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淮南子·人间训》中道:“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古人的这一教诲已有几千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非但根本不知此训,还把“三危”变为“三求”,岂不哀哉。“少德多宠”为何是“一危”?这是因为立德乃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贤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因“少德多宠”而胡作非为的典型例子,是《水浒传》中高太尉的螟蛉之子高衙内,这是众所周知的。笔者还有两个亲见的例子,那是在1…  相似文献   

2.
解读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颇多论述。《说文解字》:“和,相应也。”意为声音相应和谐。音乐只有大小乐器发出的声音达到和谐,才能使人愉悦。所谓“故和声入于耳藏于心,心亿则乐”。和谐才能成为美好的音乐,和声使人心安快乐,噪音使人难忍、生病。美食也是如此。《左传》记载晏婴与齐景公的一段对话:“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晏婴进一步指出,和与同是对立的概念,和是各种不同要素,经过人的加工而成的,而不是相同…  相似文献   

3.
二千五百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孔子思想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其阶级立场的封建性.如其言语中随处可见的“君子”、“小人”之谓的封建等级观念.二是基于这种封建性的唯心主义天命观.如他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下文中凡引《论语》中的话皆只注篇名)然而,“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新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07页),在我们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对孔子的某些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它可以成为我们现时代道德精神的养料.  相似文献   

4.
“形”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著名军事典籍《孙子》兵法,就有以“形”立篇的专门篇章。本文想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形”与“示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孙子·形篇》之“形”是表示军事实力的概念《孙子·形篇》中“形”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含义?这个问题在古今众多的《孙子》兵法的注家中,理解并不完全一致。读了他们对于“形”篇之“形”的注释,使人感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很有影响的《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注曰:“军之形也,我动彼应,两敌相察,情也”。李筌注曰:“形谓主客、攻守、八阵、五营、阴阳、向背之形”。杜牧注曰:“因  相似文献   

5.
《管子》一书,虽托名于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管仲,但并非出自管仲之手。南宋叶适认为“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近人认为,基本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管子》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以及自然科学诸方面,其中有关军事思想的论述可以说是继《孙子》之后,在中国古代军事科学园地里开放出的又一朵绚丽之花。现在仅就《管子》的作战指导思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明于机数”《管子》在《七法》篇中说:“为兵之数,……存乎明于机数,而明于机数无敌”。所谓“明于机数”,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掌握好作  相似文献   

6.
再读者,非第二次读也,是再三研读之意也;作为《孙子》迷,再三研读之余,笔者偶得几个新认识:一、传世《孙子》或许是呈给吴王夫差看的;二、存世《孙子》可能存在错简及传抄之误;三、存世《孙子》提倡“愚兵”非“阶级本性的反映”. 一、传世《孙子》或许是呈给吴王夫差看的 公元前512年,经过吴国大将伍子胥的引荐,孙武得以晋见吴王阖闾.事前,孙武应该早已经呈上自己的著作《孙子》,所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才会记载,“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武为展示用兵之能,遂有吴宫教战之轶事.“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  相似文献   

7.
步兵,春秋时期指徒兵或卒,《左传》说:“兴徒兵以攻之”,所谓徒兵,即指步兵。“步兵”一词的正式应用,始见于《六韬》。《六韬·战步》说:“步兵与车骑战奈何?”这是我国军事著作中使用步兵这个术语的开始。判定《六韬》的成书年代,也就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中“奇正相生”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军事学术价值,历代兵家都给予极高的评价。如何理解“奇正相生”?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孙子兵法·势篇》说:“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又指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在这里孙子深刻地论述了“奇正  相似文献   

9.
研究孔子思想的论著浩如烟海,涉及到哲学、伦理、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美学、音乐、环境等各个方面。勇德在孔子的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对兵家的军事伦理思想有重要影响。本文对孔子勇德思想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一、孔子勇德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勇的内涵《说文解字注》认为,“‘勇,气也。’气,云气也。引申为人充体之气之称。力者,筋也。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亦至焉。”而《说文解字注》又说:“敢,‘进取世。’冒而前也。”可见,从古人造字上看,勇和敢本是两…  相似文献   

10.
“君子”、“小人”是古人常用的称谓,其词义多样且不断演化。君子,最早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常与“小人”与“野人”对举。《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都是这个意思。汉班固《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宋王安石《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小人”的称谓其一是平民百姓,其二是旧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自称的谦词,其三是指识见浅狭之人,其四是…  相似文献   

11.
《阴符经》,又名《黄帝阴符经》,其成书年代及作者尚难确考。“阴符”作为书名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苏秦列传》作“得周书《阴符》”,均不称“经”。《新唐书·艺文志》“神仙”类中最早著录《阴符经》。历代学者对其成书年代及作者说法颇多,但均缺有力证据。现有唐褚遂良手书《阴符经》碑帖行世,可以肯定是唐以前书。其作者可能是一位多经世变、博学善察、政治上有“离经叛道”倾向的隐士。书写成后,可能长  相似文献   

12.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代“六经”之一。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无韵的称《书》”。古人有“书以道事”之说,《荀子·劝学篇》称之为“政事之纪”。司马迁也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书中保留了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3.
勇武是军人必备的精神和品质,是武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历代兵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军人勇武精神的培育,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墨子·修身》篇把“勇”作为作战的根本,指出:“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六韬·虎韬·必出》把“勇”看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因素。对于“勇”在战斗中的作用,吴子在其兵法《励士》篇中指出:“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韩非子·出见泰》篇则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  相似文献   

14.
赏乐杂记     
阳光 《政工学刊》2005,(2):61-62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他的喜剧《威尼斯商人》里对不爱好音乐的人曾有过这样的评价:“那些不喜欢音乐,且不被曼妙之旋律所移之人,只适合盗窃、谋杀和抢劫。他们的思想如黑夜般迟滞,他们的情感如黑地狱,这种人是不值得信任的。”莎翁用夸张幽默的戏剧语言,道出了音乐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净化心灵、润泽气质的奇妙作用。无独有偶,旅美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在谈及对音乐的理解时,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音乐对人的精神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音乐的能量是多方面的,最大的力量之一就是能给人以安慰,而人在被安慰、被呵护时是温暖的。”其实,音乐在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军”,《说文解字》解释为包围之义,由“车”、由“勹”会意。朱芳圃《殷周文字释丛》称:“(军)字从车、从勹会意。古者车战,止则以车自围。”时代在进步,军队和军事在发展,“军”字的“勹”也衍变为“冖”。现今的“军”字仍可看作是一个会意字。我们也可以在“军”字上会意出现代军队的相关形态,解析出现代军事的重要特性。其一,从“军”中之“车”会意出现代军队的快速反应特性。“兵贵神速”在军事行动中,步行自然没有乘车快。在相同道路、相等距离的条件下,两条腿肯定赛不过汽车轮子。古人看到了“车”对军队快速行动的极端重要作用,所以“军”字的主体是一个“车”字。军队用“车”自然是为了人与武器的快速反应,由此  相似文献   

16.
加强国防教育,必须形成社会合力,这是由国防教育的“四性”所决定的。 国防教育地位的重要性要求形成社会合力。《孙子兵法》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古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这些掷地有声的金玉良言道出了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国防教育可以提高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使我国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可  相似文献   

17.
在武德建设上,孙子极为重视将帅的武德修养。这和他的将帅价值观分不开。在《孙子兵法》中他非常重视将帅在养兵用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把“将事”视为“五事”之一,强调“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安危之主也”(《作战篇》);“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篇》)在他看来,要实现“安国保民”的军人价值目标,将帅是决定的因素。因而孙子非常重视将帅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武德素质条件。在其《兵法》首篇中,他即明确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计篇》)这是对将帅武德素质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择将任将的基本标准。在以后的诸篇中,孙子对此“五德”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加以了阐释和发挥,形成了以“五德”为纲的将帅品德规范体系和具体修养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元代金仁杰在《追韩信》第三折中道:“咱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郭沫若的《少年时代·仅正前后》中也讲:“中国旧式的交替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历览我国自有朝代记载至清王朝灭亡,及至后来的军阀割据时期,无不在重复上演着“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出古戏。这出戏一直演了几千年,使搞“人治”、玩“权术”在中国根深蒂固,以至造成了中国民主与法制化的先天不足,也阻滞了中国科技、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一朝天子一朝臣”何以造成摧残中国文明进程的恶果?原因有二,一是当权者用人,首先是用“奴才”,即献媚之人,溜须拍马、逢迎附和之徒;…  相似文献   

19.
“兵者:诡道也。”孙子一语破的,道出了军事斗争一个最本质的特性。“诡道”,兵家曾对其作出过不同解释。在《十一家注孙子》中,曹操说:“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这是说,军事对抗的过程,情况变化多端,捉摸不定,一个基本规律就是运用诡诈。以往的战争实践表明,精明的指挥员活动在战争的茫茫雾海里,运用诡诈之术,往往能驾驶胜利的航船抵达彼岸。而战场上的上当受骗者,则往往以失败而告终。梅尧臣说:“非谲不可以行权,非权不可以制敌。”这是从将帅的素质和权谋的联系上讲“诡道”的。没有诡诈,就不会有  相似文献   

20.
《六韬》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兵书,具有重要的军事学术价值,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研读运用者,不乏其人。东汉度辽将军徐淑,“宽裕博学”,尤“喜诵《太公六韬》”。东汉末,大将军何进向汉灵帝刘宏进言:“《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压四方”。汉灵帝于是诏令何进,“大发四方之兵,讲武于平乐观下”。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辅佐刘备日理万机,仍手不释卷,研读《六韬》,“为写《申》、《韩》、《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