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新军事变革与军队信息化人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战争时期,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部队的战斗力源泉和根本,军队人才建设的重点是"专业型 信息型"的信息化人才。进行信息化人才建设需要调整信息化人才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多渠道、多方式培育信息化人才,建立健全信息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改善信息化人才生活待遇。  相似文献   

2.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信息化人才,必须注重人才成长环境的营造与优化。优化硬件环境是信息化军事人才快速成长的基础;优化制度环境是信息化军事人才快速成长的根本;优化人文环境是信息化军事人才快速成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加强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和装备建设的同时,必须突出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满足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指挥人才、参谋人才、专业人才和基础人才,为实现政治工作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军事人才评价是选拔任用军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完善符合信息化发展需求的新型军事人才评价体系,是推进军队人才战略工程、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建立和完善这一体系,应聚焦信息化人才的必备素质和创造业绩,制定突出信息时代特征的新型军事人才评价标准;应着眼确保评价的公正准确,建立促进信息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评价机制;应适应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采用综合、辩证的人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建立德才兼备的信息化人才储备体系。人才是兴军之本,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必须紧紧抓住信息人才这个根本。一是搞好调查摸底,建立人才档案。要结合每年整组,有重点地对计算机、现代通信、电子侦察、气象、自动化控制等高科技人才和装备进行潜力普查,对本辖区进行信息资源统计,统一建立信息化动员潜力数据库系统,准确掌握与信息化建设有关的高科技人才和装备数量、  相似文献   

6.
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依赖人才队伍支撑。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匮乏是当前制约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加强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培养,应当建构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的素质结构,拓宽选拔培养政治工作信息化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许杰真 《国防》2004,(11):52-53
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就目前而言,应着力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着力培养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人才。人才是军队建设中决定性和关键性的因素。加强预备役部队信息技术人才建设是推进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为此,  相似文献   

8.
何元茂  姜峰 《政工学刊》2011,(10):26-27
一、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的概念。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是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实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提高的重要人才支撑。对于信息化建设高级管理人才的概念应从以下三个角度予以综合理解。  相似文献   

9.
积极适应转型期建设要求加速培养作战部队信息化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培养部队信息化人才是一项紧迫任务。要按适应信息化军队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要求,树立培养信息化人才观念,构建信息化人才培养内容,拓宽信息化人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0.
张利峰 《国防》2008,(7):32-34
人才是建军治军之本,是军事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现代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军事人才,谁就能在现代化战争中赢得主动.信息化战争是全新的战争形态,对信息化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赋予新的内涵.为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我们必须弄清信息化作战指挥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军信息化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确保在未来战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关键是要培养一大批既懂作战指挥又精通信息技术,既具谋略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信息化人才。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闵守斌 《政工学刊》2010,(10):56-56
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是胡主席强调要重点抓好的四类人才之一,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重要智力支撑。怎样界定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的对象范围,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上讲,在推进我军信息化建设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井涛 《国防》2013,(11):56-57
人才是建军之本。建设现代化武警的关键是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因此,要着眼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整合多方资源、拓宽培养渠道,切实发挥军事院校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军事实践锻造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大熔炉”作用、联合教育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快车道”作用、继续教育提高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加油站”作用,瞄准岗位需求,建立一支政治坚定、编配合理、层级衔接、结构完善、素质全面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提高履行职能使命能力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近年来,各级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大力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习钻研信息化的热潮还未形成。  相似文献   

15.
高素质人才是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围绕如何面对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员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问题,对武警院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有效的做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振吉  张扬  马在山 《国防》2012,(12):40-40
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指挥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保留人才的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使用、保留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实施倾斜政策,对指挥信息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重点使用,切实把指挥信息化人才培养好、使用好。培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国防后备力量指挥所需人才,要搞好顶层设计、通盘规划,把好关、定好向。要注重信息战战术素养的培养,根据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样式,培养指挥人员正确组织指挥信息进攻和信息防御,根据战场变化正确处置战场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陈书兵 《政工学刊》2011,(12):34-35
先进理念是加强人才建设的先导,决定着人才建设取向和工作绩效。要打赢未来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必须认真贯彻主题主线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需要,进一步更新人才建设理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18.
姜延峰 《国防》2006,(7):14-15
军事人才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需求,也是加速提升军事斗争准备质量的关键所在。一、勇于变革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是推进军事人才建设的首要问题。为此,应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联系新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校正和创新人才观,切实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一方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树立尊重人才、培养人才、关心人才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人才环境是人才成长之营、创造之地、发展之所,是培养、引进、合理配置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创造性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障。营造一个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良好环境,是实施人才强军战略、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腾茂盛 《国防》2006,(12):53-53
建军作战,人才为本。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的“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推进人民武装信息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适应战争形态信息化的要求,把信息人才动员准备置于重要位置,认真搞好信息人才登记、编组和训练工作,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要结合国防动员潜力调查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统计掌握地方信息人才的数量、专业和分布状况。要根据“十一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总体规划,扎实搞好现役部队信息人才预编组工作,全面落实民兵、预备役部队信息分队人员编组。凡未编人现役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地方信息人才,要分门别类进行登记储备。要坚持任务牵引,扎实开展军事训练。把纳入后备力量体系的地方信息人才作为军事训练的重点,通过扎扎实实的军事训练提高其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