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氢聚硅氮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氢二氯硅烷氨解法合成了氮化硅陶瓷先驱体全氢聚硅氮烷,并用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重、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所合成的先驱体低聚物的分子骨架为[SiH2NH]n,数均分子量为106,重均分子量为178。固化后的先驱体在氮气下1000℃裂解转变为棕色粉末,陶瓷产率78wt%。将陶瓷产物在氮气下1400℃处理后,其主要成分为α-Si3N4,并含有少量富余硅,化学经验式为SiN1.036O0.060C0.028。陶瓷产物在氮气下1600℃处理后的X射线衍射谱图表明,游离硅已基本消失,α-Si3N4衍射峰加强,但是没有观察到从α-Si3N4到β-Si3N4的相转变。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制备了密度为0.3g/cm^3的环氧树脂改性PU硬泡,并对其进行了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表明,PU硬泡的强度和模量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从PU硬泡泡孔结构及互穿聚合物网络入手初步分析了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23.
24.
采用胞外聚合物作为生物絮凝剂,开展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强化混凝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是胞外聚合物最主要的成分,多糖次之,腐殖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含量最低;胞外聚合物含有大量带负电荷的官能团,单独投加胞外聚合物不能有效絮凝和吸附去除原水中的污染物.聚合氯化铝混凝处理微污染水的效果优于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药品较优投加质量浓度为70~80 mg/L.胞外聚合物和聚合氯化铝复合使用能提高对细小颗粒物的去除效果,增强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氯化消毒副产物前驱体的能力,降低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浓度.胞外聚合物复合絮凝剂的较优配方: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为5 mg/L,聚合氯化铝质量浓度为60 mg/L.  相似文献   
25.
以污泥龄(SRT)为10 d和30 d的2组A/O-SBR反应器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SRT对污泥絮体中磷酸盐形态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絮体中的磷主要分布于胞外聚合物(EPS),EPS磷占污泥絮体磷总质量的69.45%~73.36%。正磷酸盐(PO3-4-P)、低分子量聚磷酸盐(LMW Poly-P)和高分子量聚磷酸盐(HMW Poly-P)是污泥絮体磷的主要形态。高SRT(30 d)污泥絮体EPS磷含量明显大于中SRT(10 d),表现为前者较后者有更高的PO3-4-P和HMW Poly-P含量,对应着高SRT(30 d)污泥絮体较中SRT(10 d)有更高的磷含量,前者约为后者的1.37倍。厌氧/好氧反应过程中,中SRT(10 d)污泥絮体EPS磷的厌氧降低量和好氧升高量分别为高SRT(30 d)的1.35倍和1.46倍,主要归因于前者的PO3-4-P和HMW Poly-P较后者有更大的厌氧降低量,而PO3-4-P,LMW Poly-P和HMW Poly-P较后者有更大的好氧升高量,对应着中SRT(10 d)污泥絮体较高SRT(30 d)有更强的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能力。  相似文献   
26.
概述了手性化合物分离的背景及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手性拆分方法,重点阐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手性分离中的应用,阐明了发展分子印迹技术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潜在前景,及在防化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有机多硫化物高比容量、是很有发展潜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对该类化合物进行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其中以环状化合物为中心的网状多硫交联聚合物,硫含量最高可达90%以上,但多硫链以C-S键连接在环状化合物骨架上,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与单质硫相比,都得到很大改善。本论文首先选择网状多硫交联聚合物——多硫代噻吩作为目标产物,探索了它的合成途径,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B4C/装甲钢钎焊接头的残余应力是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与散置钎料方法的比较,确定了利用金属网降低残余应力的方法。分析了金属网的材质和尺寸对网状分割效果的影响,利用Al-Cu相图确定了金属网材质;给出了确定网格尺寸的主要考虑因素,即有效黏结面积、应力峰值和焊缝间隙。  相似文献   
29.
本文通过测量聚醚氨酯(PU)/环氧树脂(EP)SIN系列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及用DiBenedetto理论式对该Tg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PU/EP SIN中,EP对PU链段存在着较强的增塑作用,这个增塑作用与PU与EP网间的互穿作用并存,它主要受PU/EP组成配比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封装增敏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封装对光纤光栅纤内谐振腔的光学特性的影响、基于压力增敏的光纤光栅封装的物理机制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解决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增敏效果好的多层封装结构,同时还利用2种聚合物不同的力学特性,设计了一种解决应变和温度交叉敏感的封装方法,讨论了封装材料对增敏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