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香港学者黄展骥先生,从事悖论研究已二十余年,造诣笃深.近年来,承蒙黄先生厚爱,将其发表的有关悖论的著述,悉数寄笔者.细心研读后获益匪浅,在这里,不揣浅陋,试对黄先生的悖论观略作评析,以求正于黄先生及其他同道.  相似文献   

2.
悖论研究迄今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集合论悖论和语义悖论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黄展骥先生认为可以通过指出悖论犯“复合命题”错误 ,或不信它不说它就可以消解的说法过于简单。解决悖论的两个关键问题是 :一是要解释为什么“混层”和“自涉”不一定产生矛盾 ;二是要避免语言层次的无限升高或后退。应该突破这两个问题而大大推进悖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杨熙龄教授的《奇异的循环——逻辑悖论探析》是我国第一本悖论专著(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86年12月初版,于1987年6月第2次印刷,印数共4万4千本).杨先生以黑格尔辩证哲学的观点来评析“悖论”,跟我以分析哲学和形式逻辑的观点来评析“悖论”,刚好“针锋相对”,是我的“大论敌”.虽然我对杨书持有许多异议,本文只能摘要引述其中的片段(见147~149页)来点商榷;但是,我却十分敬佩和尊崇  相似文献   

4.
殷海光和黄展骥——兼评黄展骥的“谬误、悖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海光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思想家 ,是台港现代逻辑的开创者和领军人。在他的启发和引导下 ,黄展骥走上了逻辑学的研究道路 ,并在谬误、悖论研究方面独树一帜 ,形成了“理性批判”和“逻辑实践主义”的独特研究风格  相似文献   

5.
<正>黄展骥教授是香港侨胞,台湾大学毕业,殷海光的入室弟子,周礼全(中国逻辑学会会长)的师侄,从1962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学到1993年被聘为深圳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兼职教授,三十多年潜心研究逻辑与思维方法论,针对大陆学者的思维模式,提出了他独创的“现实矛盾”理论,我称之为类比逻辑,用来理解他“消解两派逻辑(指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纷争与误解的方法”的实质.而《要害》文本,正是他三十年的总结.  相似文献   

6.
拙作《必须重视“军人待遇学”的研究》一文(见《军事经济研究》杂志创刊号)发表后,1987年5月在武汉军事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首届军事经济学讨论会上,“军人待遇学”这个题目,引起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们的极大兴趣与关注,并列入了科研选题规划;许多热心者要求笔者继续研讨阐述这一学科。1987年9月,后勤学院图书馆将此文收入了《文摘》;《解放军报》对此文又发表了简介。这些,是笔者始料所不及的。为了继续作些深入研究,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并就教于专家和同行,笔  相似文献   

7.
本文评论了黄展骥先生对“物极必反”的逻辑分析与谬误批判 ,进一步阐明作为规律性陈述的“物极必反”不仅在理论上有严重困难 ,而且在实践上也会产生种种不良影响 ,应当拒斥。  相似文献   

8.
《军事历史》1987年第2期刊登王帜、毛彦春的《对夷陵之战刘备集团战略指导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一文,着重论述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战略指导错误,说明“将帅要有明确、坚定的战略意识”、“切勿怒而兴师,愠而致战”。这些观点对我们汲取历史的教训,无疑是有借鉴作用的。但是,我认为,《思考》一文对历史事实有失察之处,因而其主要论点还值得商榷。我们研究历史,应以客观的历史事实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以分析研究,恰如其分地引出可供今人借鉴的经验教训来。在这里。严格地尊重具体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一、《间书》十年来的影响及其地位 1942年,日伪时期的《中和杂志》刊载了一部“杂采古今史事”而又专述中国历代侦察情报和间谍活动的兵书,这就是清人朱逢甲编著的《间书》。从此,这部著作渐为世人所知。近十年来,由《解放军报》“学军事”专栏刊登简短的文字予以介绍,到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的专家在《军事学术》上誉之为“兵家的珍贵读物”,《间书》日益为我国军事情报学术界所推崇。今天,《间书》中的某些重要结论已为我军一般情报研究工作者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西方学术界对“人身攻击”这一典型谬误的研究 ,并评价了黄展骥教授对这一研究的扩展与深化 ,阐述了谬误分析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老学研究史上,始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或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或认为它是以兵喻道的道书。频繁的春秋战事,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战争”这一重大社会现象进行思考。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东方第一哲人”———老子,更是责无旁贷了。从这个角度看,《老子》一书涉及兵学...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20世纪30年代之前,“悖论”曾掀起过第一次研究热潮;70年代以来又掀起第二次研究热潮。我国十年来也渐渐掀起研究热潮。既然,几乎经过整个20世纪的努力都无法消解强化说谎者悖论(P),很自然地,不少时哲便转而求助黑格尔的“真矛盾”。  相似文献   

13.
<正> “说谎者”悖论在二十世纪的逻辑、哲学、数学界引起了巨大风波。这一悖论远自古代,先后由古希腊、古中国、古印度独立地提出。(相信不是承传自别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墨子》的《经下》篇说:“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 有悖论者解释说:“一切话皆假”这句话在自相矛盾,原因在这句话本身是自我否定。 这大概是加进今天的形式逻辑来解释的,所以简单清楚,容易明白。就原文第一个“悖”应解作“假”,那末第二个“悖”,似乎也应解作“假”,而不应解作“矛盾”。总之,原文过于简略,颇费解。  相似文献   

14.
李零先生指出《孙子·九变》中存在"章句割裂"问题,《孙子·九变再考察》一文以评判者的姿态与李零先生进行商榷,本文参稽相关文献,对此再加审视,并对《孙子》研究的方向发表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5.
<正>兴,本来很简单,研究的人多了,就变得复杂起来,朱自清先生叹之曰:“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越说越糊涂.”(《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5页)有的学者以“比”而别“兴”,认为兴的实质是比,其区别在于兴多在诗的开头,重在取义,而比多在诗中,重在取类.郑玄《周礼·太师注》云:“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  相似文献   

16.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一部国外专家撰写的新中国国史。作者们运用大量的史料,力图准确客观地再现这一段的历史,但由于受其阶级立场、文化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影响,某些观点和结论与事实不符,需要讨论,需要争辩。本文仅就其“中国对越战争”一章做一简要的评述。(一)“中国对越战争”的原因关于“中国对越战争”爆发的原因人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是战争双方为了争夺东南亚地区的控制权,即书中所述“……越南战争(抗美救国战争——引者)后争夺东南亚地区控制权的斗争就实实在在地展开了。”③这是与事实不符的,从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正>读到黄洪基先生的《熟知非真知》一文(见《哲学短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第129—131页),内有论及“燃素说”这个歪理.我们现在来些“引文”及“评析”,以就教于各位学术同仁.引文:“熟知非真知”,这是唯心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导言》中作出的论断.  相似文献   

18.
本刊1993年第6期刊登了《企业是否可设置技术监督机构》一文,针对文章内容,本人在进一步学习与理解《标准化法》和《产品质量法》等法规,并请教了有关专家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1.技术监督的概念“技术监督”一词是标准、计量、质量监督的统称。由于标准是判定产品质量的主要依  相似文献   

19.
军事史文摘     
关子李立三“割据”说的两种评价广州起义失败后,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李立三曾主张“从农运较有基础的地方发动暴动,造成一县或数县割据的局面,形成包围广州的形势。”据此,1990年《中共党史通讯》第5期发表的杜幼德文,认为李立三是中国共产党内“农村包围城市”这一战略思想的首创者。1992年《中共党史通讯》第13期刊载张晓峰文对杜幼德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李立三的主张只是一种策略,即把农村的暴动作为城市暴动的配合行动,其核心仍是“城市中心”的思想。此后几年,李立三的思想也没有摆脱“城市中心”论。“割据”、“包围广州”的主张,从字面上看同后来共产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确有某些相似之处,但认真分析,其内涵却大相径庭。(文力摘)  相似文献   

20.
<正>准悖论的定义:在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过程中,如果(与反证法假设相关地)出现A(?)这样的循环矛盾时,则称它为准悖论.l. 一类悖论(或准悖论)是由两个互相否定的条件,同时作用于一个集合而产生的.1.1 罗素悖论 请见莫绍揆,B_6证明论;王雨田主编《现代逻辑科学导引》上册,P253—2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