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国防》2008,(7)
趁火打劫,也就是乘人之危。其本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一片混乱,自顾不暇之机,去抢劫别人的财物。这一计策很早就产生了。《孙子·计篇》曰:"乱而取之。"《十一家注〈孙子·计篇〉注》:"杜牧曰: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作为一种计名,  相似文献   

2.
“形”,在我国古代兵学理论中是一个属于哲学层次的重要范畴。《孙子》兵法13篇中的第4篇就是以“形”为篇名集中论述有关“形”的问题的。《形》篇所提出的一些理论原则,如“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于易胜”,“立手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等,不仅早已成为我国兵家之格言,而且一些外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今仍把它们当作座右铭。其影响之巨大与深远,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该书中的《形》篇与《势》篇有着密  相似文献   

3.
奇正是一个兵法概念。古代兵家十分重视奇正在用兵作战中所起的指导作用,认为它是作战取胜的必要保证。《孙子·势篇》曰:“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尉缭子·武议》亦曰:“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坚,三军之众,有所奇正,则天下莫当其战矣。”奇正原理为历史上多次大小战争所证实,历史上名将用兵每每以出奇制胜,奇正的兵法功效是十分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一书,系统地论述了军队管理问题,其中许多见解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直到今天依然放射着绚丽的光彩,很值得我们研究与借鉴。一、以“分数论”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管理思想《孙子》兵法提出的一个开创性命题是:“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势篇》)“分数”的涵义是什么呢?曹操曾为之作注说:“部曲为分,什伍为数。”不少注家鉴于“部  相似文献   

5.
《军事历史》杂志每次发下来,我们这里的同志都争相阅读。就我自己来说,对《历代军事思想研究》栏目的文章更感兴趣。今年的第一期杂志发来后,我把汪柳同志写的《“孙子·势篇”三议》一文读了几遍,感到文字比较通俗浅显,对我们深入学习《孙子》这部古代兵书很有帮助。我们基层的同志。讨学习《孙子》兵法,常常是望而生畏。感到这部兵书文字难懂,读了半天也不明白讲了一些什么。因此,希望《军事历史》在研究古代兵法时能照顾到我们这些初学的同志的理解能  相似文献   

6.
传本《孙子》十三篇当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的“《孙子》十六篇”,而非《汉志·兵书略》所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三”与“六”之差异,实际是古籍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误所致。后人受汉代学术分类所拘,往往先入为主地对联孙子》有了“兵书”之类的判断,故而习惯于在《兵书略》寻找《孙子》,而对著录《诸子略》的《孙子》察之不深。  相似文献   

7.
《孙子·形篇》,从宏观上论述了军事实力问题后,又提出“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样一个增强军事实力的重要的原则。既然军事实力的强弱是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而要赢得战争的胜利,离开这个物质基础专事诡谲之汁是不行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实力强大到“能为胜败之政”(即掌握胜败的决定权)呢?孙武的结论是“修道而保法”。所以搞清楚孙武讲的“道”与“法”是十分必要的。孙武说“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孙子·计篇》)对孙武说的这个“道”。杜牧释之为“仁义”;张预注之为“抚众”,即所谓“以恩信道义抚众”者。他们都把“道”看成为可使自己上下一致的政治思想工作。所以郭化若同志把孙武关于“道”的那段话翻译成这样的现代汉语:“政治,是讲使民众和君主的愿望一致,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怕危险。”据此,不少人就把“修道而保法”里的“修道”,理解为“修明政  相似文献   

8.
“势”是我国古代兵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春秋末期的兵圣孙武在其名著《孙子》兵法中曾经以《势》为篇名对“势”作了专门论述。战国时期的孙膑也以“贵势”而流传于世,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一篇名为《势备》的。相传为周朝初年太公望吕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百世兵家之师”。它所提出的一些带普遍性的战争规律和军事原则,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但孙武和其他任何作者一样,不能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所谓“前《孙子》者,《孙子》不佚;后《孙子》者,不佚《孙子》”,是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点的。其实,后  相似文献   

10.
孙武在其兵法“谋攻篇”中高层建瓴、大气磅礴地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要言不烦、主旨鲜明地指出“不战”、“非战”,并非宣扬消极弃战或胆怯畏战,而是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和主张的“全胜”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他对战争所希望达到的至高理想境界。“全”字在《孙子兵法》中高频出现,诸如“安国全军”、“胜乃可全”、“必以全争于天下”等等,孙子反复提及“全胜”的鲜明观点,足以见此思想乃贯穿孙子战略思想的“红线”,占据着核心地位。孙子的“非战取胜”、“不…  相似文献   

11.
趁火打劫     
梁守磊 《国防》2008,(7):80-81
趁火打劫,也就是乘人之危.其本意是趁别人家里发生火灾,一片混乱,目顾不暇之机,去抢劫别人的财物.这一计策很早就产生了.<孙子·计篇>日:"乱而取之."<十一家注<孙子·计篇>注>:"杜牧日: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  相似文献   

12.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全胜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敌屈服为浅层目标,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需要强调的是,“迫敌屈服”只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内涵,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在武德建设上,孙子极为重视将帅的武德修养。这和他的将帅价值观分不开。在《孙子兵法》中他非常重视将帅在养兵用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在他看来,要实现“安国保民”的军人价值目标,将帅是决定的因素。因而孙子非常重视将帅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武德素质条件。在其《兵法》首篇中,他即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这是对将帅武德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择将任将的基本标准。在以后的诸篇中,孙子对此“五德”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加以了阐释和发挥,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相似文献   

14.
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齐国人,在历史上与孙武并称为孙子(即齐孙子),生卒年月不祥,大约与商秋、孟子同时代。其名是因遭迫害受膑刑(即砍去膝盖骨)而得之。孙膑系孙武后世子孙,在军事上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尤其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有不少创新。《孙膑兵法》是研究孙膑军事伦理思想的可靠史料。一、“战胜而强立”的军人价值观孙武建构了以“安国保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目标体系,并就如何实现“安国保民”之目的,提出了“恃守”、“善攻”、“慎战”等一系列战略原则。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武这一思想,在举兵用…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中,关于军事与经济问题的精辟论述,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份宝贵遗产,也是我们需要研究、开拓的—个重要学术领域。本文试对《孙子》的军事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讨。军事经济这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的产  相似文献   

16.
孙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将领和兵法大师。根据对古希腊军事史的研究和凭借军事历史常识判断,都可证明:古代雅典将领米太亚德虽然不知道世界上有一部《孙子兵法》,更不可能阅读《孙子兵法》,但在孙子写成《孙子兵法》后的若干年内,就把孙子有关的兵法思想付诸实践了。孙子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而著名的马拉松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年。雅典的米太亚德将军恰逢其地实施了一项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目的 研究从《孙子》传入日本到现在,日本军内外对《孙子》研究的发展状况。具体说,研究各个时期对《孙子》的理解发生的变化。研究孙子的有同军事事务有关的人,如英勇的武士、军官和自卫队成员,也有同军事理论有关的人,如兵法大师和军事战略学者等。重点放  相似文献   

18.
再读者,非第二次读也,是再三研读之意也;作为《孙子》迷,再三研读之余,笔者偶得几个新认识:一、传世《孙子》或许是呈给吴王夫差看的;二、存世《孙子》可能存在错简及传抄之误;三、存世《孙子》提倡“愚兵”非“阶级本性的反映”. 一、传世《孙子》或许是呈给吴王夫差看的 公元前512年,经过吴国大将伍子胥的引荐,孙武得以晋见吴王阖闾.事前,孙武应该早已经呈上自己的著作《孙子》,所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才会记载,“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武为展示用兵之能,遂有吴宫教战之轶事.“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相似文献   

19.
曹操与《孙子》的关系,是孙子学史上重要的问题。过去有关曹操删减《孙子》篇目的说法长期流行,一度导致有人认为《孙子》十三篇就是曹操的著述。在宋代,包括《孙子》在内的七种兵书被立为兵经,其中唯有《孙子》留有曹注,其它六种兵书皆用白话,可见曹注《孙子》一度是变相取得了与兵经相等同的地位。本文认为曹注《孙子》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但曹操并没有删减《孙子》篇目之事,曹操也不是第一个为《孙子》作注的人。曹注《孙子》虽然简古,具有多方面价值,但同时也有不少失误之处,不宜作过高的追捧。  相似文献   

20.
《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人,自然深刻领会中国兵家兵法的内涵,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与发展。在国防建没中,他们的海军利用地形之利,准备未来的反潜作战就是突出的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