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以公安边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为研究对象,旨在推动公安边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促进公安边防部队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不断提高。从公安边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教育、约束、工作和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铝合金表面涂覆隐身吸波涂层脱落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装备车体外脱落隐身吸波涂层样品的表面形貌、截面形貌、元素组成及含量分析,发现吸波涂层和Al2O3钝化层之间没有化学结合键,只存在物理吸附和机械结合,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很容易引起隐身吸波涂层的脱落。  相似文献   
53.
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物流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装备器材保障中,阐述了建立装备器材筹措供应中心的重要性,构建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装备器材保障体系,设计了基于筹措供应中心的器材保障物流网络和器材保障信息管理,探讨了该模式下装备器材保障体系的运作机制,从而实现了装备器材保障管理的系统性和集成性,提高了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和敏捷性。  相似文献   
54.
军事供应链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确定性。构建了军事供应链不确定性产生机理的概念模型,从需求、供应、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军事供应链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同时,对军事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加剧不确定性影响的因素是军事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具体表现为军事供应链成员交互关系的复杂性和军事供应链网络结构的复杂性。提出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的存在,对军事供应链的保障性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56.
针对装备采办中的风险总量控制,提出一种激励方式来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在单目标风险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风险控制模型,推导出了激励机制下风险控制的最优合同公式。对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两类错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得出了两类错误对收益的影响,并在成本控制中得到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装备采办的质量和效率,为军方决策者在装备采办中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为了改善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在各种路面的平顺性,对悬挂系统匹配了一款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粘弹性胶泥缓冲器。为了定量地研究胶泥缓冲器的非线性阻尼控制机理,建立了非线性悬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将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的随机最优控制规律应用于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建立了车辆垂直振动加速度与车速、路况与阻尼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最佳阻尼比。最后,对履带车辆在F级和G级路面上进行了仿真分析来验证胶泥缓冲器的非线性阻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07~0.18范围内调控阻尼比,可以使车体垂直振动加速度最小。该研究工作为胶泥缓冲器的优化设计和胶泥材料的配方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8.
针对目标网络分层建模与自修复机制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建立了分层次的作战目标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六种维度的指标以评价作战目标网络在攻击前后能力的变化情况;其次,从预警网络层、火力网络层、指控网络层分析探索作战目标体系在遭受攻击后的最优自修复策略;最后,通过模拟攻击实验仿真分析上述自修复机制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目标网络的自修复机制相比传统方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剩余节点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59.
基于GIS服务的特点和动态服务聚合的应用实际,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流的GIS服务动态聚合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服务群的概念,有效适应了GIS服务的动态变化性;提出了基于工作流的GIS服务聚合技术体系,界定了GIS服务聚合的研究内容和层次关系,为GIS服务动态聚合关键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总体框架和顶层指导;参考工作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动态服务聚合参考模型DSCRM,为开发聚合服务支撵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构造特定的服务聚合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计算模型.给出了一个GIS服务聚合应用实例来说明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科学研究成果在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何应用这些成果,发挥其实用价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将科研成果应用到院校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院校的紧迫任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数字化评价,建立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