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和治伟 《国防》2006,(4):53-54
近年来,我国人防积极向民防转轨,逐渐由单一的防空职能向防空防灾双重职能转变。然而,与不断发展的实践相比,我国民防理论还不完善,理论体系建设较为滞后。为更好地指导民防实践,促进民防的发展,应尽快构建中国特色民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于根生 《国防》2003,(10):25-26
上海是我国最早开始探索人防向民防转变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适应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上海开始了人防向民防转变的艰难探索。1986年,上海人防承担了部分抗震救灾任务。1990年,上海人防加挂市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牌子,履行市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职责。同时承担了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任务。1992年7月,上海市人防办正式对外改称上海市民防办。1999年8月,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民防法规《上海市民防条例》正式施行。2001年11月,上海市出台了《上海市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总体预案》,提出了通过推进组织整  相似文献   

3.
庞连兴 《国防》2003,(10):24-25
人民防空由目前单纯地组织实施防空袭斗争转变为防空防灾一体化的民防运作机制,必须首先从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入手,搭建防空防灾一体化的“骨架”,构成防空防灾内在合一、上下关联、左右联通的整体“网络”,形成较为顺畅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民防组织机构的组建原则 根据目前我国各级人民防空组织机构的编成和任务特点,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国内部分省市民防机构的设置情况,我们认为,组建民防组织机构应在充分考虑我国各级政府内设机构和职能的基础上,以满足防空防灾  相似文献   

4.
倪德斌 《国防》2003,(10):23-24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总是伴随着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立完善的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积极推进我国人防向民防转变,对于应付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防向民防转变受国家利益所驱,应强化与时俱进的紧迫意识 人防作为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其基本职责是保护国家战争潜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减少因战争空袭造成的损失,保护国家安全稳定。目前,我国的国际国内  相似文献   

5.
王文臣 《国防》2012,(8):10-11
一、克服重复建设、救援资源缺乏整合的弊端,实现民防指挥协调机构设置的一体化 在现行民防救援指挥协调机制下,基础设施和机构重复建设,救援资源缺乏整合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在指挥场所建设方面,部分地区的民防救援职能部门,如各级政府的应急办事机构、军队应急办事机构、人民防空机构、公安应急指挥机构、消防应急指挥机构,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指挥场所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家已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体系完整的人民防空(民防)、公安、消防、交通等指挥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情况下,仍然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大厦)"等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浅议人防、民防一体化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早英 《国防》2006,(11):53-54
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人防、民防一体化建设的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我国民防是个新生事物,迫切需要民防理论的科学指导。然而,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深不透,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例如,民防的概念定义、民防工作的具体范畴、民防的职能定位、民防与人防的关系等,以及对人防、民防一体化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理论都比较薄弱。因此,我们要以现有的人防理论为基础,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形成科学、系统、权威的人防、民防一体化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人防、民防一体化建设发展。从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对人防、民防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依托人防现有…  相似文献   

7.
王贺文 《国防》2006,(4):50-51
贯彻落实第五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精神,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人民防空的防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实现人防向民防的转变,为军事斗  相似文献   

8.
民防动员,是国家为了防备和应付各种灾害困难所采取的特别措施。民防面对的灾害困难包括战争灾害自然灾害和灾难性事故。世界上最早的民防是英国为防空袭于1917年建立的防空机构。二战后,随着武器的发展,战争破坏力空前增大,民防动员越来越为许多同家所重视。由于防备以空袭为主的战争灾害与防备自然灾害和灾害性事故具有相似的行动特点和规律性,因此,大多数国家注重将民防由单一的战时功能拓展为平战结合的双重功能,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民防。  相似文献   

9.
苏联《军事知识》、《爱国者报》等全国性民防报刊每期都以大量篇幅登载各种民防知识,刊授民防课程。《军事知识》杂志是苏联目前最大的负责宣传和普及民防知识的期刊、每期发行近30万册。从1979年起,苏联对民防图书实行了严格、合理、有秩序的出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抵御日军空袭开展了民防工作。为此,国民政府通过成立中央到地方的防空组织机构、修建防空设施、防空宣传及训练等形式提升反空袭能力。民防训练作为民防工作的重点,采取以中央和地方培养的民防专业人才为骨干,对来源广泛、数量庞大的民防基层人员开展知识和技能训练,最后通过会操、防空演习的形式,形成反空袭实战能力。虽然存在诸如民众参与性不够、基层训练教材实用性不足、基层训练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但通过民防训练,抗战大后方的反空袭能力得到了提升,空袭带来的损失得以降低。  相似文献   

11.
民防历史源远流长。当人类还处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原始人一遇到暴风雨前的闪电雷鸣就立即钻入洞穴中躲起来,民防从那时起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至今。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民防只限于抵抗诸如地震、洪水、风暴等自然灾害。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战争为民防增添了新的内容——避免敌人杀害。随着武器性能的改进及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这一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设立了专门的民防博物馆。据称,该博物馆主要是向苏联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军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宣传介绍有关民防知识。苏联民防博物馆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苏联民防初始及早期活动情况。苏联是开展群众性民防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932年10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就颁布了“苏联国土防空条例”,并根据这个条例组建了全苏人民防空组织,  相似文献   

13.
对法国消防及法国民防学院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并就民防学院和武警学院的教育进行了比较 ,详细介绍了法国民防学院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法、教师来源、教育普及等方面的可取之处 ,对我国消防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民防作为一个整体,是典型的纯公共物品。但是它实际上是一个由很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物品系统。一些具体要素是纯公共物品,如民防体制和民防法律政策、民防指挥工程设施、民防专业队防护工程等;而另一些具体要素,如人员掩蔽工程、物资库、医疗救护工程、疏散干道等,则在战时是纯公共物品,在平时是准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15.
国土面积不到六百平方公里,人口仅二百多万的新加坡共和国,于1986年9月下旬通过了一项民防法,以取代195年开始实施的紧急时期民防法令。新民防法有四项主要内容:建立一个纪律严明、完全独立的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在一二八事变之后,开始加强民防建设以减少国防力量的损失,如健全民防机构、培育民防人才、建立民防组织,且组织防空展览和举行防空演习,虽然这些民防建设不太显著,但在当时我国国力弱小的情况下,能有如此发展已属不易。它在一定程度上为抗战初期减少国力损失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抗战保留了民族复兴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之一的土耳其,始终把发展国家民防看成是军事建设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战时土耳其民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采取有组织的防救措施,清除敌人使用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武器造成的危害;为国民在现代战争中的救护和生存提供保障;在战争时期建立军事工业和其他设施。和平时期土耳其民防的任务主要是清除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后期以来,激烈的战略角逐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民防改革。它涉及到战争观、民防立法、应急体制、救援器材以及指挥系统等诸多方面,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国民快速应变能力。笔者研究了上百份有关国外民防的较新资料,从大的趋势上看,各国民防建设大体呈现出下述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国——挪威、丹麦、瑞典把完善的民防设施视为军事准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总体防御”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三国民防目前的基本任务是:保障居民对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防护;使民防队伍做好救生和紧急抢救工作的准备;完善警报系统;训练居民如何防止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伤害。  相似文献   

20.
瑞士人认为,在未来的核战争中,瑞士直接受到核武器攻击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邻国发生战争,就有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可能性,因此,瑞士十分重视民防工作。针对核战争可能造成的破坏,瑞士的民防重点放在核防护上。 50年代初,瑞士联邦政府着手计划民防建设。1960年,民防战略计划得到议会批准。当时正值瑞士经济发展的高峰。城市建设也进入兴旺时期。政府规定,一切公共和私人建筑都要建地下掩蔽部,规格由人防部门制定。与此同时,大规模的民防工作在全国展开。到19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