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反恐斗争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的恐怖风险与安全成本在不断增大.加强对恐怖活动特点规律的研究,创新和发展心理战战法,提高部队反恐行动中心理战能力,是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从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消防部队教育训练,探索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人员特有的心理状态和变化现象,提出了灭火战斗心理效应这一概念,以及克服消极心理,诱发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麟  金旺生  谢斌 《政工学刊》2009,(10):58-59
完善机制,借助咨询。按照"班有心理信息员、连有心理咨询员、团有心理门诊、师以上有心理热线"的要求,建立起有效的心理信息收集系统,及时汇总官兵心理信息,确保管理教育者能随时掌握官兵心理状态,以便及时进行疏导调适。心理咨询是进行心理疏导调适的主要形式,结合部队实际应主要发展以下方式:电话咨询。这是一种较为方便而又迅速及时的心理咨询方式。  相似文献   

4.
海军部队作为在军事斗争准备中和未来海战场上敌心战进攻的主要对象 ,其心理防御问题成为保障部队战斗力生成、确保“打赢”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对海军官兵现实心理状况分析入手 ,阐述了开展心理防御的意义 ,并围绕怎样消除敌心战进攻的不良影响、如何开展针对性心理防御训练、怎样保持官兵在战场环境中的心理稳定等问题 ,对建立海军基地的心理防御体系模型进行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5.
李翠书 《兵团建设》2005,(12):50-50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是特殊性的学校团体。班级气氛好不好,团体心理状况如何,决定着学生对班级是否有认同感、归宿感、荣誉感和是否具有集体主义精神,进而影响到班风的好坏,影响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挥者,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培养学生健康的团体心理。  相似文献   

6.
新兵入伍面临着社会角色的转变,是一个急剧的心理变化过程,被称作"心理危险期".作为带兵人要积极帮助新战友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积极重视和帮助新战士调整心理,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部队,认可部队,加深对军人含义的理解,自觉以条令条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在部队成长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初入军营,新兵面对新环境、新角色,由于不适应,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带兵人要适时给予疏导,帮助新兵顺利度过入伍心理关,完成从普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受突发事件、环境变化、人际关系改变等因素影响,官兵在心理上会出现烦躁、易怒、压抑、失望等反应,偶尔伴有低落、失眠等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对上述状态进行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心理适应期”。由于外界条件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官兵这种客观变化过程的主观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官兵进行心理调整的关键过程中,选择正确的方法平稳度过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心理适应期”表象入手对其本质现象进行分析,探索提出四种可行性办法帮助基层官兵破解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系统提出警卫人员快速反应的概念、类型及两种不同的应激心理反应;分析了影响警卫人员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在明确警卫人员快速反应能力概念的同时,指出提高警卫人员快速反应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部队改革需要积极的心理基础作为支撑,也必然触及官兵心灵。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索部队改革中官兵的心理动力激发、心理倾向塑造、积极心理氛围营造,实现官兵心理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同频共振,有利于推动政治工作主动作为,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1.
新兵初到部队,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好奇,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干部骨干在新训阶段大量的和最经常的工作是给新兵“讲道理”。不论是在“台上”还是在“台下”.带兵人必须把握新兵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好道理,使之“入耳”、“人心”,为帮助新兵端正思想认识、解除疑虑、尽快适应环境、自觉投入教育训练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针对野外驻训训练任务紧、强度大等特点,野外驻训工作展开以来,65579部队将全部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5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7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集中起来,组成"心理服务辅导组"为800余名驻训官兵排解训练压力,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官兵们还特意给咨询师们送了一个外号"催眠大师"。"心中遇到苦闷事,通过咨询师的疏导,感觉顿时豁然开朗了许多"下士陈明扬体会很深。"能  相似文献   

13.
黄建毅  曾宏 《政工学刊》2002,(11):53-54
1 .强化学习力度 ,锻造心理承受力。心理承受力是指承受外界强烈刺激的心理机能。在高技术条件下 ,战场刺激更加强烈 ,军人心理受到冲击和震动将会是空前的。如果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 ,就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反应 ,甚至会导致心理崩溃。军事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战场上军人出现恐惧、惊慌等负面心理表现 ,是对战场环境、空间、作战样式、作战对象的无知和不自由的心理状态。军人对武器性能、作战形式和防护方法了解越具体 ,心理防卫机制越有效 ,心理承受力也就越强。可见 ,心理承受力训练应建立在军人对高技术局部战争作战特点充分认识、理解基…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中,一些官兵对婚恋还存在着控制、自恋和盲目等心理误区,如果不及时克服这种心理,是难以收获真正的爱情的。因此,婚恋应努力克服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官兵信息化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训练和疏导应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保证战争胜利不竭之源;贴近实战强化心理训练,锤炼过硬心理素质;及时开展战时心理疏导,消除不良心理隐患;大力营造奋勇争先氛围,完善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美军军事行动不断增加,因心理压力导致的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为此,美军不断加强官兵心理抗压能力训练.美军心理抗压能力训练具有如下特点:建立国防部统筹、以项目为牵引、上下联动的心理抗压训练领导和执行体系;充分利用军地优势资源,多方合力,为心理抗压能力培训提供有力保障;紧紧围绕作战环节、针对不同对象各种心理特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抗压能力训练.  相似文献   

17.
心理干预是抗震救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加强对救灾官兵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科学进行“心理重建”,必须把握正确的心理干预原则,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拓宽心理干预和疏导的渠道。  相似文献   

18.
美军借鉴积极心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军队推行心理复原力训练项目,标志着美军心理服务工作正在进行转型。美军心理服务工作正从专注治疗转向强化心理复原,从被动待病转向主动防护,从服务少数人转向支持多数人,从减少"战斗阻力"转向增强"战斗效能"。  相似文献   

19.
官兵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官兵心理活动能力的一种特殊训练活动,通过认知引导、情感升华、意志磨砺、行为强化等环节可以增强官兵心理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俄军认为,精神心理保障作为一种独立的保障形式,与作战保障、后勤保障和专业技术保障一起构成武装力量的保障体系.俄军充分发挥心理工作在部队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其提高精神心理保障水平的相关做法,值得我们借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