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连丰 《国防》2010,(6):74-74
河北某陆军预备役炮兵团按照“发挥协调作用,融合军地资源,坚持共享共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充分利用驻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利条件,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子。首先,着力在应急力量联建联训上下功夫。把军事斗争准备融入地方应急能力建设范畴,整合军地应急资源。一是应急指挥体制的联合。协调驻地应急办,吸纳公安、安全、林业、水务、地震等有关职能部门,组建军地合一、分工协作的联合应急指挥体制,遇有应急情况,整体联动,协同处置。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新阶段,我军担负着"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使命.我军及其后备力最的职能任务是一致的,必须在加强应战这个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同时,充分做好非战争军事行动准备,不断提高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为此,一要健全联合指挥机构.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托省、市、县和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现有应急指挥机构,采取平时单独预编、用时统一合编的方法,自下而上搭建军地合成、层次合理、上下协调、运转高效的联合应急指挥体系,完善各种预案、明确各自责任、熟悉指挥程序、掌握组织方法,确保遇有情况能够迅速行动、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3.
闫焱  王文臣 《国防科技》2017,38(5):088-090
在军地联合处置突发事件行动中存在着建设重复,救援资源分散;协调困难,方案建设不对接;条块分割,指挥关系不顺畅以及反应迟缓,救援效率不高的情况。为适应军队新的编制体制调整,破解矛盾,文章研究了军队应基于军民融合战略着力强化一体化的军地应急指挥联动机制,强化常态化的军地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强化规范化的军地应急指挥制度和科学化的军地应急指挥程序建设,以提高军队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钟伟  解清 《国防》2012,(11):57
新时期新阶段,安全威胁的多样性、军事任务的多元化,大大拓展了国防动员的职能使命.我们要积极适应国防动员职能使命拓展的新需求,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防动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完善与政府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动员指挥体系.着眼应急应战双重需要,对军地职能部门指挥机构进行系统整合,构建军地一体、平战结合、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运转顺畅、反应灵敏的联合指挥体系.一方面,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军地情报信息系统作用,依托现有信息网络,按照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要求,将过去军地情报信息单线传递改为动员情报信息的双向交换,搭建本级作战指挥系统、政府应急系统、相关职能部门系统相连接的指挥网络,建立贯通地方政府网和部队国防动员信息网的军地一体、军民共用、快捷方便的立体信息指挥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5.
苗雨丰 《国防》2012,(8):29-30
审视当前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情况,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与应急动员准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少数军地领导干部对边境地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缺乏应有的紧迫感;一些单位和部门对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任务的多样性和艰巨性认识不清,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工作的计划性和主动性.二是应急动员准备工作机制与军地联合指挥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当前边境地区应急动员准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的情况下,缺少能够具体统筹、协调、指导的牵头部门,工作还处于无序化和各自为政的状态,虽然有些地区也建立了军地联合应急指挥组织机构,但统一规范不够,没有真正建立集中统一、军地一体、上下一致的应急组织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6.
胡田疆  杨静 《国防》2012,(11):52-54
国防动员与应急管理,是目前我国并存运行的两大危机管理机制,前者基于应对战争及军事危机,后者基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积极推进两大机制有效衔接,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思想、充分发挥政府在国防动员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动员能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国家危机管理体系应战应急一体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权威高效、军地衔接的指挥体系 近年来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实践证明,军地合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军地联合指挥已经成为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关键.为此,应把建立高效快捷顺畅的应战应急联合指挥体系,作为两个机制衔接的重点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7.
刘云海 《国防》2012,(5):18-20
一、适应形势任务,加强军地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发展面临强敌牵制之忧、领土主权之争 “独”分裂之患、周边动荡之祸、非传统安全威胁之害的严峻考验,对加快国防和军队建设,支撑国家安全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 建强联合指挥机构.要针对担负的使命任务,按照“军地对接、平战一体、运转顺畅、反应快捷”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以国动委领导体制为基础、以“部十中心”为架构、与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相衔接、党政军领导高度合成的联合指挥机构,对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实施集中统一领导.要加快建立需求对接、信息共享、情报会商、联合行动等机制,细化军地相关部门职责,规范组织协同,切实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联合指挥能力.  相似文献   

8.
民兵防空力量与地方增雨防雹力量实现一体化建设,是整合应战与应急力量体系,实现军地融化任务需要,对军地相关资源进行统筹建设和科学配置的可行尝试.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预备役部队肩负着战时作战、平时应急的双重使命任务,在提高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应确立军民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遂行任务为牵引,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力量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一、着眼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这个核心,军地联合搭平台。一是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机构。要在驻地政府的牵头下,成立以地方政府为主,警备区(军分区)和预备役部队主要领导参加的应急行动联合指挥部。在军地联合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预备役部队建  相似文献   

10.
军政军民联合应急指挥体系,是着眼国家战时军事需求,立足平时应急需要,依托现行国防动员体制,建立的组织严密、指挥高效、反应快速、功能多样的"军地一体、平战结合"应急指挥体系。随着世界格局由两极向多极的变化,以军事安全为主的传统安全威胁影响相对下降,一些涉及国家安全稳定的非传统  相似文献   

11.
刘卫华  周建文 《国防》2014,(10):26-28
应急应战是国家法律明确的国防动员体系的两大任务。我国《国防动员法》又规定: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我们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拓展国防动员平时应急与战时应战功能,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集应急应战功能于一体的国防动员指挥体制。  相似文献   

12.
刘共希 《国防》2012,(2):50-52
在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中,必须把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就省军区系统而言,需要构建一个联结军地指挥系统和民兵战斗力单元,平时应急起作用、战时应战用得上的民兵政治工作信息系统,为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民兵政治工作发挥服务保证作用和直接作战功能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透过世界主要国家国防动员应急应战的动员实践,认真分析了我国国防动员系统在历次抗灾救灾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从应急应战领导指挥体制、应急应战力量体系、物资装备保障体系、应急应战法规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构建我国应急应战一体化体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了具有一定实践价值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4.
祁文谨 《国防》2012,(11):36-37
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民兵的重要任务.军地联合行动是国家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基本方式.新形势下,省军区系统要针对地区非战争安全威胁形势,适应军地联合应对非战争安全威胁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积极推动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军民融合式发展. (一)建立融合建设领导机制.由军地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联合组成应急管理指挥机构,共同研究决策军地应急力量建设和遂行任务等重大问题,统一军地应急力量建设筹划部署、任务分配、指导协调、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把民兵应急力量建设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绩效考评体系,确保军地各级尽职尽责抓好民兵应急力量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营造军地齐抓共管民兵应急准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一、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 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按照"应急促应战、应战促应急"的思路,积极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国防动员基础建设,健全完善应急应战力量体系,努力提升军事斗争动员准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推进新时期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必须着眼非战争军事行动需求,在积极做好应战准备的同时,大力加强应急专业力量建设。科学定位,构建"常态化"的应急力量体系加强新时期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其应急功能,必须根据其担负任务的实际,科学搞好顶层设计,有针对性地谋划构建"常态化"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拥有较为完善的应急应战一体化管理体系。这套体系通过建立高效的组织机构、协调的联动机制、衔接配套的规划计划和制度体系,实现了应急应战协调运作,从而提高了国家整体危机应对能力。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树立“大安全观”,将应急与应战加以综合考虑。要着眼平战结合,加强应急应战一体化组织机构建设;注重军民融合式发展,搭建应急应战一体化资源共享平台;围绕应对多种安全威胁,构建应急应战一体化计划、预案体系;着眼依法治国,建立健全应急应战一体化法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西省长治军分区在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机制的同时,始终把军地联合指挥、军地预案衔接、军地信息互通作为提升民兵预备役部队"双应"能力的融合重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军地要素对应、工作衔接、相互协同的应急应战联合处突指挥体系,达到指挥控制、力量运用和协调保障的一体化。针对近年来国防动员和政府应急  相似文献   

19.
刘道向 《国防》2013,(3):53-53
提高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必须对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结构进行分解细化,找准其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基本着力点。(一)系统可靠的应急动员能力。①完善的应急机制。建立健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指挥机构,形成军地联合、上下衔接的应急动员指挥体系,是初始动员响应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构建精准的应急力量投送机制和以预备役部队自身保障为基础、以政府对口保障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陈伟财 《国防》2012,(11):49
一是指挥机制。按照"综合集成、一体融合"的原则,搞好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指挥体制与地方应急管理机制的对接,建立以政府与军事机关为主体、预备役部队参与的军地联合应急指挥机构,明确指挥关系、职责分工、协同方法,实现指挥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军地联合行动效能。二是预警机制。密切军事机关、预备役部队与政府应急办等有关部门与行业的联系,健全完善军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搞好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与地方预警平台的对接,确保及时掌握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