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3 毫秒
1.
物流是将国民经济转化为军事战斗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支援战争、保障军事行动胜利的重要前提。物流资源决定着物流能力的大小和物流水平的高低,而地方物流资源动员则决定着军事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从地方物流资源动员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其重大意义,总结归纳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提高地方物流资源动员效益的方法举措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用运力资源丰富。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体制,改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在此背景下,本文对民用运力动员的含义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民用运力动员的主要任务和战区陆军部队对民用运力动员的要求,指出了预备役部队民用运力动员所面临的矛盾和困难,提出了推进民用运力动员的几点对策,如健全法制、加强军地互联互通、增强动员指挥体制与作战指挥体制融合以及编制与现役部队相一致等,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战区陆军预备役部队民用运力动员能力,提高军队战时运输保障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实行军民融合的军事物流保障方式是我军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军民融合的物流保障方式主要有供应商直达配送保障、业务外包物流保障、军地联合配送保障等。文章认为,为确保军民融合方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在统筹渠道、信息平台、运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企业管理中的物流外包理论引入军事物流管理中,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和管理学理论对军队实施物流外包作了分析,并就我军实施军事物流外包的第三方物流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外包中的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武鹏飞 《国防》2007,(10):22-23
战时地方物流业动员,是国家在物流业领域改组物流管理体制,明确战时物流政策,控制物流秩序和流向,从而保障战争对"物"的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当前,加紧做好地方物流业动员准备,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民用运力动员和使用是提高我军战时和平时特殊情况下军交运输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随着《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以及各省市单独制定的民用运力动员征用办法等相继出台和实施,为运力动员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的民用运力动员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尤其在运力动员标准方面,主要表现在民用运力的征用标准、运载工具的加装改装、运力训练、经济补偿方面还不够完善和细化。如在一些军事演习中,由于缺乏动员标准,导致在运力动员工程中,所征用的运力质量不高,运载工具技术状况差、型号庞杂,不利于使用和管理。随着地方运力…  相似文献   

7.
民用运力国防动员预案,是各级人民政府、国防动员机构、国防交通主管部门等,为满足战时及平时特殊情况下民用运力动员保障需要,对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预先作出的部署与安排.本文从结合实际需要、把握关键环节、遵循基本要求等方面,对编制民用运力国防动员预案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做好战时社会物流征用,必须健全法规制度,做到依法动员;要搞好物流资源潜力调查,明确征用范围与标准,完善快速征用预案,夯实物流征用的基础;要构建权威的组织指挥体系,健全运行和协调机制,充分实现物流动员潜力向战时保障力有效转化;要提高精确征用水平,合理选择征用补偿方式,妥善解决征用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9.
崔毅 《国防》2007,(7):42-43
民用运力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内容,做好民用运力动员准备,对于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应把民用运力动员准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遵循建用一致和快速、精干、高效的原则,以所担负的运输应急任务为牵引,科学筹划、合理确定民用运力建设格局,建立健全稳定、高效的民用运力动员工作机制,确保科学地整合和巧妙地运用民用运力,为部队机动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的运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国胜  宋楠 《国防》2012,(7):14
日前,《山东省实施〈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办法》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山东省在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方面的第一部立法文件,标志着该省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该办法共分23条,从民用运力国防动员的领导关系与机构、遵循原则、动员准备、动员实施、补偿与抚恤、经费保障等方面,对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加以全面规定。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办法对民用运力国防动员预案的拟定、预征民用运力的编组训练以及征用实施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潘俊明 《国防》2005,(6):44-46
大力加强民用装备动员建设,全面提高战时装备支前保障能力,既是国家武装力量装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应急作战装备准备的重要内容。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部队装备建设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用装备动员工作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下功夫,求突破。(一)理论先导,研究科学指导民用装备动员新课题。先进的军事理论是武装力量各项建设得以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民用装备动员是一项全新的正在探索的工程,目前在指导理论上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从而影响和制约着动员实践的健康深入发展。因此,紧紧围绕当前民用装备动员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民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扩大民用信息资源动员潜力、增强国家信息动员能力的需要,是加快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一体化联合动员水平的重要途径。加强民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紧编制民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搞好民用信息资源潜力调查,研发军民两用信息技术,培养民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人才队伍,完善民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杨庆冠 《国防》2006,(4):26-26
不久前,国家交通战备办公室、广州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对海南省民用汽车运力动员征用试点成果进行检查验收,总后军交运输部、广州军区联勤部有关领导出席了评审验收会, 并对试点成果给予充分肯定。海南省民用汽车运力动员征用试点,是广州战区国防动员委员会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做好应急动员准备,提高国防交通保障能力的重要实践和实际步骤。经过全省军地  相似文献   

14.
构建现代物流经济动员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着眼于市场和战场需要,强化政府组织物流动员的职能,科学规划运力,合理配置运力资源,提高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建立物流全系统的标准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技术体系是为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军事物流活动技术需求,由多项技术复合组成,具有层次结构和体系化特征的技术集合,是保障军事物流系统快速、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撑.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在分析军事物流的能力生成需求基础上,基于军事物流保障流程研究构建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技术体系,着重分析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及对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的支撑作用,并从理论研究、协同创新、标准规范、人才培育等方面分析其支撑系统,为推动智能化军事物流保障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朱聪功  周言友 《国防》2007,(2):54-56
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潜力的积蓄与开发,是指国家根据未来战争的需要和民用运力的发展现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强化民用运力的国防功能,积蓄、扩大适宜军事运输需要的民用运力资源,保证战时持续动员使用.现代高技术战争,对民用运力的动员使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积蓄与开发强大的可动员民用运力资源,不仅是保障未来战争的需要,更是国家国防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笔者结合实践,对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潜力积蓄与开发的基本途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7.
地方车辆技术保障力量动员标准化建设,重点应放在保障力量动员实施程序,大型平板拖车、抢救车、抢修车、牵引车以及其他专用保障车辆征用标准、改装标准、操作和保障人员选用标准、训练方法以及经济补偿等方面。主要包括基础标准、动员实施程序、动员装备技术标准、动员训练标准、动员潜力资源管理标准、动员预案标准和军地车辆保障装备动员接口标准等。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仅仅依靠军队自身的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军事装备保障需求,实施基于“外包”策略的军事装备保障,将军事装备保障纳入到民用技术保障的服务领域,依托民用技术保障平台开展工作成为当前军队和国防建设的迫切需要。论文阐述了基于“外包”策略的军事装备保障基本理论,分析了实施基于“外包”策略的军事装备保障的必要性,并对其实施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对提高我军军事装备保障效益,增强军队整体战斗力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曾航初 《国防》2008,(1):65-65
为了保障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工作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和《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浙江省人民政府前不久发布命令,在全省实施《浙江省民用运力国防动员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孙汉波  林齐华 《国防》2001,(12):38-39
民用船舶动员征集是指战时征集民用船舶和船员(民兵)参战支前,配合作战部队完成登陆作战任务的过程,是国防动员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到,组织民船动员征用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必须建立健全动员组织领导机构和顺畅的民船组织指挥关系 民船动员涉及面广、保障复杂、组织指挥难度大;民船编队在登陆作战中处于配合地位,动员和参战过程中的组织指挥与主力军团、地方各职能部门关系密切,大量的行动指挥、保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