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钢结构由于不耐火 ,火灾中极易发生倒塌 ,因而需要进行防火保护。目前广泛使用的保护方法是喷涂防火涂料 ,以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极限 ,延缓其在火灾中强度的降低 ,为灭火和人员疏散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以笔者早年设计的小型石墨流态床热处理炉(LTR)和随后研制大功率炉的经验,讨论加热装置的最佳方案和电极设计的有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给出950℃以下的温度-电阻曲线和屏蔽电极区间的电压-幂次和电阻-幂次曲线。  相似文献   
23.
用薄船理论计算方尾军舰兴波阻力的一种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船理论的马丁法为基础,对船型横剖面面积曲线,加上考虑粘性作用产生的排挤厚度的修正,来计算兴波阻力。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尤其是在中高速下,即F_n=0.4~0.7范围内,相对偏差不超过0.5%。在计算某型方尾军舰时,方尾产生的虚长度据试验得到的规律来确定。与其他方程比较,简单方便,且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24.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钛材在含有不同氯离子浓度溶液中和含有PO3-4离子的氯离子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利用线性极化法,测得钛在上述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表明,钛在上述介质中具有非常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5.
减小两栖车辆水上行驶阻力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两栖车辆水上行驶阻力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形状阻力和兴波阻力对水上行驶速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并对其可行性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某舰炮驻退复进机为液体气压式复进机,结构较复杂。特别是在复进运动过程中,由于某单向阀打开,使液体流动构成一差动连接回路。本文推导了该舰炮后座和复进过程的液压阻力公式,为对该炮进行反面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7.
碳化硼涂覆的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自己合成的裂解能得到碳化硼的聚碳硼烷,对碳纤维进行涂层,并详细测试了涂层碳纤维的抗热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分段履带式水陆两栖车的水动力性能,实现减阻增速,将尾翼板安装到水陆两栖车的方艉部,并开展了水池试验和仿真研究,两者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仿真研究了车体的纵向重心位置、尾翼板的长度和角度对水陆两栖车阻力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阻力成分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车体纵向重心位置在540~560 mm 时,车体所受水阻力最小;在速度为3~5 m/s时,长度为156 mm,与水平面夹角为10°的尾翼板减阻效果最明显,相比于原裸车体的阻力,减阻率达到34.3%;加装尾翼板可以增加车体的尾部中空区长度,相当于增加了水线长,增大了长宽比。该研究表明:适当调节重心位置和优化尾翼板参数,可以有效实现水陆两栖车的减阻增速。  相似文献   
29.
为合成耐海水与高耐候的丙烯酸树脂,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和丙烯酸已内酯,经引发剂作用,采用同步滴加法进行聚合反应,通过调节温度并测定酸价控制反应历程,并将合成的不同玻璃化温度的丙烯酸树脂配制成具有适当玻璃化温度梯度的耐海水面漆成膜树脂体系。选择HDT-90固化剂与丙烯酸成膜树脂作用,制备耐海水面漆涂层样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耐海水面漆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和抗老化性。  相似文献   
30.
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驱动与回波检测电路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驱动与回波检测电路。驱动电路由功率放大器、脉冲变压器及一定的补偿电路组成;回波检测电路由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组成。试验结果显示,此电路性能良好,能明显提高超声换能器的测距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