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委婉语,它们在使用领域、语用功能及特点方面具有颇多相同之处。但因为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以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为生存基础,所以在其使用方面又有很大不同,折射出明显的文化痕迹,主要表现在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和社会价值观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陈宇 《环球军事》2008,(2):40-41
委婉语,是一种用比较含蓄、文雅、幽默的话语来表达人们所忌讳的或令人不愉快的事情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语言也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军事委婉语,运用目的主要是为掩盖真实意图,淡化某些事情。在军事委婉语的使用上,尤以美军为甚,可谓开创了先河,引领了潮流!  相似文献   

3.
冗余与省略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语言现象。文章分析了省略语和冗余语使用的语域特征以及实际运用中省略和冗余程度在不同语域中的变化,指出省略和冗余在同一语言中相辅相成,有利于提高语言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习语宝库。由于思维规律的共性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往来,英汉两个民族的习语构成有许多共同之处。英汉习语有许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或传说,因而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英汉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了两种语言习语构成差异。  相似文献   

5.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总是为一定的交际目的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使用。人们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际总是受到现实环境的支配与影响。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有语境,语篇作为言语交际中传递信息的载体,同样也离不开语境。语境体现为语篇的语言选择,而语篇的语言选择又建构了语境。语境是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前提。对于语境的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更加准确地研究和分析基于这个语境产生的语篇。  相似文献   

6.
新疆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聚居区的乌珠牛录村语言使用情况可以分为以双语型为主,其次为单语型和转用型三种语言类型.双语型人群在数量上、分布范围上均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体现了锡伯族双语族群语言使用上的显著特点,但锡伯语在双语使用现状中占绝对优势,这也是锡伯族聚居村落的一个重要特征.母语单语型和语言转用型人数较少,目前不是乌珠牛录村语言使用者的主流,母语单语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将逐渐萎缩,而转用型比例可能会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双语者二语熟练程度及不同语言使用特征对其抑制控制能力影响的差异。根据二语的熟练程度将被试分为熟练双语者组和不熟练双语者组,在熟练组和不熟练组中根据不同的语言使用特征划分为以口语为主和以阅读为主的两个被试组。所有被试都参与Stroop任务、Simon任务和Flanker任务。结果发现:熟练度高的双语者在三种任务中均表现出了优势反应。说明二语熟练程度对双语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有着促进作用;在不同语言使用特征组中,两组被试在simon任务与stroop任务中表现无显著差异,但表现出明显的CA效应。表明二语熟练度影响双语者的抑制控制能力;语言使用特征的不同对双语者的抑制控制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宁古齐村位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镇中,是个以锡伯族为主的多民族杂居区,其语言使用类型可划分为母语单语型、双语型和语言转用型三种类型.宁古齐村的锡伯族双语现象非常普遍,该村居民均为双语或多语人,汉语水平普遍较高.锡伯语-汉语是双语使用类型中的主要类型,其他两种类型的人群数量非常少且局限于特定的使用群体.  相似文献   

9.
从价值观念,民族心理特征,语言文化意蕴及习语典故等方面探讨了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的差异,提出将文化知识的讲解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点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化,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镇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选取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3个城镇区域为样本(爱新舍里镇、察布查尔镇、种羊场),调查城镇化给不同区域的锡伯族人的语言使用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城镇化将扩大国家通用语的使用范围,增加国家通用语和锡伯语语言接触的深度,将进一步改变锡伯族的语言观念,城镇化的发展将增加锡伯族语言转用人群。最后提出城镇化与察布查尔县锡伯族语言和谐发展的对策,解决语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Halliday的语篇分析理论模式,讨论了语篇衔接和情景语境相互作用产生的总体效果,探讨了语篇衔接和情景语境的功能特点,阐述了语篇衔接在语言系统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语篇衔接的理论地位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在进行语言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移位、去词补词等手段。本文着重分析了英译汉中否定成分的转移情况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系统性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随着进一步的学习越来越接近目的语,是学习者特有的语言。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外语学习的秘密,使研究人员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探讨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天职是讲课,讲课就离不开语言.课堂语言有自身的特点,与其它语言相比,主要有四个不同:一是不同于书面语.书面语是用眼睛看的,它的载体是文字;课堂语是用耳朵听的,它的外壳是语音.二是不同于日常语.日常语随意性很大;课堂语比较规范,有时还要刻意琢磨.三是不同于广播语.广播员读别人的文章;课堂语是教员深化和讲说自己的稿子.四是不同于表演语.表演语是演员的台词.演员有一个“进入角色”的问题,这就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演员自己(真我),一个是角色(假我);课堂语是由教师表达,表达的是自己思考的问题,只有一个我,那就是教师自己,是真我.既然课堂语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自身要求,那么究竟怎样把握课堂语呢?我的体会是要用好12种课堂语言.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我国海军与外国海军的友谊,我们必须注意军事交往中的文化交流。如果说扎实的外语基础、正确运用目的语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构造句子,那么熟恶与语言有关的国情,民俗等文化知识则有助于得当地使用语言。这就需要我们在掌握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语音、语法、词汇的同时,了解对方的民族文化习惯。  相似文献   

16.
《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语言学家们对于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之研究较为深入,而较少关注书面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本文以《围城》中涉及到中外文转换的语言片段为语料,深入研究分析了书面语语码转换的类型,语言特点及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英汉语言中的颜色词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本文通过英汉不同颜色词(红色、黑色、白色、黄色)的象征意义的差异的比较,从宗教方面,文化方面,历史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问:我是一个不善言词的人, 生活中感觉不易与人沟通,但从内心却非常渴望相互交流,理解, 请问沟通还有其他形式吗?是否只能用语言? 答:沟通当然还有其他形式。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我们和他人的沟通有70%是无声无息的,专门研究非语言沟通的学者艾伯特甚至提出这样一个公式,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 心理学将非语言沟通方式称为体语,即身体语言,它包括身势语,手势语,面部表情语、目光语、服饰语、腔调语甚至笔迹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语言,都是在与对方交流,都在相互传达着许多信息。比如在一群由军人和非军人组成的团体中,不用他们说话,仅凭坐姿和立姿您就可以将他们区分开来。再比如,从异性的目光, 您大致可以判断他或她对您是否有激  相似文献   

19.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意义。文章探讨了如何将语域知识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这种尝试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听、说、写、译等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加速学生从语言知识向语言应用能力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交际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在人际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四类非语言交际行为(即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典型案例,阐释其所传递的跨文化信息,提出英语教师应当提高自己对英语文化环境下常见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把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文化环境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准确含义,并以此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准确掌握有关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