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正>不时都听到有人谈及“中庸”,说“中庸是十分深奥的人生哲理”、,“你误解了中庸”,“中庸是天下之至理”.《中庸》是我国许多世代读书人必读的重要经典,如果它是天下之至理,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读了两干多年,我国许多事物以至科学仍未能充分发展.有不少时候,我国是积贫积弱,历代有许多老百姓象牛马般过了一生,经常有旱灾、河水泛滥、兵灾战乱,老百姓大批大批地死去.就是所谓汉朝盛世,也有“贫者无立锥之地”之说.反观不少别国别地,他们从未见过我国的《中庸》,反而能够康乐富强!我们是否应该反省、检讨一下呢?  相似文献   

2.
吴起是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吴子》一书中。历代著名军事家和学者,一向把《孙子》和《吴子》并蒂称之为“孙吴兵法”奉为兵学圣典而广泛流传。K吴子》不仅在战略、战术方面探察到了许多神奇的战争规律;在军事伦理思想方面,更容纳了前人所不及的丰富内容,包括“义、强、刚、暴、逆”的正义战争观、“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国防伦理观、“以治为胜、教戒为先”的军人道德教育思想,“良将”的德行论等,对古代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大促进,对今天军队的道德文明建设,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诸如首创通史体;开创纪传体编纂史书的体例;创立“太史公曰”的史评形式;创造“互见法”的写作方法以及实录精神和创造了历史和文学相统一的叙述方法等等.这些对后世的史学都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前人及当今学者多有论述,但对于《史记》而体现出的司马迁民族大一统思想对后世史学的深远影响,学术界却很少有人论及,这里仅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被列入“五经”,其伦理大旨是“道名分”①,“惩恶扬善”。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②,司马迁也有孔子“作《春秋》”③之说。可是近代以来,相继有学者对此说进行考证,多以为孔子作《春秋》的说法缺乏史证,可能是孟子的伪造④。不过,孟子所谓“乱臣贼子惧”却从手段意义上道出了《春秋》的伦理价值。《春秋》被称之为“经”,解释这部“经”的书称之为“传”。《春秋》三传便是解释《春秋》的著作。《春秋左氏传》…  相似文献   

5.
《阴符经》,又名《黄帝阴符经》,其成书年代及作者尚难确考。“阴符”作为书名始见于《战国策·秦策一》: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苏秦列传》作“得周书《阴符》”,均不称“经”。《新唐书·艺文志》“神仙”类中最早著录《阴符经》。历代学者对其成书年代及作者说法颇多,但均缺有力证据。现有唐褚遂良手书《阴符经》碑帖行世,可以肯定是唐以前书。其作者可能是一位多经世变、博学善察、政治上有“离经叛道”倾向的隐士。书写成后,可能长  相似文献   

6.
近 2 0年来 ,我国有众多专家、学者对“矛盾与悖论”进行了专题研究 ,并在相互切磋与争论之中使研究内容拓宽加深。本刊上期刊载了荒冰教授《再谈语义悖论的解析———答黄展骥教授》一文对黄先生提出的“‘复合命题’谬误来消解两千多年来极困难的强化谎者悖论”等等观点持有非议。本期刊载“悖论”研究知名学者黄展骥先生的《“矛盾与悖论”研究的大进展———答荒冰教授》一文 ,对荒先生所提问要作些澄清与答复 ,并从中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我们本着“问题愈争愈清 ,真理越辩越明”的精神 ,欢迎致力于“矛盾与悖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讨论 ,以推动“矛盾与悖论”研究的深入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为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首次推出其创新理论成果“震慑理论”,这一理论与我国古代《孙子兵法》心战理论有着许多内在的关联。这一理论指导下的伊拉克战争,其“斩首行动”与孙子的“擒贼擒王”思想如出一辙;其“震慑行动”与孙子的“上兵伐谋”思想异曲同工;其“外交攻心”与孙子的“伐交”思想一脉相通。  相似文献   

8.
从车辚辚到马萧萧──读《日知录》的两则札记孔令铜《日知录》是明末清初爱国志士、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书名“日知”,取《论语》“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之意。顾氏饱读诗书,艰苦游历,手不停录,拾遗补阙,以三十年之积累成此通家大著。他的许多...  相似文献   

9.
兵字演绎     
汉语中与“兵”字有关系的字、词很多,研究一下它们的涵义及演变,会使您在语文知识之外还获得许多有趣的军事知识。“兵”字是汉语中产生最早,人们口语中最常用、意义最多、内容最广的字之一。它在上古主要指兵器,没有现代汉语中士兵、战士的意义。“擐甲执兵”(《左传·成公二年》)、“蚩尤作兵,伐黄帝”(《山海经·大荒北经》)、“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荀子·议兵》)都是这个意思。现代成语中的“短兵相接”和“兵工厂”也还保存了这个意义。有时  相似文献   

10.
对《孙子》的研究累世不断,近年来更加深入,相继推出新成果。外国许多学者、战略家们对《孙子》更是推崇备至,潜心研究者,不乏其人。有的根据孙子的学说,探讨现实的各种战略问题,如提出所谓“孙子核战略”之类。有的为维护本国利益和国家安全,联系当今“复杂多极”的国际环境,试图从孙子中寻求“安国全军之道”。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孙子的安国全军之道,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拙作《必须重视“军人待遇学”的研究》一文(见《军事经济研究》杂志创刊号)发表后,1987年5月在武汉军事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军事经济学讨论会上,“军人待遇学”这个题目,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并列入了科研选题规划;许多热心者要求笔者继续研讨阐述这一学科。1987年9月,后勤学院图书馆将此文收入了《文摘》;《解放军报》对此文又发表了简介。这些,是笔者始料所不及的。为了继续作些深入研究,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并就教于专家和同行,笔  相似文献   

12.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政治、历史文献汇编,也是古代“六经”之一。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曾提到,“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无韵的称《书》”。古人有“书以道事”之说,《荀子·劝学篇》称之为“政事之纪”。司马迁也认为,《尚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书中保留了先秦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许多公外学生入学前已经过5—6年的英语学习,并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他们已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面对阅读理解练习仍然一筹莫展.我国1986年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明确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在这里,“读”被放到了“听”、“说”、“读”、“写”四技巧之首位(虽然公外学生的教材与《大学英语》不同,但教学大纲中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蕴含着许多克敌制胜的谋略,其中“奇正”思想在孙武战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孙子“奇正”思想,并借鉴运用于武警部队反恐怖行动,对有效处置恐怖事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据《科技日报》报道:“在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中国生物科学家怎样树立国际信誉”论坛中,“论文发表”成为中外学者引用最频繁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兵形势家”是班固在《汉书》中对兵学流派的分类。对这一流派的著作,他总共列有十一部,《尉缭子》则是至今唯一存世的一部,其余都已亡佚。因此,今天我们要探索“兵形势家”这一流派的风貌,《尉缭子》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尉缭子》问世之后,历代学者甚为关注,不过,很少有人从“兵形势家”这一角度加以评介。郎使个别学者提到,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已。如王先谦指出:“今案其书自天官至兵  相似文献   

17.
鳖,亦称团鱼、甲鱼、元鱼、脚鱼,俗称“王八”。鳖为爬行纲,鳖科,用肺呼吸,两栖,属名贵鱼类。形状扁圆象蒲扇,与龟相似,头部淡青灰色,散有黑点。喉部色淡,或有蠕虫状纹,或色暗而有黄点。背甲长可达二十四厘米,宽可达十六凰米,通常橄榄色。腹面乳白色。鳖分布于我国南北许多地方,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它生活于河湖、池沼、水塘中。早在商周时的《周易》中就有鳖的记述,在战国时的《山海经》中还记载有“三足鳖”的神话传说。这表明,远在两三千年以前,鳖这种爬行动物就进入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日本江户时代长沼派学者樱田迪 (子惠 ) ,于嘉永五年 (1 85 2年 )刊印了他家藏的《古文孙子》 ,世称樱田本。是书首有昌平学教官安积信的序文 ,称其书为“魏武以前之书”。樱田迪在其所著《孙子略解·凡例》中也谓 :“言传入余家之旧《孙子》正文一册 ,古文《孙子》也。其自何时何处传来不得而知。”1 94 2年 ,日本著名兵学家佐藤坚司在宫城县图书馆发现北条氏长写于 1 6 4 6年以后的《孙子外传》写本。据佐藤坚司研究 ,认为“氏长的《孙子外传》与樱田本的《古文孙子正文》为同文江释” ,属于同一系统。他推断“氏长秘藏的《古文孙子》 ,由…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今年以来,军内外许多作者,特别是空军团以上单位的许多领导同志,给本刊寄来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文章。我们在“征文选登”、“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等栏目中己登载了一部分。但由于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论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斗友谊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代传说中有许多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选集》第1卷第93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