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往是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交往问题是关于人的基本问题,也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线索。交往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康德的语言交往和贸易交往理论开始,再到费希特相互承认的社会共同体主义,到黑格尔所提出的市民社会中的交往交际问题,最后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下阐明交往的实际本质的逻辑历程。文章从马克思撰写的文本梳理角度阐明了马克思的交往思想,并与德国古典哲学代表的交往思想做了对比与说明,阐述了马克思交往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网络已成为人类交往的新媒介,虚拟化的交往方式对传统的话语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和转移.一方面,军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参与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维度,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交流范式,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创造性,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人的生存实践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问的交往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其个体价值实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张梦娇 《中国军转民》2023,(22):136-137
面对“微时代”的挑战,高校辅导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线上传播。他们可以发布一些热门话题的分析、讲座的摘要和心理健康的小贴士等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辅导员可以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微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核心特征是教育双方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平等地位。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息优势丧失,但同时又出现了信息超载和逆向选择的新问题。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主要是建设资源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网络,构筑平等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平台,开展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教育对象选择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有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人和分析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对待人的自然性,尊重官兵的物质利益诉求,发挥利益积极的调控作用;充分认识人的社会性,实施开放式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教育的整体性和针对性;发挥人的主体性,构建双向互动的主体性教育模式,激发官兵在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积极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加强基层部队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打造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建立网络政治教育工作评价考核体系为着力点,并处理好"趋利"与"避害"、互联网与军队内部网、自我教育与网络教育、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虽然形态不同,但是都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都是高质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全周期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抓手。文章阐述了全周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协同共振,从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几个方面阐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协同发力对于上好一堂思政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新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成分、新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和效果的最大化?我们认为,必须坚持知行统一的观点,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定位,探索思想与行为的互动规律,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努力使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思想素质,见之于自觉行动。一、立足现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使教育对象做到“真知善行”、“知行合一”。然而,现在普遍感到焦虑的恰恰是“知行不一”,甚至“…  相似文献   

10.
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重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诸要素紧密联系的良性互动机制;教育目标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融合机制;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统一的互补机制;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向实践转化的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互动性是网络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所在,但互动性增强并非总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起积极作用.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找准互动性与可控性的平衡点,并从需求论证、技术设计、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把握好互动与可控平衡原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及其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会出现各种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动力,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圆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对这些矛盾认识不当、解决不力,则会严重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是灌输启发与接受践行的关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教育对象接受先进的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教育对象则在对先进思想的接受、内化和养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思想…  相似文献   

13.
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是提高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由之路,也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与时俱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一、在教育内容上,要注意纠正不够规范的问题,不断增强基层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思想上引导人、激励人和塑造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明显效果,前提就是:准确把握官兵的思想变化规律,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对症下药,增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微博用户的重要主体,微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负面效应.其负功能突出表现在对微博传播形式的沉迷和依赖,影响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各类鱼龙混杂信息、舆论的肆意传播对主流价值观的扭曲,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这与当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落后、把关的失灵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等有很大关系.应从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借助微博实现师生互动,利用微博包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塑造施教老师正面形象等方面入手,以提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线下课堂”扩展到新型的“线下+线上”共育,如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各种效应、作用机理、正负面影响、巩固或改进方向,是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通过论述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探讨网络空间的心理效应、论述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模式以及在网络空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机遇与挑战,以心理学的思路研究更加科学高效和人性化的方法,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情感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沟通能使教育双方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情感上发生共鸣、思想上实现升华,达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17.
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应紧密结合网络本质特征和技术属性,坚持尊重主体、群体参与、平等互动、即时引导、注重实效等基本原则,构建以跟踪获取法、甄别选择法、资源整合法、专题灌输法、互动交流法、虚拟引导法、宣泄疏导法、数字娱乐法、技术强化法、评估检测法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青年军人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新形势下青年军人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提高部队战斗力和促进军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心理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心理学,既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客观性,又有助于科学的把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互动的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工作中善于分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原因,并且能够提出解决策略。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更好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认识方向,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20.
价值与情感的互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交换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实质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应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的一种社会互动行为,而价值观念与情感的互通交流是其最为突出和显著的特征.从社会交换论的视角分析价值观念交流和情感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角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三个方面的各自作用和表现,可以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