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21.
The existing guidelines for security sector reform (SSR) tend to draw on theoretical work in the field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which in turn has been derived from Western, liberal democratic models of governance. Although guidelines strongly advise that local culture and context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drawing up objectives for post-conflict SSR programmes, this is not often reflected in practice. This article considers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is, citing both in-country challenges and donor-related issues, and suggests that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is a lack of alternative, non-orthodox models of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to draw upon. It is further suggested that elements of suitable alternative models may be found in states which possess political structures not entirely dissimilar to the Western, liberal democratic ideal, but which can offe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Detailed research of these structures should produce a pool of sub-models which could then be employed to create bespoke, culturally appropriate objectives for use in post-conflict SSR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22.
Many African states have security sector reform (SSR) programs. These are often internationally funded. But how do such programs account for previously existing security institutions and the security needs of local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SSR all over Africa to assess local ownership and path dependency from a New Institutionalist perspective. It finds that SSR, particularly in post-conflict countries, tends to be driven by ideas and perceptions of international donors promoting generalized blueprints. Often, such programs only account in a very limited way for path-dependent aspects of security institutions or the local context. Hence, the reforms often lack local participation and are thus not accepted by the local community eventually.  相似文献   
23.
针对蚁群算法求解CVRP问题时收敛速度慢、求解质量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启发式蚁群算法。该算法借鉴蚁群系统和基于排列的蚂蚁系统的优点设计信息素更新策略,既加强了对每次迭代最好解的利用,又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按一定比例使用基本方法和基于PFIH方法构造路径,扩大了算法的搜索空间;采用一种混合局部搜索算子,增强了算法局部寻优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启发式蚁群算法可以大幅度减少车辆运行成本,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4.
对某小型电动无人机(以下简称SEPUAV)在其左翼破损40%面积矩下的操稳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在此损伤下典型大侧滑角定常工作点附近进行特殊的小扰动线性化,然后进行特征根和飞行运动模态的分析;其次对此特殊构型SEPUAV进行操稳特性、时频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左翼破损40%面积矩SEPUAV出现特有运动模态并影响全部纵侧向运动状态的响应;部分传递函数出现较多非最小相位零点从而导致初始响应发生反向;部分通道的Bode图中出现多个波峰波谷并有相角提前等现象。分析结果对后续容损飞行控制器的设计起到铺垫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数据链支持下的航空作战兵力变化问题。将空战能力指数通过映射关系转化为平均战斗力水平,从数学理论上证明了二者具有等价性。结合平均战斗力水平,建立了基于数据链的改进蓝彻斯特空战模型及具有增援力量的作战模型。仿真分析了等效实力比、不同初始值以及增援时刻的不同对空战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数据链具有提高作战效能和改变战局的作用。实验发现了在增援作战时,存在"局部最优增援时刻点"这一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6.
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喷雾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流体体积方法分析涡流器离心式喷嘴内部流动过程,采用单反相机和相位多普勒测速仪测量离心式喷嘴、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的喷雾特性。发现涡流器离心式喷嘴内部流动的总压损失主要发生在涡流器槽道入口、收敛段和等直段。等直段使液膜厚度减小,喷雾锥角减小。离心式喷嘴喷雾粒径分布范围沿径向逐渐增加,轴向速度分布范围沿径向先减小后逐渐增加。气液同轴双离心式喷嘴喷雾特性受气液比影响很大,气液比小时旋流空气使喷雾锥角增加,粒径分布范围减小;气液比大时,气体膨胀压缩喷雾,使大液滴能够到达喷雾中心,喷雾外侧为二次雾化成的细小液滴。  相似文献   
27.
军事演讲在古今中外广泛存在,并以其独有的语言特色发挥着激发官兵斗志、鼓舞部队士气的作用。在进行军事演讲时,应遵循其“通俗晓畅,口语化强;精练准确,逻辑性强;善用军语,军事鼓动性强;生动形象,乐感性强”的语言特点,更好地发挥军事演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李小龙  王星  程嗣怡  郑坤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4):118-122,127
空空雷达主动制导导弹正成为各军事大国优先发展的空战武器,针对该类型导弹,分析了其典型的特征参数,以雷达-电子战一体化概念为牵引,提出了采用机载相控阵雷达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弹机分离检测的思想。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为后续的干扰措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29.
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相互了解、共同繁荣。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因此,文化交流应该是平衡的。这种交流离不开翻译。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手段。教材是教学三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我们目前的翻译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偏重文学,忽略实用文体的翻译,而且不可能顾及各地文化,因此在利用现有的翻译教材进行翻译教学时,有必要增加本地文化的翻译内容。兵团文化是一种崭新、独特的文化,更有必要在翻译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提高漏磁检测的灵敏度,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漏磁检测励磁装置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钢板的厚度、永磁体厚度、磁极面积以及磁化间隙等因素对钢板局部磁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钢板磁化强度随永磁体几何参数改变时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永磁磁化方式下励磁装置优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对励磁装置各部分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证明,优化设计的励磁装置能改善磁化效果,提高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