌握,但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其学习兴趣被淡化,能力的培养被削弱,对学生的教学,只是重结果而轻过程.新课改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改革中 ,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中 ,课程设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课程设计进行合理地安排和科学地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明显效果。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的五个环节,即尊重学生原有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协作学习和最终结果评价,阐述了支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交流合作、勇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德,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在教学中,只讲授知识而不发展学生的能力,就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巩固程度,就会影响学习效率,最后影响到学生的质量.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大学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能力,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身心品质,以便造就具备完美素质的高级人才.培养这样的素质,离不开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因而大学素质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高等院校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 ,从思维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文献检索能力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和创造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以及所采取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由于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中有70-80%左右是无法再继续升学,进入社会年龄又偏小的学生(未成年),对于这些学生除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学习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外,还应帮助他们培养能力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本人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注意培养中职生的能力。一、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化学实验是化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展现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举的主要方法,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例如实验…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性实验是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基于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就如何有效开展设计性实验以及实验的组织实施、成果报告、效果评价的方法,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英语是有声语言,掌握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一、语音教学的关键语音教学是初级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语音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见词能读音,听音能写词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学生是很难学好英语的。要掌握见词能读音,听音能写词的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按字母和字母组合发音规律拼读单词的能力,尽量避免采用让学生读字母名称死记硬拼单词的方法。在这一基础上从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小学学过外语的学生在初一第一学期)开始学习国际音标,以培养学生用音标检验独立读音的正确性。语音教学要以模仿为主,在语流中学习为主,对有些较难发的语音…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之一,重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赋予“口语交际”新的教学内涵,把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置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深刻领会其理论基础,灵活把握操作流程,发挥评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的作用非常大,或用来验证物理规律,或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用实验可以呈现科学事实,辨别真伪,引发认知冲突,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等等,还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