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尘     
战争中,敌我双方有意扬起烟尘,使对方对自己的兵种、兵力、部队行进速度等情况作出错误判断,兵家叫做“扬尘计”。我国古代兵书《六韬》中就有对付敌人时“令我老弱曳柴扬尘,鼓呼而往来”的记载。经考证,历史上使用“扬尘计”破敌的有:春秋时的栾枝(《左传·僖公28年》)、晋人(《廿一史战略考·春秋》),东汉的杨琁(《后汉  相似文献   

2.
过去,四川省内江市的沱江河里,有很多被人们视为泥沙中的“活宝”——鳖,近些年已濒临绝迹。为发展野生资源,给市场提供人们喜爱的高级莱肴和滋补健身佳品,市中区白马乡退伍军人雷水祥经政府批准,自荐当了乡里养鳖场场长。“不要瞎费心思了。”当时,不少人这样劝雷水祥。此话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认为“自古‘王八’(鳖)天然长,绝不可能人工养”。二是认为乡里原来有个养鳖场,曾买种鳖投资数万元,结果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对此话语,雷水祥并不介意,他有自己的想法:事在人为,鳖既能自然生长,创造出适合鳖的生长条件和环境,也就一  相似文献   

3.
自从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产生以来便有了战争.也就有了战争史。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关于战争的最早记载,是在河南安阳出土的殷代的甲骨文。在当时的统治者心目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甲骨文中有些是占卜征伐用兵是否吉利的,也有些记载了战争的掠夺。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左传》中关于战争的记载就更多了。但是,我国虽然产生过象《孙子兵法》那样不朽的军事理论著作,却很晚才出现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盛行官方撰修史书限制了专门的军事史学著作的产生。在西方,公元前5世纪左右,被史学家誉为“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就写了著名的《希波战争史》。修昔底德写了《伯罗奔尼撒  相似文献   

4.
“形”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著名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有以“形”立篇的专门篇章。本文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形”与“示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孙子·形篇》之“形”是表示军事实力的概念《孙子·形篇》中“形”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在古今众多的《孙子》兵法的注家中,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读了他们对于“形”篇之“形”的注释,使人感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很有影响的《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注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注曰:“因  相似文献   

5.
在罗贯中本《三国演义》中,“空城计”因诸葛亮而闻名,但据裴松之所注陈寿《三国志》及有关资料考证,三国时虽出现多次“空城计”,诸葛亮却并没有设过“空城计”。然而,历史上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空城计”,并在以后不绝于史,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4年前我从军校毕业分配到预备役部队工作,《西南民兵》就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位良师益友。 每次看到友邻单位或自己战友有“豆腐块”发表于《西南民兵》之上,无形中也激起了我的写稿欲望。可每次投寄出去的稿件都泥牛入海。为提高稿件质  相似文献   

7.
“势”是我国古代兵学中的一个重要论题。春秋末期的兵圣孙武在其名著《孙子》兵法中曾经以《势》为篇名对“势”作了专门论述。战国时期的孙膑也以“贵势”而流传于世,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的《孙膑兵法》中就有一篇名为《势备》的。相传为周朝初年太公望吕  相似文献   

8.
《红星报》是在红军反“围剿”胜利的凯歌声中诞生的红军机关报。是研究红军及其战斗生活的重要文献。《红星报》在长证过程充分发挥了党的政治工作职能优势、并为此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本文拟就《红星报》的基本敞况、在长征中政治工作的基本特色及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作一简要评述。一、《红星报》的基本概况《红星报》是第二次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机关报,也是我国第一张无产阶级军报。该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邓小平、陆定一曾先后担任主编。创办之初,该报为“铅印四开报纸,毛边纸印刷。开始是五日刊,…  相似文献   

9.
军事百科     
谁最先使用化学武器军事史学界一般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1916年2月在凡尔登战役中使用毒瓦斯,称为世界上首次使用化学武器。其实,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于1900年6月在天津就对我“义和团”使用了“氯气炮”。这种剧毒的化学武器,比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的年限早了6年。《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一篇叫  相似文献   

10.
当先人走出穴居的山洞乔迁进屋宇时,预防住房火灾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仲春以木锋修火禁于国中。”“以木锋修火禁”,即消防人员手摇着木铃在居民密集区挨家挨户地宣传消防,以提醒国人防范火灾。此风到了唐代依然犹存,如皮日休的《入林屋洞诗》中就有“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的佳句(《全唐诗》)。明代又出现了既防火又防盗的铜铃夜巡制:“皇城外红铺七十二座,铺设官军十八夜巡,铜铃七十有八”,“初更遣军人一一摇振,环城巡警”。(《日下旧闻》)。到了清代,统治者则把这份差事推给了平民百…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 ,将《道德经》视为一部兵书且予以系统言说的 ,只有唐代的王真一人。在王真的《道德经论兵要义述》中 ,虽然有论及兵事之细微末节者 ,但其探讨的重点在于“不争”、“无为”。王真认为 ,老子著书立说最大的用意就在于“劝人君无为于上 ,不争于下。”王真将老子的“无为”和“不争”观念融入于他对兵战之思考 ,而极力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2.
话说幽默     
刘福奎 《政工学刊》2003,(12):49-49
据《现代汉语词典》注解,幽默一词源于拉丁文,原义指“潮湿”,后转义为“液体”,出现于医学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开始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转移。到了近代,幽默一词成为美学概念,指生活中不能枯燥乏味,有“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意思。幽默是智慧、学识、机敏的结晶。幽默在我们社会、家庭、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加拿大人朗宁从小在中国长大。他在参加州长竞选时,对手攻击他说:“听说你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那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回答说:“不错,我是吃中国奶妈的奶长大的。不过,有确凿证据证明,你是喝牛奶长…  相似文献   

13.
石微雨,一个数年前在军艺校园中留下印 象的女孩,而今出现在我的眼前。见面的一瞬 间,我极力搜寻起她在军艺舞台上饰演《歌女》、 《老妇还乡》时的影子。她惊讶我曾看过她的 演出。我说,在军艺时就想写写你呢!没想到 你竟自己动笔洋洋洒洒地写出《我就这样长大 了》。 石微雨只是微微一笑,把用七色纸装订成 的漫润着她的智慧和心血的书稿递给了我。 在我接过书稿的时候,封面上的题记透过 挺括的塑料护封映入我的眼帘: 每一粒砂子都有沙漠的影子, 每一个水滴都有海洋的气息。 我在想,《我就这样长大了》这粒“砂子” 或这个“水滴”浓缩着怎样的“沙漠”或“海洋” 呢?从石微雨的纯净文字和娓娓述说中,我看 到了这个叫做“石微雨”的寻梦女孩痴情艺术 的成长图景——  相似文献   

14.
孙机  杨萍 《军事史林》2013,(2):56-5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弩的国家。古文献中有关弩的线索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尚书·太甲》说:“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韩非子·说林篇》说:“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两处所记都是商周以前的情况,所提到的“机”都宜解释为弩机。所以上古时代应已出现原始的木弩。装铜制弩机的弩战国时已有实物出土,  相似文献   

15.
问:GB/T 1.1-1993中有前言,在编制标准时还需不需要写《标准编制说明》? 因为省兵器标准化委员会组识审查企业产品标准时涉及到这个问题。如果需要《编制说明》应有充分的书面根据。在学习GB/T 1.1时讲:”新标准的前言就代替了《编制说明》”。在《标准化工作导则宣贯教材》(中国计量出版社),第81页第11行写道:“在GB 1.1-87中不设前言,当时考虑到一些有关信息在我国标准中的封面、首页、引言、附加说明、编制说明中,故不要前言。这次修改,考虑与国际一致,又考虑  相似文献   

16.
剑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对剑术活动的记载。《孔子·家语》载说:“子路戎服见孔子,仗剑而舞。”这是剑术的一种“舞练”形式。手执干、戈、戚等武器进行“舞练”,那个时候叫“舞象”。《礼记·内则》说:“成童舞象,学射、御。”可见当时就已经把剑术等军事训练项目作为少年教育的内容。在民间提倡剑术活动的目的,就是“寓兵于乐舞之间”,提高武艺,强壮身体,培养军事人才,“习戒备之”。这时剑术的另一种“相击”格斗的形式也已出现。《庄子·说剑》载:“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  相似文献   

17.
阅兵是一个具有历史内涵的概念,是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它的产生渊远流长,与军队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与武器装备的发展相融合,与人类的战争史相映照。阅兵,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我国周朝和古埃及、波斯、古罗马等国,就组织过阅兵活动。《春秋·桓公六年》就有这样的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梁传·桓公六年》:“大问者何?阅兵车也”。自有战争以来,人类便把阅兵纳入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出征前人们以此鼓舞士气,激励民心;凯旋时,人们以此欢庆胜利。“图腾”——阅兵的萌芽最早的阅兵式孕育于氏族时代的图腾仪式之中。在…  相似文献   

18.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代“六经”之一。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无韵的称《书》”。古人有“书以道事”之说,《荀子·劝学篇》称之为“政事之纪”。司马迁也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书中保留了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9.
《六韬》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读运用者,不乏其人。东汉度辽将军徐淑,“宽裕博学”,尤“喜诵《太公六韬》”。东汉末,大将军何进向汉灵帝刘宏进言:“《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压四方”。汉灵帝于是诏令何进,“大发四方之兵,讲武于平乐观下”。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辅佐刘备日理万机,仍手不释卷,研读《六韬》,“为写《申》、《韩》、《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两军对垒时,中间有一段距离,双方互用兵器杀伤对方,如果一击不中,准备第二次交锋,这样一个进攻一个招架,就叫做一个“回合”。古典小说里描写战场上的厮杀或剑侠之间的格杀,也使用“回合”这个词。如《西游记》第七十一回:“这场他两个战经五十回合,不分胜负。”《三国志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