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铁 《国防》2008,(4):59-60
国防生是军队依托地方大学培养的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军事人才。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和改进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国防生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献身国防信念坚定。从"一锅煮"到分层次分对象,从"一堂课"到多形式多手段,从"单打一"到全员额全方位——该校政治教育独家秘方标志着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3.
国防生制度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学  赵苡然 《国防》2010,(1):56-57
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国防生,是借助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军事人才的理性选择。近10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已在117所签约高校设立了国防奖学金,资助了7万多名国防生,已有3万多名国防生毕业后成为军官。随着此项制度全面铺开,有必要对国防生的权利义务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推进国防生制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她们是第一批立志献身海防的女国防生,她们是第一批进行海上实习的女国防生,她们是第一批登上现代战舰的女国防生。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四川大学将从今年开始为成都军区招收国防生。 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军队提供每人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国防奖学金,并接受必要的军政教育训练,完成学业后到成都军区所属部队工作。  相似文献   

6.
要使国防生成为军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除应抓好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外,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成才成长环境,增强献身国防事业的吸引力。一要针对专业特长,做到专业对口、能岗匹配。要综合衡量部队需要与国防生的专业特长,改变以往  相似文献   

7.
魏芳  李屈 《国防》2007,(10):53-54
近期在对华北地区三所普通高校100余名国防生抽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在校国防生都抱有为国防和部队建设"发光发热"的良好愿望.  相似文献   

8.
国防生是军队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如何加强国防生责任意识培养,提高他们立足本职岗位、献身国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各级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9.
国防奖学金     
国防奖学金是为了鼓励和资助志愿从事国防事业的普通高校在校生而设立的国家义务性奖学金。已批准成为国防生的学生,即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并由高校、  相似文献   

10.
从国家教育部、总政治部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全国共有111所普通高等学校计划从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国防生1.2万余名。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国防奖学金,参加必要的军政基础训练,毕业后分配到军队担任干部。国防生招生录取工作由普通高校负责,军队驻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有数万名毕业国防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中多数能够适应岗位需要,胜任本职工作,涌现出不少先进代表。但从部队反映的情况看,还有少数国防生干部对军人职业缺少认同,不能安心国防事业和本职岗位;相当一部分国防生干部进入角色较慢,与基层岗位要求差距较大,素质结构中存在明显的“短板”。准确定位国防生干部素质“短板”,全面把握产生“短板”问题的原因,是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昆明理工大学党委收到《关于组织国防生学习江主席给清华大学首届毕业国防生回信的通知》后,专门安排时间集中党委成员及负责国防生工作的有关部门干部,认真传达学习和讨论。在领会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措施,决定把为部队培养后备军官人才作为本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为巩固国防、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依托地方院校培养国防生,是贯彻落实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战略方针,也是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提高部队打赢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将国防生这一特殊群体铸造成新型军事人才,是地方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4.
昆明理工大学在国防生选拔培养工作中,围绕政治合格强化思想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国防生的从军信念。今年毕业的74名国防生,军政素质优良,党员占90%以上。在开展国防生思想教育中,他们按照部队对军事人才培养的要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肩负着主要责任。新招收国防生刚迈入大学校园,可塑性强,如果坚持从一入学开始就加强教育引导,对于帮助他们尽快完成高中生向普通大学生、普通大学生向合格后备军官的转变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了解新招收国防生的基本素质,深入分析其思想动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教育的对策,为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捉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强国强军决定性因素在人才,最紧缺战略资源也是人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国防生干部作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转型建设和打赢先锋的生力军作用愈发明显。党委机关务必着眼部队建设发展需要和国防生干部特点,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把国防生干部队伍打造成能够引领部队发展、堪当强军重任的人才方阵。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于1998年率先与军队签约开展依托培养军队干部工作。十多年来,学校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把国防生培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与总政选培办一起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秉承大学责任使命与服务军队建设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满足部队特殊需求、强化高新科技素质与拓展军事指挥才能、发挥高校教育优势与整合部队培养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累计选拔培养国防生1183名,已毕业补充部队665名,他们安心基层,扎实磨砺,充分发挥学业专长,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良好风采,90%以上立功受奖或评为各种标兵,涌现出覃文强、赵志升等一批全国全军先进典型。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总政治部召开的国防生培养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军委、总部和教育部领导多次到清华大学视察,对学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4年,时任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亲自回信勉励清华大学首届毕业国防生。2010年,胡锦涛主席视察部队时先后2次接见清华大学毕业国防生干部。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与军队签订《为军队培养干部意向书》,由此拉开了国家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序幕.近20年来,学校着眼国防和军队建设大局,把国防生培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国防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毕业国防生到部队任职后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全军先进典型.目前,清华大学国防生队伍正以"忠诚、勇气、血性、荣誉"的鲜明特征,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青春风景线,也有力推动了全校国防教育深入普及.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巩固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延续和发展的,它来自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刻了解,离不开经常、持久的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抓好国防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国防生人员是不断流动的,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辐射到每个国防生,取得全面长久的效果,就要年年进行,长期坚持。青年大学生在上中小学时受过爱国主义启蒙教育,但容量较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职责的转换,自然需要继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再之,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20.
国防生入学动机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勇 《国防》2010,(5):57-58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同年7月,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了第一批国防生,从此,部队建设多了一条可靠稳定的人才来源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国防生入学动机的教育引导,是提高部队干部队伍素质、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