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应急物流保障与军地物流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物流与军事物流都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物流活动,研究应急物流与军地物流一体化对于促进军事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应急物流的基本问题,分析了实现应急物流保障的基本条件:需要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功能健全的应急指挥机构以及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保障平台,阐明了军地物流一体化与应急物流的区别、军地物流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并对军地物流一体化下的应急物流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军地联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伟 《国防》2012,(5):9-12
一、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军地联储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国家应急救灾物资军地联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紧迫任务.国家储备是国家直接掌握动用、同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物资储备.近年来,军队代国家储备成品油建设逐步形成规模,以总后勤部某后方基地为重点的二期工程已启动,国家成品油储备已经成功走开了军地联储的路子.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作为国家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藏区和新疆维稳等抗灾救灾与维稳处突行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4月中旬,一场检验民兵处理“双应”能力的实兵演练,在辽南某民兵训练场进行得热火朝天。各支民兵应急分队熟练操作手中装备,协同实施扑救山火、抗洪救灾、海上救援、抗震救灾、救护伤员……一招一式练得有板有眼,令现场观摩的军地领导无不连声叫好。这是近年来营口市鲅鱼圈区人武部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平战一体”要求,整合军地资源,联手构建一体化民兵应急应战体系结出的最直接、最生动的硕果。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存在着储备布局不够合理、结构不够科学、方式不够灵活、现代化建设落后等问题。优化物资储备体系应从优化储备布局、储备结构、储备规模和引入市场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把建立物资储备军地协作机制、科学预测应急物资需求、构建军地企一体化物资储备信息平台作为体系优化的配套措施认真落实好。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我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在夯实物资采购工作基础、认清物资采购重要地位的同时,扩大物资集中采购范围,整合物流职能要素;落实物资采购政策要求,顺畅军地物流机制;开展前伸后延采购服务,优化物流运行方案;统一采购工作基础标准,有效衔接其他物流环节;加强采购装备设施建设,提高物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胜  焦永炜  刘婷 《华北民兵》2013,(12):28-29
"北纬40.6°、东经115.05°,张家口地区发生里氏7.0级地震,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一级响应,省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省民兵应急大队侦察分队第一时间发射无人机侦察灾情……"10月下旬,河北省举行国防动员领导干部集训,百余军地参训人员共同观摩了军地联合抗震救灾演练。演练中,民兵应急队伍快捷的反应机制、先进的装备设施、专业的应对行动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次军地联建民兵应急力量的成果展示,也让军地  相似文献   

7.
应急物资是抢险救援得以顺畅、高效实施的物质基础,对于减少损失,提高救援效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军队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应紧跟军事后勤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聚焦一体化、模块化、多样化、智能化,推进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向组织指挥军地一体、保障力量模块集成、保障方式灵活多样、技术手段精准智能方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远程快速物流配送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管理体制不顺、军地沟通融合不够的问题。提高西北地区军地物流远程快速配送能力.应依托军地物流配送资源,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目标要求,坚持“投送牵引、融合建设、一体保障”的工作方针,走开一条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9.
钟伟  解清 《国防》2012,(11):57
新时期新阶段,安全威胁的多样性、军事任务的多元化,大大拓展了国防动员的职能使命.我们要积极适应国防动员职能使命拓展的新需求,大力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防动员遂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完善与政府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动员指挥体系.着眼应急应战双重需要,对军地职能部门指挥机构进行系统整合,构建军地一体、平战结合、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运转顺畅、反应灵敏的联合指挥体系.一方面,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军地情报信息系统作用,依托现有信息网络,按照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要求,将过去军地情报信息单线传递改为动员情报信息的双向交换,搭建本级作战指挥系统、政府应急系统、相关职能部门系统相连接的指挥网络,建立贯通地方政府网和部队国防动员信息网的军地一体、军民共用、快捷方便的立体信息指挥控制平台.  相似文献   

10.
国防后备力量信息化建设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整个军队向信息化建设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应急力量作为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力量、遂行信息化条件下急难险重任务的骨干力量,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民兵应急力量军地结合、军民结合的优势,把信息化建设摆到优先发展位置,以信息化建设牵引民兵应急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军地一体联动,构建指挥体系军地联合行动是遂行应急任务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军队参与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社会化工作重点在于:不断加强后勘保障社会化理论创新;完善后勘保障社会化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军地一体的后勤保障社会化体系;严密制订切实可行的后勘保障社会化预案;提高军地后勘保障社会化资源配置效益;加大后勤保障社会化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军地之间物流资源的融合配置、共享共用是构建军民融合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文章认为,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资源配置方式要以基础设施融合为硬件基础,以物流装备融合为物质条件,以信息资源融合为技术支撑,以人力资源融合为关键点,以物资资源融合为突破口,统筹规划军地物流资源建设与管理,实现共享共用。同时,军事物流资源军民融合配置还应做到:加强顶层协调,依靠市场机制,完善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3.
“感知与反应”型应急物流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知与反应”型应急物流模式是指为满足战争和突发公共事件对应急物资储存和供应的需求,用计算机、网络通讯、供应链管理等技术将部分实体应急物资的储备点、应急物资的生产企业和仓库、物流中心与应急指挥机构联为一体,构成具有统一目标、统一流程的应急物资存储与控制组织。其模式运行分为任务识别与确定、任务设计与成员选择、任务执行、任务解体与清算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物联网技术的进步深刻影响了战场需求感知、资源分配、物资运输管理和军事仓储管理。谋求物联网环境下现代军事物流的发展,必须以战争需求为牵引,把握现代军事物流发展方向,始终服务和服从于现代战争;以总部规划为指引,明确现代军事物流建设任务,实现需求感知实时化、保障资源可视化、物流运作智能化和过程控制精确化;以体制改革为保证,促进现代军事物流一体联动和军事物流保障体制的“网络化”;以物资编码为基础,兼顾军地通用,做好技术配套,促进军用物资流通全程可视。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作战物资保障,应采取伴随保障、依托社会保障、机动基地保障、就地筹措保障和立体直达保障等方式,要建立三军一体、军地一体、平战一体和可视化的物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6月24日,四川高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应急独立连进驻重灾区安县桑枣镇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以来,着眼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始终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正规化管理,展现了高县民兵时代风采,赢得了军地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7.
《国防》2011,(9):88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组织军区所属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自治区公安、武警和国动委专业分队的应急力量共1600余人、200余台各型车辆(机械),进行了以构建联合应急指挥体系、抗震救灾和反恐维稳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军地联合实兵演习。通过演习,全面展示了自治区各类专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按照"基础自训、专项联训、实兵演习"的方式,注重加强军地联合防空、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抗震救灾、边境地区反袭扰战斗等内容的军地联训联演活动。通过开展军地联训联演,达到了熟悉指挥程序、检验指挥通信手段、增强协同配合意识、强化联合保障观念的目  相似文献   

19.
张辉  姜楠 《国防科技》2021,42(5):125-129
本文研究了北约军需物资编目的成绩和作用,分析了我国军用物资与装备、国防科技工业物资、国家装备动员资源、军民通用资源和应急物资等物品编码的差异,指出物品代码不统一的状况制约了军地信息对接的效率,阐述了军地统一物品编码的意义。此外,还提出统一物品编码工作具有公共服务特性,属于“新基建”范畴,并规划了按“新基建”实施军地统一物品编码的路线图:组建军地统一物品编码管理机构;制定编码国家标准,按“新基建”程序申报国家项目;开发物品编码系统;实施军地统一物品编码;建设物品代码大数据中心,逐步推广应用,稳步树立军地统一物品代码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实施强有力的后勤快速保障,是预备役部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打得赢的重要保证。要提高预备役部队后勤的快速保障能力,应加强现代后勤人才培养,建立军地一体的装备物资储备体系,构建后勤保障信息化系统,抓好后勤现代装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