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制怒     
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是个体的意愿遭到挫折或对客观不满时产生的,它会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一般都是由外在的强烈刺激所引起的。但人的主观方面,如思想、情操、人生观等,和怒气的产生以及怒气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面对同样的强烈刺激,有的人怒气很大,有的人怒气较小,有的人则根本不动怒。一般来说,青年战士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情绪冲动性大,更容易引起愤怒情绪。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迈尔斯指出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要素构成。官兵对战斗精神的态度也同样包含这三个要素。态度的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态度的情感要素是指伴随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与情感体验;态度的行为意向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相似文献   

3.
王佳涛 《政工学刊》2023,(11):70-72
<正>心理适应是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时,个体通过调节自我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与外部环境达成和谐一致并重建内部平衡的一个过程。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个体的心理适应状况,个体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也不是被动无策的。学员的思维模式、压力应对方式、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等,都对其心理适应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对新训学员在思维认知、压力应对方式、情绪管理及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进行辅导,能够促进新学员较好地适应新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缓解社交焦虑个体焦虑状态的方法.方法 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中文版筛选22名总分大于30分的社交焦虑个体,将负性情绪面孔呈现给社交焦虑个体,以改变其对负性信息的注意回避,从而降低其焦虑水平,干预4次,每次间隔一周,在一个月内完成,干预结束后再次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中文版评估干预效果,每次干预时测肌电、心率、皮电、皮温,以观察其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干预一个月后的LSAS量表得分下降,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t=0.46,P>0.05);②皮温,心率:干预前后个体皮温、心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各t值均小于1,P<0.05);③皮电,肌电值:干预前后个体皮电,肌电值无显著性差异(各t值均小于1,P>0.05).结论 减少社交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回避,可有助于缓解个体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5.
心理应激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绪状态下个体会有很多特殊的反应和举动。边防警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难免会产生心理应激。边防警察的心理应激源包括工作方面、环境方面、生活方面。分析了边防警察心理应激的类型及表现,主要从培养品质和意志,学会放松,取得社会、家人、亲友的支持和理解,加强心理训练等方面论述了应对边防警察心理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大学生情绪智力、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友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青少年友谊满意度量表对1366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35,p <0.01),与友谊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1);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友谊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38,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友谊满意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友谊满意度中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友谊满意度与情绪智力以及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密切关系,高情绪智力个体拥有较高水平友谊满意度,运用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进一步解释友谊满意度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张宏 《政工学刊》2003,(2):40-40
有人的地方就弥漫着种种情绪。情绪在工作中的好处常常显而易见,如高亢的工作情绪有“传染性”:办公室里的欢笑和愉快情绪能提升工作士气是毋庸置疑的;因工作成就而引发的兴奋和喜悦则会成为进一步努力的动力,进而诱发一个与个人与单位皆有利的正向循环。不过,情绪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有害之处也常常相当严重:过度兴奋会局限人的思考和判断,进而导致轻率决策,或漏失重要的讯息;强烈的愤怒则会损及工作上的人际关系;不过,长期压抑愤怒和不满的情绪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深具杀伤力,有些疾病均与此种压抑愤怒的习惯有关。领导者对工…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分关注心理疾病的评估与矫治,忽视了对个体积极的品质、情绪体验等的关注和培养。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为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主张教育者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军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除了繁重的学业、环境的适应等普通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外,紧张的军事训练、严格的日常管理、单一的校园生活使他们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学提示我们,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个体的积极因素入手,不断地激发、挖掘、关注个体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注意培养和鼓励他们多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晓原 《政工学刊》2023,(10):78-79
据芬兰科研人员对700名志愿者进行的14种情绪对个体生理变化影响的实验发现,人们在不同情绪控制下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温度也出现相应变化。例如,人在愤怒状态下,上半身温度会升高,与下半身的低温形成鲜明对比,其热成像图如同我们所讲的“怒火中烧”一般;悲伤时,人的四肢呈现低温,犹如“四肢冰冷”所形容的那样;感到幸福时,热成像图则显示出全身洋溢着温暖;等等。  相似文献   

10.
《政工学刊》2010,(2):26-26
1.合理宣泄。情绪问题好像困在堤内东奔西突的水,如果打开闸门,让水顺流而下,情绪问题就可能自然而然地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1.
耳廓缺损是临床常见疾病,使用患者自体肋软骨雕刻为耳支架并植入缺损耳皮下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对手术者提出很高的技术要求,雕刻的外耳支架无法精确还原患者耳廓形状,同时肋软骨的切除会对患者带来并发症。本文探索使用医用硅胶制作患者个体外耳支架的关键技术,使用CT和逆向建模技术得到对应患者个体的外耳数字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人体外耳支架模具,并使用医用硅胶MED 4735完成人体外耳支架的制作成型。动物实验验证了其生物相容性,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该技术制作的硅胶人体外耳支架可以高度模仿患者特定的耳廓形状,支架精度高,制造周期短,无生物排异,可为替代肋软骨雕刻人体外耳支架进行耳廓缺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心理压力,也称心理应激或紧张,是在出乎意料的危难或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个体高度紧张情绪状态。个体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能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的抵抗力降低,以致被疾病所侵袭。士兵作为军人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面临的压力源与军官有着相似的一面。但由于士兵的人生阅历、工作任务与性质等方面与军官不同,因而他们的心理压力又有特殊的一面。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究竟有哪些事件会对基层士兵造成心理压力?影响程度又如何?如何维护士兵平时的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心理素质?这些都是当前部队和心理…  相似文献   

13.
读本刊2010年第4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厌烦情绪的调控》一文,深有同感。当下部分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确实存在厌烦情绪。除文章中谈到的原因外,笔者认为:一些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条、呆板、缺乏感染力,也是官兵产生厌烦情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力求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内部动因。适当的成就动机可以促使个体立足现有条件,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而过高的成就动机常常导致个体脱离实际甚至不择手段,过低的成就动机则往往使个体安于现状、无所作为。部队机关人员是各级指挥员的“智囊”和“助手”,具备适当的成就动机对于保证机关高效运行、推进部队全面建设、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兵团建设》2010,(4):38-38
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一到青春期,情绪就进入了阴雨绵绵的“雨季”?调查显示青少年会因为有意或无意地追求标新立异,刻意保持甚至加强低落的情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把情绪智力表述为:“觉察、运用、产生情绪的能力,协助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和智力的发展的能力。”戈尔曼进一步认为:“情绪智力可以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  相似文献   

17.
所谓激情犯罪,是指行为人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情绪失控而导致非理性状态下实施的犯罪行为。它是在外界刺激因素和个体内在缺陷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激化下引发的。做好预防激情犯罪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其外界情境刺激、犯罪意念突发和自我行为失控的特点,在增强道德法纪意识、深化心理服务、密切内部关系、注重群防群治上下功夫,切实构筑起防范青年官兵激情犯罪的坚强防线,确保部队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战士的行为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情绪的影响。当战士的情绪处于“乐起来”的状态,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能充分调动,以积极的姿态领受任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让战士“乐起来”,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实施科学管理、构建和谐军营的必然要求。作为基层干部尤其是基层主官,应充分尊重战士的主体地位,真心维护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道德行为是道德判断的结果,而道德判断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愤怒和愉快是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的两种不同的典型情绪状态。通过采用情绪启动范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愤怒和愉快两种情绪状态和情绪强度两个方面,对初高中生共444人的道德判断水平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愤怒情绪状态下中学生的道德判断得分明显的高于愉快情绪状态,高中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初中生,情绪的强度对中学生道德判断水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社会情绪源于社会矛盾,也对社会矛盾产生反作用。社会情绪分为积极社会情绪和消极社会情绪,消极社会情绪以两种方式反作用于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作用,目前迫切需要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情绪疏导机制,实现消极社会情绪向积极社会情绪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