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基层分队“人民海军忠于党”教育进行阶段性检查中 ,旁听了几堂课 ,感到授课者基本上能达到讲得透、讲得近、讲得实的要求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 1 )把教材当教案用。有的授课者把教材原封不动地当做教案搬到课堂 ,照本宣科念一遍 ,说者口干舌燥 ,听者索然无味。( 2 )语言表达不够严谨。有的信口开河 ,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有的八股腔调 ,文绉绉的 ;有的繁琐冗长 ,生硬重复。( 3)举例缺乏准确性。有的对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改革开放的成果 ,掌握不准确 ,随便乱弹 ;有的把毫不相干的事例拿来运用 ,使听者不知所云。( …  相似文献   

2.
传统教学观过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轻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灌输式教学方式,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形成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教师是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者,学生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随从者。教师似乎变成了“勤教师”,学生却变成了被动学习的懒学生。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主要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不是靠自己学会的,与此相适应,教师授课多采取灌输式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教师讲,学生听;遇到学生厌听、厌学,教师就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进行劝说;劝说无效,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则予以严斥或体罚,致使课堂气氛紧张,造成师生间情绪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材的使用给数学课程改革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变化。首先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新的变化,教师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和解题技巧,而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有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学以学生被动接受,死记课本知识,教师为课堂主宰,教学单向流动,学生个性受到严重压抑为特点。建构主义摒弃了这些传统教学方式,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学生的背景知识受到重视,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是教学中重要环节。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体现了平等、互动、创新的特质。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课堂是思维活动的课堂,表面很平静,但学生的思维却是在暗潮汹涌,正因为如此,一些比较懒惰的、不爱思考的学生可能就跟不上老师的步伐,在那儿偷懒,然而这种偷懒却很难被察觉,所以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面前,那就是如何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的体会是:要想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就要用心设计教学。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组织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教学策略的设计趋于科学、合理?关键是根据需要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该怎么讲呢?这是课改出现的新问题。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社会舆论,几乎都把教师“以讲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视为“满堂灌”而予以否定。况且,《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  相似文献   

8.
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堂所学课文只是教师的短期目标,教师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把学生培养成具备独立阅读能力的人,使他们能够运用外语这个工具,从他们的阅读中获取知识和信息。图式理论及其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扫除了文化因素方面的阅读障碍,建立起与之相关的新图式,而这种新图式能使他们更准确地理解课文以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党员干部在做职工群众工作时,以"声"教代替"身"教者不乏其人。"身"教与"声"教虽字音相同,意义却差之千里。"身"教既要说更要做,注重的是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而"声"教者则是以言代行,光说不练或说得多练得少。"身"教者做得多、说得少,常以自己榜样的力量带动周围人,多做有利于群众的事;"声"教者则是只会说些大话、空话,一味炫耀自己的政绩,而脚踏实地地慢工出细活、做长远意义上有利于职工群众的实事则很少。"身"教者多见其行,少闻其声,默默工作;"声"教者则成天一副说教面孔,却难办成一  相似文献   

10.
一、阅读教学中应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授,离不开系统的课堂教学,但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内容上都是有限的,也只能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所以阅读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自读实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处于主体地位.讲授一篇新课之前,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接触课文,熟知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方式将课文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并带着自己的初步理解和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分析给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有的同志干得很出色,有的同志却平平沓沓?为什么同样的条件和人员素质,有的同志把本单位抓得很好,有的却不行?这里固然有经验和能力的差别,但最根本的还是领导干部精神状态问题。戒浮躁之气,树立事业为本的进取精神。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学方法多元化对《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应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育学》课程教学中运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学生自讲、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对克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地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导学达标是目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导“指的是突出体现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启发诱导,“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思维活动.导学达标过程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课堂的设问、启发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开启学生心智的阶梯与桥梁.若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提问、启导技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逐步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且也能有效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信息反馈,及时调节教与学的活动.因此,深入研究课堂设问、启发的策略,并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实施课堂设问、启导,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研究课题.本文分别就数学概念教学、数学理论教学和数学解题教学,谈一谈在导学达标一环节教学中如何设问,启导,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 课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的全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将语文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基本能力。 正象一切过程都有“开始——发展——结束”三个相连的阶段一样,课文教学也有自己的环节。《大学》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如何才能使课文教学的环节排列得“近道”一些呢?长期流行的程式是:解题——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讲解字、词——分层划段——分析——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布置作业。但实践证明这个程式并不“近道”,甚至有些“叛道”,因为并非篇篇都得有以上环节。然而目前不少教师,仍把这个不体现教学规律的程式,当作规律应用于一切课文,结果形成了僵硬的“程式化”。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协调运动的过程,语文的课文教学也不例外;而从上述程式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实施是靠教师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主要以课堂教学形式来具体完成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双边活动的过程.这种过程有诸多因素组成,组织教学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每一位都是必须练就的基本功.课堂组织纪律是组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一般地说,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对待课堂上学生出现的不良现象或行为,诸如讲话、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打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高中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应该充分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同时教师又应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模式,选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最为激动人心、最为波澜壮阔的“乐章”,在这一乐章中,有很多崭新的观念、全新的做法。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们的各种想法,这是对传统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从而由教知识、教方法、教技能的“教书”转化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育人”。  相似文献   

18.
一、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感悟的因素 (一)教材的提示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编写者为读者(学生)提供了该文学作品欣赏方面的许多提示,每个单元前有总体阅读提示,每篇课文前有重点阅读提示,课后练习中有课文重要内容的提示,部分课文还附有别人鉴赏体会、专家评析,以及有关网址提示,如高中语文第四册<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附录了摘自<世界短篇小说名著鉴赏辞典>的专家评点和网址(华人教育网WWW.0-100.com.cn),每单元后有某一类文学鉴赏分析方法提示.这些教材的提示为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总体特征起到了奠定基调的作用,但不可否认,这些提示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把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感悟限制在一个事先设定的大框框里.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规则强调,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师生互教互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谈谈数学交流的尝试作法.  相似文献   

20.
童话课文在小学中段语文课本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要重视中段童话课文的教学,从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童话课文的优势,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质疑、品评、复述、想像、表演、续写、查阅等有效手段,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乐于阅读,进而主动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童话课文成为教育学生的有力武器,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手段,认识世界的奇异窗口,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